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桃園弊案連連,你還信藝文特區有影城和百貨公司?捷運綠線?便利公車路線?青埔有航空城?


clark914170 wrote:
覺得桃園捷運發展遲緩...(恕刪)


也不能怪他~中壢縣長有甚麼理由建設北桃園~

還想要航空城...捷運綠線...
三商百貨算不算...路過八德市廣福路的路人甲留...
只針對點做批判容易,卻刻意忽視整體。
我只是舉例金融、速食業,其他還有保險、證劵投顧,摩根證劵桃園唯一分公司也設點在這,銀行上述也只是舉例,如果不是為批評而批評,請你舉例”桃園”其他地區能勝出,如果只會拿台北總公司來說嘴,那我去過、待過的國家,台北金融業連中國上海的邊也沾不上。
中悅環球大樓,有幾家科技公司進駐,說沒工作機會請先做功課,自己午餐去點點人頭再說吧!
桃園拿出來和台北比,是討打吧!

edenchan29 wrote:
那些都只是分行一個分...(恕刪)

clark914170 wrote:
大哥大姐....桃園...(恕刪)

nero10212002 wrote:
桃園拿出來和台北比,是討打吧!,...(恕刪)


桃園拿出來和台北比,是討打吧!+1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

ephone1050 wrote:
桃園拿出來和台北比,...(恕刪)


把中悅特區說的跟神一樣才是討打吧!
把中悅特區說的這麼不值也是討打吧~
藝文從荒煙蔓草到現在,轉變的過程不過短短5、6年,看著國外的城市變化,台灣曾經彷彿像是時光凍結。
從吉隆坡有捷運,台北還沒半條捷運;曼谷人手一隻智慧手機,台灣還普遍使用手機。
台灣曾經一度遠遠落後其他國家,我的心情是充滿憂慮。
即使現今台北的精品和商場,依舊無法和其他國家都市相提並論,雖然如此,台灣的發展是不浮誇而有厚度的,因此台北在某些條件相較之下,我仍然認為比上海、北京、曼谷等都市更有魅力、競爭力。
我無意吹捧藝文,只是這裡環境符合我的需求,我說的是我觀察到的改變,如果可以我也想待在日本或台中七期,只因為這裡是我的家。


chen0043 wrote:
也不能怪他~中壢縣長...(恕刪)

nero10212002 wrote:
藝文金融區已成形(恕刪)


我的觀察是藝文特區已經變成純住宅區,銀行分行變多了,也只是因為人多了的關係罷了,說是藝文金融區有點言過其實。


nero10212002 wrote:
人潮自然會帶來錢潮,其他商業店面會自行汰換。(恕刪)


是呀,店面都汰換成吃的了,像我以前常去看的診所,不知道什麼時候變成鼎王了。

nero10212002 wrote:
再看看附近的速食發展,麥當勞開了四間、肯德基和摩斯漢堡各開了2間,集團展店都是經過評估,不是開爽的。(恕刪)


所以這又證明了藝文特區已經變成了純住宅區和美食街了呀,除了用餐人潮還剩下什麼人潮?想逛街購物的人會選擇藝文特區嗎?如果都沒有還能叫做商業區嗎?

總之說得再多都不能改變中悅集團把整個計畫搞砸的事實,藝文特區的空地已經差不多快沒了,再加上現在都更案幾乎也不可能了,那還能期望這樣的一灘死水能有什麼蛻變的空間?
難道開鼎王、無老鍋、百八漁場就不過是吃的,算不上商業,已經說的銀行、科技公司也都不算就業人潮,對你而言可能只能影城、百貨才是商業吧。

其實藝文有無發展p大應該不會不清楚。
面對藝文廣場東北角區塊的bot和旁邊臨同安街的10米挑高開發案。
西南角區塊的中茂新天地、七層挑高商場及大興西、中正路口六層商場。
這些開發中和已開發,對我來說已經足夠,說實話許多用品我都是在國外購買。

pkpkkeigo wrote:
我的觀察是藝文特區已...(恕刪)

我本來就不相信中正路會有地下捷運了
從來沒看過台灣有2線道的小路.地下還可以蓋捷運
自己想一想也知道不可能開挖
路寬至少有五線大小才有可能..像板橋那樣窄道不行的路..最少最少都要4線寬以上才可能挖地下捷運
否則一定會有地基塌陷的風險.影響兩旁的地基

大有路那一條桃林鐵路也很扯.以前說會蓋捷運..12年前我就聽說了..現在呢..變成景觀了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