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請問有人去看龍安區的豐達百邑嗎?


anron wrote:
大大...那天去我也有拿新北歐與伯金兩個建案跟代銷談 ....我說柏金成交也沒超過 13..她叫我去問問看...他知道前幾天成交已到17了......(恕刪)


您是說鉑金的成交已到17 ?
不是我說的..我也一直以為成交是13而已..是此文標題建案的代銷人員跟我講的....但我沒去查證就是了~
polaada wrote:






您是說鉑...(恕刪)
羅德終有翻身的一天! 幕張的防波堤:「九局,把球交給我就對了!!!」---小林雅英 (羅德)
小弟日前也去看過此建案!
感覺真的是有貴了一些 ...
不過話說回來,林口有建案開到48W/P,新莊均價58W/P。
距離交流道附近的龍安特區18W/P,倒也是說得過去!

中華路上的"輝煌世紀",好像還有餘屋,且交通便利,沒有鄉民考慮一下嗎?

anron wrote:
不是我說的..我也一...(恕刪)


信義房屋在去年10月有成交一戶柏金house三房帶車位的
560w, 41.79p(含車位)
一般抓車位10p 60~80w
換算下來,差不多15.2w/p上下

這區的房子看起來正在混亂中
同樣是信義,在去年11月也成交路底的宏國真愛
320w, 43.79p(帶車位), 12年屋
但是聽說最近同格局的成交價已經拉到420左右
大概每p漲了2w...
呵呵呵,想買這區的要碰點運氣了
theo2586 wrote:
請問有人去看龍安區的...(恕刪)


說到房價,不管是有行無市或是有市無行都好,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只要有人成交的價位就是行情,我想這無庸置疑!
我本身做過代銷,當時是在三重重陽重劃區,那個案子我待了將近一年,景氣好的時候最高價賣到25萬/坪左右,景氣低迷最低也賣到18~19萬/坪左右過,以40坪的房子來說,價差就有240萬~280萬!!(條件差的格局還賣到17萬/坪)
請問,在你當下需要買房子的時候,你是買或不買!?
我只能說,買房子除了看過人能力之外,當時的時機和景氣也很重要,此一時彼一時,沒有甚麼是永遠的,舉個例子,我老婆的娘家在台北市大同區(鄰近重慶北路家樂福,),當初他們看房子的時候,某個建案開價33萬/坪(成交價我猜大約是30萬/坪左右吧),當時嫌貴(其實也沒錢買,但是景氣還OK,並不差),現在呢?已經開到50萬/坪上下了,現在景氣和當時差不多,不特別好也不特別壞,距今也不過七~八年光景,最大差別只在於當時捷運未通車,請問,買或是不買!?
其實房價不會永遠都在高點(當然也不會永遠都在低點),會上上下下修正,但是確定的是,都會慢慢墊高,因為錢會越來越薄,所以代銷說買屋增值,對也不對,因為要看區段,我覺得用買屋保值會比較好一點,個人淺見,與大家分享!

葉帥 wrote:
我買在新北歐~3房(...
我覺得用買屋保值會比較好一點...(恕刪)


這觀念只適用於某些地區
整個桃園縣能保值的區段並不多
譬如中正特區及海華特區
龍安區要不是因為去年台北打房
投資客另尋標的到這一帶
否則在此之前還沒聽過哪一個建案是保值的(更別說增值了)

beta1942 wrote:
這觀念只適用於某些地...(恕刪)


能不能保值,有沒有價值是很主觀的,增值看地段區域也沒錯,但是沒有永遠的死豬價,當年的三重重陽重劃區比現在龍安區更荒涼,我想條件不會好到哪裡,除了離台北市超近(一橋之隔),我想也沒有太大優點,但是漲上來是事實,所以沒有甚麼是永遠的,只是需要時間,你能確定龍安區永遠都不會漲嗎?

葉帥 wrote:
能不能保值,有沒有價...(恕刪)


沒有打嘴砲的意思
能不能保值,其實可以有客觀的方式來看
就以龍安區好了,小弟在這區住了十多年,到前年為止,成交價是一年一年的往下掉
所以並沒有保值的效果
其實這現象在桃園縣大部分的地區是正常現象
並不像台北大部分地區是逐年墊高

沒錯,放久了早晚會有機會
問題是要放多久
北市可能放一年就有效果
如果像龍安區這種放十幾年才一次機會....
beta1942 wrote:
沒有打嘴砲的意思能不...(恕刪)


會來住龍安區,其實也是貪圖便宜,以"桃園市"來說,這一區是相對便宜的區域,所以"大部分"的人會來這裡買房子,我想主要都是要"自住"(包括我),以"投資"角度來買的,我想不多,除非是投資客,就因為都是自住者占大部分,所以才會對這區房價特別"挑剔"和"敏感",這區價格會給人如此便宜的主要原因,我想就是因為"地理位置"問題,正好位於三區交界處(桃園市,八德市,中壢市),當初買房之前,我對這區也是連考慮都不考慮,後來因為臣服於價格(藝文特區漲太誇張,套牢風險太高)後來輾轉來看龍安區,發現這邊其實不錯,甚至很好,不管是交通,購物等等,其實都不錯,所以後來選擇買在這邊,反正我本來就是要自住,當然要選CP值高的地方囉!
再來,其實"房價"和"股價"是一樣意思,股市主力拉股價就等於房市投資客炒房價,目的都是要"賺錢",那我們這些非主力的人,當然有權選擇要不要買,一檔股票可以盤整N年然後突然噴出,房價當然也可以盤整N年然後突然漲上來,這都是一樣的道理,就看主力(投資客)要不要拉(炒)而已,雖然這都不是很健康的,但沒辦法,資本主義的社會就是這樣,適者生存,這檔股價太高,我可以不要買,去買相對便宜的相關類股,房子也是一樣,這區太貴,我可以退而求其次,去看別區,再不然就是買中古屋,我想辦法有很多,看人做而已!
我個人也是覺得本區目前的新建案"開價"都很離譜,但沒辦法,景氣好的時候,是賣方市場,景氣差的時候,是買方市場(但也不全然,好的標的物,還是會被秒殺,用搶的,口袋深不缺錢的建商,也是很會撐,我就遇過,板橋某建商老闆就是這樣,房子擺十多年,價格不到就是不賣,那你能拿他怎樣,是吧!哈哈)
大家的觀點都沒錯,但我還是要重申,"景氣"和"時機"絕對是影響房價的鐵律,不管哪一區都一樣,連"龍安區"這裡都一樣,不急著買房的人,也可以持續觀望,繼續等,迫切需要買房的人,很抱歉,價格就是漲上來了,你得接受,當然價格是可以談,看你怎麼談,也希望想買房的人都可以談到心中可以接受的價格!

PS 補充一下,當年我朋友在"輝煌世紀"的時候,底價是8.5萬/坪,你說便不便宜!?但還是賣的很爛,為什麼?因為"格局"問題,格局實在是很差,所以有時候價格也不是絕對因素,"格局"也是關鍵!
還有,建材也影響房價,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葉帥 wrote:
當初買房之前,我對這區也是連考慮都不考慮,後來因為臣服於價格(藝文特區漲太誇張,套牢風險太高)後來輾轉來看龍安區,發現這邊其實不錯,甚至很好,不管是交通,購物等等,其實都不錯,所以後來選擇買在這邊,反正我本來就是要自住,當然要選CP值高的地方囉!


不能同意你更多了....
當初也是被藝文特區的高價逼退至龍安區
確實當初並不喜歡龍安區
不過買了之後發現還真的不錯
住的地方很安靜
要購物也很方便
離東西向也很近(雖然上班會塞車要早點出門)

現在很慶幸當時沒免強自己買藝文特區
省下來的錢用來裝潢與家電家具採購
負擔也沒那麼重...

老實說個人認為藝文特區的優點越來越小
(綠地變小...塞車日益嚴重)

以上純粹個人觀點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