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寓的分攤公共電費也低啦~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參與過管委會,去看一下大公小公電費差距就知道電費差很多。
大樓拆分公共電費的方法很多,但無論如何就是多花錢在大公上面。
至於電梯保養就更不是問題了,
住大樓的去看一下電梯保養合約,一般都簽半責的,公寓戶數少樓層低,單月保養合約也相對更低,
以新屋來說,換鋼纜的年限你都不知道遇不遇的到,一般十五層樓大樓約十至十五年更換,你高度是砍對半,使用率也砍對半,十五年給你換都嫌太頻繁。
就算遇到了,鋼纜費用一米300/條,自己算一下高度,需不需要高額費用自己算,根本不用聽人家嚇唬。
大樓保值是很不穩的,取決於管理與住戶,這個風險跟公寓比起來高了不知道幾百倍。
只是市面上建商為了賺錢,誰不想蓋成大樓,增加容積,要找新公寓是很少很少了。
至於建材和設備,這更不是大樓公寓之爭的問題,贊成大樓的,除了安全管理之外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強烈的點。
安全管理確實是大樓的強項,至少多了一道保護。
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