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沙 wrote:
桃園市騎樓都被店家拿...(恕刪)
有關現階段交通問題, 我先前就提過, 目前的市區街道要想拓寬是可遇不可求了, 關鍵應該放在治理, 除了向縣政府爭取預算打通無尾巷及接合分歧道路之外
首先, 應該要找一批馬路小英雄來(或是運用縣警局在各路口裝設的監視器), 在一些重要路口觀察統計車流狀況, 數據統計回來後做歸納分析, 再去縣政府找交通局全面體檢現設交通號誌.標線, 將一些非必要可撤除. 有必要須增設的號誌或向位停等時間秒數做個合理調整.
其次, 就是無論如何也要解決幾個交通毒瘤(例如最重要的幹道中正路, 卻長期被卡著永和市場.果菜批發市場.夜市)拆遷的問題, 想辦法整合地方耆老. 社會賢達. 各級民代協助來推動, 當然也可使用必要的公權力來當後援.
再次, 就是親訪縣警局, 要求協助嚴格執法, 落實取締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車, 特別是路邊臨停(特別是車內有人). 車輛違規停放(如停放人行道上). 停等違規(等紅燈時汽車佔據機車停等區.汽機車佔據行人斑馬線, 行人被迫必須從車輛間穿梭才能過馬路). 違規佔用騎樓(違規設攤. 設障等)等等輕微違規卻嚴重影響交通的情形, 初期可先勸導記點, 再來則依法規從重開罰, 建立市民根深柢固的守法觀念, 相信必可大幅改善路暢.
最後, 政府人手有限, 但民力無窮, 官方應鼓勵市民發揮道德勇氣, 支持市民檢舉違規不法, 前幾天看到媒體報導所謂 "檢舉達人" 年收入高達150萬, 我是既佩服.感謝他們的付出也羨慕他們的回收, 希望版上有意仿傚者多一些, 姑不論心態上是否純正, 但我覺得人還是有被動的劣根性, 習以惡小而為之, 圖一己小小的便利, 但積小成大, 就造成整體公眾利益的損害, 釀致大家都不方便, 一但良好習慣養成, 只要沒有人去貪圖一己的小小便利, 自然就能維持全體公眾的大大便利.
以上個人的觀察與建議, 都是立即可以著手去做的, 至於比較大型的建設案或未來長遠的規劃建議, 應另循行政體系正式提報規劃建議案, 納入行政程序, 我想縣政府再怎麼偏私也不敢公然違法不理, 唉, 無奈身為市長與其所屬團隊連這些最基本該做的事都不去做, 真不知道選來要做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