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個八、九個月還有房子可買,大概96年十月份完全交屋。
面河有三房、四房,面中庭、馬路有二房、三房和四房。
三百多戶大都是三房。
售屋中心就在車道入口現在是兒科診所,售屋人員大部份都是美麗的熟女。
當年新屋買價三部曲,面對一線售屋人員當表示有意願時,權限價一坪少10K,
考慮要當下決時,這時就會請出櫃台的經理,誠意價減5K,
幾番猶豫盤算後要立即決時,這時經理電話上層,最後請示價再減個5K。
以三房為例,面河每坪13~14萬,面馬路每坪11~12萬,因面馬路坪數少個一坪多,兩者同樓層總價差110萬左右。
車位B1 90、85;B2 85、80;B2 80、75,加上設定費,面河三房都超過七佰。
當時河濱公園、腳踏車道還是傳聞中。
兩年後二期開賣,原物料急漲、金融風暴時,每坪成交硬是加2萬,建材設備都一樣。
二十六層面河成交要每坪15萬以上。
這兩年實際賣價,在100年初開始買賣較頻繁,
面河三房大概九佰萬起漲,其他三房也有七期佰萬以上,到目前傳聞的成交行情,
但還是要看樓層差異,棟別採光不同和裝潢等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