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路徑應該是春日路沒錯吧!
各位有住附近的大大開車去走一遍
就知道為什麼桃園老是被認為還是鄉下
拉力賽等級的路面+兩旁都是老舊不堪的矮房子
這條是除了經國路外~進入市區的首要道路
都30年了,還是長這樣!
還指望桃園能有什麼大格局的建設

yoshiki1117 wrote:確實在家樂福經國店...
大555雄 wrote:從南崁下交流道要到...
jong_tony wrote:
我父母親家住中壢區,過去水費單皆以明信片大小的收據寄發,項目內容較為粗略,由於水費真的沒有多少錢,有水得用就好了,不曾去細究,但是自從前一張水費收據(104/1月)改以A4大小全頁寄達,增列了許多細項,他們才發現其中 "分攤總度數" 及 "分攤/副表度數" 這2欄顯有問題,收據顯示他們那棟樓的分攤總度數有15度,我們那戶的個別 "分攤/副表度數" 有2度,但因為我們是老式無電梯公寓,水公司幹管係經由樓下總表進入地下室水庫,再由幫浦打上頂樓水塔後分別經由各自水表供各樓住戶使用,地下室水庫到頂樓水塔之間為封閉系統,管路於起造時埋設於建築物柱牆內,頂樓水塔除了各用戶水表及留設一消防接水口外,並無其他任何出口,如何衍生出公共分攤度數來? 這15度的水不是一個小數目,而是足以讓整棟樓淹水的量,到底流向何方? 我們幾位住戶趁水公司外包抄表員來開蓋抄表時,仔細檢查了樓下總水表箱,箱內清潔乾燥並無任何滴漏痕跡,而量那麼大的水也不可能於建築物中的管線滲漏,否則房子牆壁早就濕透了,近一年來我們既未失火使用消防接管,也未清洗水塔,那麼多的水到底去了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