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桃園中壢生活圈道路系統

cigs wrote:
中彰(臺七十四線)快...(恕刪)

老朱不可能去阻擋綠線,因為中央根本不打算蓋
加上行政院副院長是虛位,也無法說服中央把綠線蓋起來

八德這兩條五十米大道,沒有列入生活圈道路,更不可能有後續打通計劃
不然豐德街應該想方設法打通至中壢市區或大溪交流道,才能促進地方發展
桃園縣府在經國特區,中路特區也規劃類似大道
反正只是把某一段弄寬,就覺得桃園像高雄市了
拜託,差的遠了
昨天去了內壢的高架化說明會, 只能說是一片混亂..
今天出去跑跑, 所以拖到現在才寫

基本上反對的理由千奇百怪, 我隨便列舉一些
但盡量不評論, 免的又被攻擊, 請大家自行去判斷囉

1)園林大道縣府由60M改為50M, 證明原本政策是錯誤的
否則為何要更動? 既然政策錯誤, 應徹底改為地下化...
2)汐止高架僅站區高架, 而桃園是全線高架
這真的是亂說...汐止也是全線高架呀...
3)鐵路高架化是落伍的建設, 世界都在拆除高架設施...???
4)高架化後前後站依然存在, 故沒有效益...
5)氣候變遷, 狂風吹過,高架鐵路會被吹垮...
6)反攻大陸都可以改, 高架化為何不能改...
7)桃園鐵路高架化, 台灣會滅亡...
8)之前討論過的: 只要地下化, 他們就會同意拆遷...
另外還扯一些有的沒得不過不記得了

不過, 最重要的訊息就是, 空間配置圖是參考用的
也就是說, 雙向四線道及自行車道是有調整的空間
所以我想雙向六線道應該是很有機會的~
praetorian0828 wrote:
昨天去了內壢的高架化...(恕刪)


我也去了...原本是要上台講話的(我是第三個)XD
結果我看台下有九成都是被自救會成員占據,就裝做不在場沒上去
我如果上去說話絕對會被那群"刁民"们轟下台
那群人一直在台下亂,用麥克風開很大聲
還嗆說要革命啦~~

來幫你補充一些地下化成員的發言XD

1.板橋火車站地下化之後,前後站消除.工廠消失 並且有許多百貨公司聚集繁榮發展
地下化派似乎不知道新板橋火車站和舊板橋火車站是不一樣的地方,差了有七百多公尺XD
2.以今天在場這麼多警察為理由,說縣政府做的是錯事,因為害怕而叫警察保護
沒警察在你們早就上台打人了
ˇ.說大陸地區福州到廈門的鐵路是地下化鐵路,福州到廈門只需一個小時
中鐵淚流滿面的發來賀電
4.說內壢-中壢間的站距已經很短了,還要在中原大學設站是因為圖利中原大學的XXX,他是吳的...(巴拉巴拉一堆
我想這些人,肯定不知道日本的一堆車站站距,有的只有700M而已
5.鐵路高架化拆散家庭,然後說"受災戶"無法做生意並且房子無法出租
這群人似乎搞不清楚,是園林大道這項建設才要拆掉他們家的
6.高架化之後土地會不值錢
那群人似乎不知道汐止的房價現在有多高...

另外補上他們在現場發的傳單
基本上瞎扯成分居多

辛苦兩位大大了~~~~~~~~~~
ichbinausroc wrote:
我也去了...原本是...(恕刪)

太佩服你的勇氣了
我是壓根沒想過要上台發言啦...
我純粹是想了解到底理由有哪些

另外我也想了解:
如果為了地下化錯失這次高架化的良機
她們能保證未來一定能地下化嗎?
否則空耗時間等待的機會成本誰要負責?

不過很失望
因為他們的論點基本上都站不住腳
當然也沒有解答我的疑問,
只是為了不要拆遷, 這當然可以理解...
所以希望縣府/縣長有能力及魄力擺平拆遷戶
並讓多數縣民能受惠於新的建設!!

最高興的是園林大道 "雙向六線道" 是有可能的
也終於有點台一線替代道路的樣子囉
praetorian0828 wrote:
昨天去了內壢的高架化...(恕刪)


如果要地下化,早在政府提出規劃時就該「非常用力」爭取了,而不是等到要拆房子了,補償金爭議才用盡各種理由與手段反對高架化。北捷的文湖線,高運量的民權西路~淡水段也都是高架甚至還有平面的。還有臺北縣中運量環狀線從大坪林到五股工業區段也是高架化,北縣市的地皮價格不會輸給桃園中壢地區,他們那邊高架完成的路段好像也沒有那麼地如反高架團體(或個人)所指「禍國殃民,甚至滅亡!?」。。。其實地下化也不是那麼的十全十美,工地週邊不是有一些建築物受到影響而受損了嗎!? 高架的成本及期程低於地下化是不爭的事實,那因園林大道所產的附加成本全算在高架化頭上並不適宜。

北縣的捷運環狀線都也要動工了,通車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反觀桃園的捷運卻還在大官爺兒們互踢皮球的腳下,通車遙遙無期!更別提如中山東路三、四段‧‧‧等等待拓寬改善的危險段了。


對於道路的寬度
我搜尋不到相關法規

請問一下
某某路 法定的寬度最少要幾公尺
某某街 法定的寬度最少要幾公尺




jaibcyo wrote:
對於道路的寬度 我...(恕刪)

道路寬度各縣市標準不同
臺北市道路之區分原則是:
路-道路寬度在十五公尺以上為路,道路過長以五百公尺分段,段之分界應擇取顯明處
街-道路寬度在八公尺以上未滿十五公尺者為街,其長度以五百公尺為原則。
巷-路或街兩邊狹小通道寬度未達八公尺或長度未達五百公尺者為巷。
弄-巷內復有小巷者為弄或衖。

彰化縣道路之區分原則是:
路-通道寬度在十四公尺以上者為路。
街-通道寬度在八公尺以上未滿十四公尺者為街。
巷-未滿八公尺者為巷。
弄-巷之兩旁狹小通道為弄。

桃園縣就自由多了,有標準也當沒標準
主要幹道就比其他縣市窄,次要街道即使窄如巷弄,也可以命名為路街
北桃很多道路超過千號也不分段
資訊分享一下, 台中特三號道路已於上週六正式通車了
全長約6公里, 路寬40M, 雙向6線道, 可以算是台中工業區中港路替代道路!

藉此, 希望桃園縣政府除了爭取捷運綠線, 鐵路高架/園林大道外
也可以及早規劃及建立完善的道路系統, 這與其他建設並沒有互相牴觸的問題

就怕爭取捷運綠線的同時, 卻忽略其他改善交通方案的重要性
一旦捷運落空回到原點, 其他交通建設依舊原地踏步...不是嗎?
如此除了浪費時間空轉, 交通日益惡化外, 還剩下什麼?





praetorian0828 wrote:
資訊分享一下, 台中...(恕刪)

感謝分享

這一條當初要蓋,就是要分散台中市五權西路的車流
由其是南屯交流道那邊,車流複雜的程度比任何一個桃園交流道還厲害

也不知何時桃園國道以東能看到這種幹道蓋出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