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E1851 wrote:只是...每小時哪來6000人來往桃園綠線沿線,平常不搭公車的人難道有條捷運就會去搭?高雄是不錯的例子 高雄跟桃園的交通環境大不同,高雄的大馬路太適合私有運具了,而桃園不同…現在在桃園不搭公車的人有可能是班次不夠密,也有可能是公車也容易塞在路上,而捷運沒有這些問題,自然有可能吸引非公車族囉。而且綠線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促進站前人潮往中正特區移動,這點比拓寬舊市區道路可行性高多了,而且比較省錢
billmills2001 wrote:高雄跟桃園的交通環境...(恕刪) bill大說的沒錯桃園的路要是跟高雄一樣大又都是棋盤式的說要蓋捷運我也不贊成有路幅的情形下當然是先增加公車運量再說但現今桃園的路幅都不寬一進市區就塞在車陣光想到這點就完全不會想搭公車覺得這問題討論了很久很多人認為應該先增加路幅和公車班次但增加路幅的條件在那?主張此方法的大大們有什麼良方可以花比捷運少的錢又不會引起居民抗爭而能將市區道路全面拓寬的?
最近和一些在高雄任職的同事聊到高捷大部分的反應都是高雄的路又直又大條也沒有停車問題所以縱使要去的地方離捷運站很近但還是會選擇騎車或開車前往省錢之外彈性也多一些 這種情形和桃園市區有很大的差別道路規劃不佳不說路邊違停也到處可見這使得上下班時間幾乎沒有甚麼路段是不塞車的停車成本極高且停車位難尋這些都是有機會吸引用路人轉搭捷運的誘因況且雙北因為住房問題而轉往桃園定居的人口越來越多這部分人已經很習慣捷運帶來的便利性也很有可能成為支撐桃捷的一股力量
忠孝東路 6線道+捷運 還不是照塞?中正路 火車站到慈文路這段 常常變成雙線道(臨停+公車靠站)即使桃園綠線開了 路面上的問題一樣無法解決拓寬一開始的衝擊很大 影響到的不只房價 還有商圈 利益衝突等問題但隨著桃園火車站新站完成 加上拓寬後的重劃 及市容改善房價有可能是現在2倍以上但永遠永遠都不會有這一天.......
hans7192 wrote:拓寬一開始的衝擊很大 影響到的不只房價 還有商圈 利益衝突等問題但隨著桃園火車站新站完成 加上拓寬後的重劃 及市容改善房價有可能是現在2倍以上但永遠永遠都不會有這一天....... 別說拓寬了很久以前,中正路嚴打臨停,就被商家掛白布條抗議了強硬的桃園縣政府沒多就就軟掉了
常聽到01上的網友說高捷怎樣怎樣的.其實之前親自去玩.發現高捷還蠻多人坐的阿.可以去搭乘看看不過說真的.桃園中正路的交通真的太差了.車多人擠路又小條且不平坦.公車難等.上下班時間又像擠沙丁魚一樣.這難道真的無解嗎?
伽斯特 wrote:很久以前,中正路嚴打臨停,就被商家掛白布條抗議了強硬的桃園縣政府沒多就就軟掉了 更正一下,當時最用力抗爭的是本來的路邊攤...我還有在夜間看到黑衣男"幫"店家掛上布條當時的臨停政策牽扯到騎樓停車問題桃園的騎樓都不是給人停車的,都拿來租給攤販或是自己店家堆貨用
01sence wrote:常聽到01上的網友說高捷怎樣怎樣的.其實之前親自去玩.發現高捷還蠻多人坐的阿.可以去搭乘看看不過說真的.桃園中正路的交通真的太差了.車多人擠路又小條且不平坦.公車難等.上下班時間又像擠沙丁魚一樣.這難道真的無解嗎?...(恕刪) 高捷如果依您的觀察當然很多人搭,但是稍微想一下就知道1.假日外地出遊人潮多2.高捷列車車廂只有半截(3個車廂)3.高捷班距長(離峰時間甚至長達10分鐘一班)假日當然會有很擠的假象小弟平日中午從高雄火車站搭高捷高雄火車站算不算高捷的超級大站?進車站和月台上等車都沒啥人而且居然有種不尋常的肅靜感回程搭到左營幾乎所有旅客全下車轉高鐵很難想像如果沒高鐵,高捷不是更慘不過北捷人很多是沒錯(建造費用北捷7000億,高鐵4000億)但如果套用高捷高鐵的BOT模式(不是爸爸送給你的)北捷也要70年才能回本(每年營收北捷110億,高鐵240億)還好桃捷中捷都是爸爸送的,不過也沒人敢接BOT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