tacticiancitizen wrote:
要買當然是買用「通知點交」制度的力璞建設囉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5&t=6224038
太神奇了,傑克
不是力璞棧喔,這只有14樓,是隔壁22樓那個喔
7月底看實際登錄,兩間差10萬/P

guest2000 wrote:
是寶徠嗎?
昨晚去繞了一下青埔,原來那天看到是一棟(當時機捷列車由中壢方向進站,焦點放在機捷,故未仔細看),實際上是兩棟,層數昨晚看起來似乎是21或22樓(若含一樓)?
大園在冬季風很大,昨晚已可感受到這個特色.
昨晚也走了青昇路,原來沿高鐵南下右邊區比左邊區繁華多了(雖然IKEA在左邊),華泰名品的燈光氛圍感覺有到位,知名品牌掛在牆上,難怪叫名品.
機捷真的慢,感覺比文湖線還慢.
行走的荷爾蒙 wrote:
今天文湖大當機
機捷對青埔人來說根本不會想搭
但樓主可以去看看上下班的高鐵
人多爆 自由座還是有人要站著
風是真的很大 上周騎車走到棒球場不敢騎太快
另外 如果還有來
經過青昇路河馬往交流道那路旁有香港煎包 蠻好吃的 只開下午
ejan1969 wrote:
房地產市場講求的是獨特性, 所謂物以稀為貴, 就像公園第一排, 河景第一排為什麼比非第一排的要貴, 就是因為數量相對少.
我看樓主一直圍繞在生活機能上打轉, 而忽略了最重要的點. 青埔賣的是什麼? 啊不就是高鐵呀. 全台灣捷運站好幾百個, 但高鐵站卻不到10個, 先不論價值幾何, 但高鐵特區至少符合房地產市場上"稀有"這個特點了.
高鐵站不管再少但還是有2手之數, 至少南港,台北車站,板橋,台中,左營也都是高鐵特區啊? 不過假如再加上機場呢? 那青埔就是獨一無二的了.
桃園市規劃的三心六線, 三心中的一心就是青埔, 所以看青埔不要只看住宅, 住宅反倒是次要的. 三心中的另外兩心是桃園跟中壢, 桃園跟中壢都是發展已久的成熟區域, 最多就是微調而已, 只有青埔有足夠大的腹地可供發展, 所以把青埔視為桃園市的信義計畫區並不為過(不是指房價, 而是指都市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我去過美國Las Vegas參展過, 去過就知道為什麼Las Vegas每年能辦那麼多展, 足夠大的場地, 足夠多的飯店, 便利的交通, 一站滿足吃喝玩樂的所有需求, 目前台灣就只有台北有這樣的條件, 但台北市這些機能太分散, 不夠集中, 青埔相對比較可以滿足這種國際展的需求, 比台北市世貿或南港的條件更好, 未來青埔的展覽館有機會爭取這種商機, 為桃園市創造新的經濟動能.
至於青埔的住宅市場, 先不看房價, 單純就居住本質來看, 青埔並不是那麼宜居的區域, 就像台北信義計畫區是宜居的區域嗎? 至少就我個人來講, 我是不想住的, 住外圍一點, 人流車流少一點, 生活機能完整一點, 小孩可以走路上下學, 要喝牛奶不需自己養條牛, 牛在附近就好.
青埔現在當然人不多, 還算清靜, 但可見的未來, 勢必會人流車流越多, 到處都是商務客,觀光客, 當然也可以期望那些建設最後都變蚊子館, 所以青埔就繼續清靜, 那如此還花高價入住青埔幹嗎? 選擇青埔不就是期待那些發展嗎?
我看好青埔的未來發展, 但卻不太想住在裡面, 畢竟要搭高鐵, 除非就住高鐵站附近, 要不然走路10分鐘以上, 或是還要騎車去轉乘的話, 那住青埔的意義也不太大了, 畢竟青埔已經是附近區域的最高房價了, 連很邊陲的櫻花建設的案子也都要30萬一坪.
機捷沿線還有別的新重劃區, 與其選擇青埔的邊緣地區, 我會選擇那些新重劃區, 房價相對便宜, 機能成形會比較快, 居住也相對清靜, 更宜居一點. 搭上機捷, 就可以享受青埔的那些機能, 但又不用被未來青埔的人流車流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