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桃園-捷運VS高鐵

大眾捷運本來應該要服務多數的人,不然何必稱"大眾"
搭乘效益如果是蓋在市郊週圍,馬上可看出效益,因為少子化緣故
未來人口就是只會少不會多,所以不用再等三十年

機捷因為可以開發台北縣泰山和林口一帶,所以台北縣長力主要蓋
問題它在本縣走人口密度極低地方,只因為終點在中壢,中壢人就要大力護航
未免太不理智
機捷通車後,高鐵立即少了台北到桃園搭機的客源
因為這兩條路線太接近
從高鐵桃園站拉一條捷運過去,就不用花幾百億蓋機捷
替代方案多的是,升級桃林鐵路也行
因為是虧全民的錢,所以就不用有感覺了嗎?
當年高鐵路線和站址可是研究了七年之久,路線才定案
卻因為當年行政院長一句話就推翻,才導致今天開發困難
如果有建設就會有效益,就不用考慮其他因素
學工程的,想的也未免太簡單點
高鐵青埔站離市中心開車不過十幾二十分鐘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從環北開始走就更近了

醬的便利性當然是和北高站沒得比
無論誰做都沒那個錢各站比照北高
但距離在我看來是在可忍受的範圍

北縣/市南下出國旅客在台北站即可搭機捷
中南部北上旅客可搭高鐵/台鐵轉捷運出國
目前問題是中南部並非所有縣市皆可搭高鐵
只能搭台鐵的例如苗栗彰化雲林等
必須有接駁至機場(巴士小黃不在討論焦點)

以下就各案討論分析利弊

$$$中壢(三鐵共構) -> 高鐵青埔 -> 機場
(此案符合公平正義原則,政府砸錢,民眾轉車只需繳少許捷運費用)
(可沿線開發中壢市->高鐵青埔)

$$高鐵青埔 -> 機場
(只能服務該縣市有高鐵站之旅客,對前述只能搭台鐵旅客,極為不便)

如果機捷秉持公平正義原則可沿線開發北縣人口密度房價收入所得偏低的民眾
桃縣多拉幾個站以便和當地日後大眾運輸系統接軌何錯之有

當年行政院長是誰請點名(這幾年換過太多個我不知道你指得是誰)
敢問您學的是什麼(雖然我不學工程,但隔行如隔山, 請尊重工程師/人員)
中壢自古即為北竹二地中繼站,現在如果有機會更上層樓,純粹因地點之故

說真的,不理智的中壢人在哪裡?你覺得平凡如你我有改變公共政策的能力嗎?
又桃林鐵路怎麼改都沒辦法服務北上的民眾
你根本假公帑之名妖言惑眾行自肥北桃園之實
桃園市聯合附近衛星鄉鎮市
連台南都比不上更何況台中

魅力之都的條件不單只有人口數
阿姆斯特丹/舊金山/波士頓/西雅圖都不過幾十萬人口
卻沒人忽視她們的影響力
桃園終究只是個二流城鎮

最後題外話依你的邏輯所有山地偏遠小學直接廢校算了

Inspector wrote:
當年高鐵路線和站址可是研究了七年之久,路線才定案
卻因為當年行政院長一句話就推翻,才導致今天開發困難...(恕刪)


你前面有一些假設性議題, 根本就很難有個明確的答案
高鐵台北站的設站方式我覺得有利有弊. 我也可以舉例高雄把站設在左營而不是高雄火車站, 還沒有高鐵時松山機場也沒把飛機開進台北火車站. 我猜今天高鐵如果只把車開到板橋或是拉到士林, 應該還是會KO國內航線吧? 不過這是從你的假設問題所擬出來的假設答案, 高鐵今天也不會把台北站搬到別處去好證明這是對還是錯, 談這個好像沒什麼意義

就像今天我也可以反問: 高鐵要是真如你說原先規畫的擺到中山高東邊, 那南部的民眾進台北再下機場就不會覺得繞路嗎? 你自己會從桃園坐進台北, 再從台北坐回桃園機場嗎? 那個時候就不會再拉一條高鐵桃園站到機場的捷運嗎? 高鐵在桃園的營收就會倍增嗎? 這根本沒意義, 我問了也不會有正確答案

另一個台灣到底會不會有那種所謂"跳空發展"也是一個不明確的問題, 怎樣才算是台灣有過"跳空發展"經驗的證據呢? 從台南人的古早味角度來看, 台北台中高雄算不算是跳空發展出來的呢? 竹北這幾年的發展, 算不算也是跳空發展出來的呢? 這種問題兩邊也都很難完全否定另一方吧?

而"大眾"運輸系統就有點在玩文字遊戲了, 其實我也可以說, 桃園機場設在大園可以算"大眾"運輸, 那高鐵設在青埔為什麼就不是"大眾"運輸? 這好像也沒什麼營養

我只是認為你批評公共建設"不應該設離現有都市這麼遠"會有短視近利的問題而已, 你說現在的政策錯誤時, 不見得你支持的政策就是對的, 如果以你重大公共建設應靠近都會區的思維來做決策, 有可能會錯得更離譜.

人確實是會有往都市集中的偏好, 所以很多重大公共建設才會想盡辦法誘使(或迫使)民眾往未開發的地區遷移, 避免人口過度集中在都市, 你把公共建設選在越靠近都市的區域, 短期來看會較容易賺到錢回收建設成本, 但長期來看卻會把更多民眾聚集在一個特定區域內造成吸積現象, 當幾年後這項公共建設被"包進"市區裡時就不會再有所謂疏散人口壓力的效果, 反而會把更偏遠一點的吸得一乾二淨, 不但沒有平衡地方發展, 還會更惡化城鄉差距, 會比較有效益嗎? 應該不見得吧?

而且再從成本的角度說, 蓋在越靠近都市的建設成本和時間成本是越貴的吧? 一定會比較賺錢嗎? 恐怕也是不見得吧?
公共建設特別是交通建設, 帳面上賠錢的往往是遠多過賺錢的, 不過政府卻可以從多衍生出來的經濟活動收到帳面上看不到的效益, 所以只以現在載客量的多寡來論斷政策的對錯, 我認為這樣的推論太過簡單化了

台鐵到現在也還是賠錢, 你總該不會想叫劉銘傳爬起來說: "現在是怎樣? 怪我囉?"
呵呵

還有, 我不住中壢, 我住竹北, 這樣立場有中立一點嗎? 哈
就你而言,你認為竹北能發展的成功因素在哪?
是臨近新竹市呢?還是和新竹市無關?
竹北的新住民,生活機能是去新竹市,還是自給自足
如果今天竹北是在竹東那裡,還能發展的起來嗎?
可以先分析給我聽嗎?

照你的理論交通建設考量成本,所以走偏僻之處,
新竹人本來就不多了
如果弄一條不經人口稠密區的捷運
又告訴你不要以載客量的多寡來論成功?
那想要以什麼為成功標準?
照你邏輯,台北捷運全蓋在瑞芳和福隆不是更省錢
另外,台灣現有的蚊子建設,都不算失敗
因為都是在等待成功啊

你的言論,比之前的中壢朋友沒有重點
看不出你要表達的意思,我很難回應
可以就台北高鐵設站的部分,再詳述你的意見嗎?
dither wrote:



你前面有一些假...(恕刪)
dither wrote:

你前面有一些假...(恕刪)

桃園高鐵站距離對中壢算近
但距離全桃園人口,普遍不算近
中壢朋友似乎覺得自己搭車方便,就不用考慮效益問題
中壢自古即為北竹二地中繼站
這句意思是說重大建設只能蓋在中壢嗎?
但高鐵原本蓋在中山高以東,也方便本縣大多人口搭乘,並不是一定非中壢不可
再怎麼說,青埔都不是本縣最佳地點

機捷路線原本是要BOT,但無廠商敢投標
因為行經的路線過三重就太過偏僻
原本政府是要打退堂鼓的
但因台北縣已經有建商先進場投資,為了維護他們的利益
台北縣堅持要蓋
對桃園而言,機捷並非最佳路線
當然你可以說,雖然不賺錢
既然要蓋了,多蓋幾站來賠也不為過吧
你要這麼說,就是不考慮效益
讓未來小孩有揹不完債

對於中南部的人而言
客運一定比台鐵+機捷轉乘快
而且,轉捷運又是一筆支出
照你的理論,拉桃林鐵路去機場不是更省時省錢
怎麼會服務不到北上旅客,你是怎麼觀察的?

中壢朋友不斷為高鐵和機捷護般,卻不見大園和蘆竹的朋友說什麼
說穿了,還不是擔心青埔發展困難
其實如果高鐵機捷有你們預測的潛力,自然會有人認同
牛吹再多,人還不是往林口住

中壢現在發展有像阿姆斯特丹/舊金山/波士頓/西雅圖嗎?
你舉這個例子是要講什麼?

山地偏遠小學是花四千億蓋的嗎?
如果不是你幹嘛要廢校?

高鐵定案的行政院長是誰你不知道?
就是台北市長的爸爸
我比較有興趣討論的是效益問題
有人說,中壢可搭高鐵或機捷去台北
好奇的是這樣中壢人有多少,全縣又有多少?
高鐵定位是縣市車站,不是青埔裡車站
光靠青埔一地,或中壢一地的客源搭乘,我想不足以支撐營運
一個重大建設如果連所在鄉鎮市搭乘率都不高
這樣的建設能算成功嗎

從高鐵施工就有人講說中壢要繁榮了
做好之後,又改口說通車就繁榮了
通車後,現在說再等三十年就繁榮了

照這種理論,蓋在全縣哪個地方都不會比中壢差
用口水就可以了
Inspector wrote:
我比較有興趣討論的是...(恕刪)


先消消火
你們這樣是討論不出結論的
這跟政府對高鐵定位有很大的關係
經濟(獲利)還是配合政策(平衡發展)
所以G兄和I兄都沒錯
同一公式引用不同參數結果當然不相同

平心而論當初如果沒從八德改到青埔
桃園現在的發展會是不同景象(效益會倍數成長)
八德也會從台北吸收更多的人流
不過一切都已成定局
可見未來青埔20-50年都難成氣候

中短期10-25(已動工)
中正藝文、司法園區、經國特區(報導長榮會捐一座音樂廳)乃至1千多公頃的南崁新市鎮(涵括中正與經國特區)
中長期25-50(計畫中)
桃園航空城(這是建造全新都市工程浩大)

桃園根本沒其他經費與人口去支撐青埔高鐵
這很殘酷但是現實

I兄與G兄對桃園恨鐵不成鋼和維護中壢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GDLMTL wrote:
高鐵青埔站離市中心開車不過十幾二十分鐘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從環北開始走就更近了




高鐵青埔站離市中心開車不過十幾二十分鐘????
你騙人!!!

桃園縣人口最密集最眾多的四個大鄉鎮分別是:
桃市 中壢 平鎮 八德
以上這四大區域人口總和直逼全桃園60%的總人口

桃市40餘萬人,中壢36餘萬人,平鎮20餘萬人,八德17餘萬人

假設平鎮+八德為一個跟中壢人口同等級的東西向大區塊好了
變成桃園市區,中壢市區,平八區這三分天下
我相信絕對超過50%的人口開車到高鐵站超過二十分鐘

光桃園火車站搭高鐵免費"快捷"接駁車專車都要四十分鐘了,甚至還超過。。。

所謂高鐵距離市中心不過開車十幾二十分鐘,這根本就是中壢大海華主義的思維。
又不是每個人都住海華,
按照這樣的邏輯,那我也可以認定全桃園的人都住藝文特區,所以號稱開車到南桃園交流道不過不用十分鐘,
但是這樣有意義嗎???

別忘了桃園最龐大最密集的人口是在桃園市,另外也別把平鎮八德合起來的人口給忽略掉好嗎?

高鐵站區設在青埔本來就是一個極大錯誤的作法,
(要不要想想看如果按照最初規劃設在八德,搞不好現在八德不但巴過平鎮,中壢老二地位恐怕岌岌可危)

如果論鐵道專業的話,桃林鐵路升級成機捷的確是最佳首選,當年交通部長也提到這個方案是最省時省錢的最佳方案。這是無庸置疑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