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5311 wrote:看看高雄捷運吧!高雄...(恕刪) 地獄貓 wrote:真是自我感覺良好到一...(恕刪) 雖然我也覺得捷運不是萬靈丹,但桃園的基礎交通建設跟桃園的居住人口以及上繳中央的稅收根本不成比例,如果桃園的馬路都跟台中、台南、高雄一樣寬敞,那沒有捷運也無所謂..
tw3326728c wrote:那 請問台灣哪些沒有...(恕刪) 那就是生活習慣跟桃園縣政府的問題,請問桃園人要去新光三越要去台茂都會用什麼方式到達?10個有9個都是開車騎車,有幾誰會搭公車?在北市去sogo去信義區問10個人該怎麼去,有7個以上會說搭公車捷運,就算10年前沒有捷運系統,公車也是滿街跑,擠沙丁魚,才會造就捷運系統誕生!桃園縣政府要先把整個公車路網整頓好,縣民要把使用率衝高,遇大型活動展演,提高停車場費用,增加接駁車,強迫民眾養成使用大眾運輸習慣,讓中央把虧錢跟使用率低的因素剃除,看到高雄捷運系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案例,誰不怕?
tw3326728c wrote:大眾運輸系統的使用率...(恕刪) 但是有高於台北市新北市嗎?要比就比成功的,不要比失敗的!當然台北環境桃園不能相比,但是政府的政策方向及民眾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改變!這才是重點,老話一句看看高雄吧!
小楊5311 wrote:政府的政策方向及民眾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改變...(恕刪) 桃園人近期大幅成長,有一半是台北下來的人(包含我)搭大眾運輸的習慣還是有的,只是桃園剛好沒啥大眾運輸只好騎機車.開車我相信桃園民眾的生活方式絕對會改變,因為至少有一半的人已經知道捷運網絡的好處高雄人根深蒂固的交通選擇模式,要改很難不是嗎?至於政府的政策,就只能等了,不要讓我們等太久在您要我們看看高雄的同時,就大概知道要我們看看他的經營困難吧那請您爬文一下,或搜尋"劉銘傳不蓋鐵路"一下,就知道我想跟您講啥咪了
利 wrote:我覺得要先加速桃園火車站附近的更新建設...(恕刪) 大眾捷運是在分攤道路交通壅塞的狀況而利兄講的也沒錯,加速桃園火車站附近的更新建設但是我覺得順序很重要,首先是鐵路高架先做再來就是春日路與桃鶯路連接起來台四線也連起來若可以當然是道路好好的拓寬,該徵收的就好好徵收一次到位最後才是捷運但是捷運前的這些交通措施都要等到11x年才有機會,甚至遙遙無期!!!綠線不爭取也可以但是上面的道路拓寬一刻都不能停桃園的交通大方向已經在著手大力改善了1.國道二號拓寬工程2.北桃園.八德交流道改善工程3.桃園台鐵高架化工程4.園林大道5.機場捷運延伸中壢車站當桃園中壢人口再繼續增加,勢必120年後的捷運網絡建設還是無法避面的
小楊5311 wrote:但是有高於台北市新北市嗎?要比就比成功的,不要比失敗的!當然台北環境桃園不能相比,但是政府的政策方向及民眾的生活方式一定要改變!這才是重點,老話一句看看高雄吧! 台北環境不能跟桃園相比?那依你的最後一句"看看高雄",那就是說桃園可以與高雄相比?桃園類似高雄?所以要看高雄的前車之鑑?桃園屬於北部生活模式反而與台北相近,拿個南部的城市拿說嘴,會不會很奇怪?人口成長、大眾運輸習慣、城市規劃、發展歷史、產業環境 完全都不相同,張飛打岳飛嘛!
2bod wrote:大眾捷運是在分攤道路...(恕刪) 1.國道二號拓寬工程其實早就應該做了。未拓寬前的國二-雙向四車道,興建時嚴重低估桃園未來的車流量及發展力道。現在的工程只是改正當時判斷的錯誤。2.北桃園.八德交流道改善工程與第1點相同。3.桃園台鐵高架化工程不知會延宕何時,6月份的新聞預計該工程9年後才會完工。這完工日說明工程是龜速進行,政府打算以工時換取居民對地下化的堅持。4.園林大道這點最好笑,園林大道在五隻羊的執政下,現已成為園林小道。路幅縮水為25米,扣掉橋墩大約剩20餘米,約略是雙向四車道的寬度。以台中高雄的標準來看,這只是一般市區街道.....5.機場捷運延伸中壢車站有人提出此延伸是方便台鐵-機場的族群。但要搭飛機的人真的會選擇誤點嚴重的台鐵作為交通工具?高鐵、國道客運是否為更好的選擇?中壢居民又能搭此線前往哪裡?台北?林口?又貴 通勤時間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