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八德大湳生活圈 V.S. 八德擴大重劃區

八德擴大重劃區是八德區的政經中心????我有沒有聽錯,八德擴大重劃區現在有沒有銀行?大湳路邊有多少家銀行,想要取代桃壢跟本就不可能,仲介要虎爛也講點實際的,大湳光是10分鐘上高速公路八德擴大重劃區就追不上大湳啦~~~
捷運能不能取代道路拓寬跟都市計畫?非常困難,像台北捷運已經四通八達了,但板南線上的忠孝東路或是淡水線上的台2線或是新莊線上的台一線的汽機車車流並沒有因為捷運開通而有大幅減少,捷運很大乘客比例是來自於"原本搭公車的移轉",甚至台北-淡水之間一直都還在繼續規劃淡北快速道路,再考慮城市型態與民眾就業型態,台北人口密度高,新北跟台北之間有河道阻隔,台北市區道路棋盤格化,民眾就業的"服務業"比例高,所以台北捷運有足夠的客源,但桃園道路並非棋盤格化,聚落人口比較分散,就業比例一部分在地服務業,一部分在地各工業區,一部分是通勤台北與新竹,桃園的道路型態與就業型態其實比較難維持捷運系統的營運,最後捷運要配合便利的轉乘系統,民眾要搭捷運從住家到車站或是從車站到公司都不見得是步行範圍內,所以健全的公車路網搭配轉乘成了很大關鍵,健全的公車路網則是要建立在健全的城市道路系統

誠心建議桃園應該先把都市的基礎道路建設好,該拓寬的拓寬,該整併棋盤格化的先整編好,後面健全公車路網,再看公車運量夠不夠轉型蓋捷運,否則沒先學走路就要跑,桃園捷運就算真蓋下去,也要面臨後續營運的重大考驗。

ku1703 wrote:
八德擴大重劃區是八...(恕刪)

等廣豐開幕了大楠到交流道還能10分鐘就到嗎?

ku1703 wrote:
八德擴大重劃區是八...(恕刪)



桃園台鐵地下化搞不定了,還談桃捷綠線
閔碩之家 wrote:
捷運能不能取代道路...(恕刪)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跟我看法完全相同
現階段桃園還不適合蓋捷運
如果硬要蓋,一定會拖垮桃園財政
反而導致後面的路網全胎死腹中
桃園要轉型一定要從道路系統一步一步來

25年前的雙北聯營公車就已經四通八達
路線選擇多且車班相當密集
反觀桃園要從桃園區到蘆竹區都沒幾路可搭
大概只有1路車班稱的上密集
其它的路線根本就是杯具

桃園各區的聯絡道要趕緊規畫
該拓寬該增建的都要趕快進行
不然桃園永遠就是這種個區各自發展的格局
永遠成不了氣候
edenchan29 wrote: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跟我看法完全相同
現階段桃園還不適合蓋捷運
如果硬要蓋,一定會拖垮桃園財政
反而導致後面的路網全胎死腹中
桃園要轉型一定要從道路系統一步一步來
25年前的雙北聯營公車就已經四通八達
路線選擇多且車班相當密集
反觀桃園要從桃園區到蘆竹區都沒幾路可搭
大概只有1路車班稱的上密集
其它的路線根本就是杯具
桃園各區的聯絡道要趕緊規畫
該拓寬該增建的都要趕快進行
不然桃園永遠就是這種個區各自發展的格局
永遠成不了氣候


拓寬談何容易?

綠線經過的中正路、介壽路,多數路段已經發展成熟了,就算天文數字的徵收及工程經費沒問題,抗爭也是一大問題。

桃園的道路系統是亟待改善,但那也只能先從新建道路及拓寬可行性較高的道路為主,跟捷運要解決的問題並不衝突。

至於拖垮財政,也許先去擔心那個硬要地下化的台鐵可能比較實在。
桃園捷運綠線總經費989億元,中央分攤約445億,市府分攤約544億
桃園鐵路地下化總經費約1000億,中央分攤約700億,市府分攤約300億(鐵路地下化分攤比例是按照高架化中央:地方=7:3的比例,另外桃園市主張地下化分攤比例要比照台南鐵路地下化比例,中央分攤88%,地方分攤12%,那就另當別論,看2016年的新政府願不願意答應他那種分攤比例),只是從地方政府的出資比例來看,桃園捷運綠線對桃園市政府的壓力並不亞於鐵路地下化,二個半斤八兩,當然我個人也並不支持鄭文燦的鐵路地下化政策,我主張高架化繼續執行

除此之外,台鐵的營運是由台鐵負責,但桃園捷運是由桃園捷運公司營運。這一點桃園市政府就要很小心了,例如高雄捷運從2008年通車以來每年虧損,到2014年時高雄捷運的100億資本淨值歸零,高雄捷運因此將機電資產提前移轉給高市府,而高雄市也提撥平準基金/環保基金幾十億去填補虧損,另外新北市政府也承諾淡海輕軌的盈虧要完全負責。所以道路拓寬的確是談何容易,但興建與營運捷運系統卻是更加困難,否則當年的台南與新竹捷運就不會胎死腹中,台中捷運藍線也不會被改成短命的BRT,台北跟高雄捷運的後續路線則是一拖再拖沒有核准動工。最後桃園其實都有在作一部分的道路拓寬ex.八德福德一路與崁頂路/中壢中山東路與龍岡路....
billmills2001 wrote:
拓寬談何容易?綠線經...(恕刪)


談何容易難道就不做
20年前的台北縣人口早就比現在的桃園多近百萬
主要幹道兩旁早早就住滿了人
人口密度比桃園密集多了
新北的道路規格也是類似桃園
但人家至今仍一直在拓寬道路
並不因不好徵收就不做
市內的快速道路也一條一條的蓋出來
反觀桃園在某黨長期執政下來
幾乎停止發展,土地開發亂無章法
重劃區東一塊西一塊
永遠就是鄉鎮格局
這種開發模式直接造成市區縫合的困難
從沒想過如何讓桃園轉型成為一個大都會
看看台中的重劃區是怎麼開發的都不會學
人口最多的桃壢兩市交通就只靠一省道在撐
文中路也只是半吊子到工業區就斷了
並非桃園不該發展捷運
只是捷運絕對不是現階段該做的事


桃園區的路網基本上已經沒救了
市區道路狹窄,很多路都不相通
從交通標線號誌倒有機會改善
比如說中正路,車站到慈文路這段禁止左右轉
中正路與民生路改單行道,一條一個方向
不過施行不易,記得以前曾經將中正路停車格全數取消過
那時的交通真是順暢,但很多店家綁白布條抗議,車格又全部劃回來了

另外我覺得中正路趁挖捷運時開一條地下街也不錯,類似板橋車站那樣
如果招商順利,人潮漸漸往地下街去,地面店家生意沒那麼好了,車也會變少些
我覺得桃園捷運值不值的做, 直接觀察捷運路線是否會通過人口密集與停車位不好找的區域, 如果有就值得做.
現在不做以後就更難的, 民間消費不行要靠公共建設擴張來提升經濟.

當然道路拓寬也因該做, 但是比捷運困難多了, 很多土地與老舊建築都是私人的, 不容易搞定.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