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氣爆後,大家常說重北輕南,我想,桃園建設不知落後台中高雄數十年阿

說60年前如何如何太遜了!其實明鄭時期台北還沒人勒!
yoshiki1117 wrote:



國民政府剛來台...(恕刪)
萬隆是個好地方 wrote:
看事情看一半就High了,就認為桃園委屈了..
高雄造成污染的那些總部設在台北的公司,給高雄多少,給台北多少,
污染在地方,營業稅都上繳台北市,
要比委屈請排在高雄後面好嗎,

這個說法早就被打臉了...
因為比綜合所得稅也是桃園贏高雄...
另外營業稅的部份,
高雄有污染在地方,營業稅上繳台北市,
難道桃園就沒這問題嗎?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台中和高雄分別為中部和南部核心都市,當然建設上會比桃園好一點

我是同意桃園的公共建設有待改進,但是用台中高雄來戰,還真的不知道道理在哪裡?
桃園這幾年會有的建設都是為台北人方便而做的,
如五楊高架和機場捷運等,其它中央根本不管你這地方,縣長選國民黨也沒用.
最近幾任縣長都往台北去了.

桃園唯一的優勢就是台北房價貴,台北人的下一代被迫移民到桃園,
桃園自然會跟著有建設,尤其是北桃園.

對於桃園建設,我這個在地人的心得就是:只要巴住台北就對了,桃園多少會沾到一點好處.
還有桃園的立委最好也換一下,我懷疑他們只會上下班而已.
交通建設都是為了台北人做的? 我笑了

住桃園通勤去台北上班的人是算台北人嗎?

還是現在已經變成台北人要來桃園上班了?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COH wrote:
只說統籌款高雄多可憐多可憐,怎麼不把補助款加上去?依人口比例台北市統籌款一定都是最多的!這有甚麼好說嘴的?加上補助款高雄連續好幾年第一名!重南輕北才是現在進行式...(恕刪)


你把補助款這個問題簡化了...還是說你其實只是看看圖表,人家說什麼就跟風...

補助款是當地方在建設上有需求時,中央依照各地方政府的財力做規劃,其實就是case by case,
那這中間因為地方稅制的變化,地方政府的收入減少,包含營業稅從地方稅變國稅(1999年),或是縣市合併後的補助款變少,都是造成地方稅收變少的原因,所以現在的補助款其實只是中央可憐地方,彌補地方,所以讓地方用建設需要來申請的一種款項,

如果你真的要所謂公平,就不會講出這種簡化的像懶人包的結論,

但若是你有一定色彩,那我打的這些你可能也看不懂了....
不需要看什麼懶人包!看主計處資料就有了.你只要跟我說近10年來高雄市統籌款加上各項補助款拿的多還少????
萬隆是個好地方 wrote:
你把補助款這個問題簡...(恕刪)
事實上主要是因為車輪黨在桃園根本是躺著上,連2任副縣長都抓走了市長民調還那麼高,那中央幹麼浪費錢來討好你們,放顆西瓜貼著車輪黨標籤一樣選的上。

kekl wrote:
事實上主要是因為車輪...(恕刪)



真的! 身為桃園人真的不知道五隻羊的政績在哪裡?(雖然上一個也不知道做了什麼?
倒是剛好從事不動產行業因為五隻羊的關係題材不斷啊!!!
桃園真的是鐵票區 = = 藍軍做得那麼爛也可以上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