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

桃園青埔房價會再崩盤嗎?

edwardhong wrote:
有7-11酸店少,
有全聯酸菜少,

哈哈哈~~

可能水族館開了後,會酸魚少...(恕刪)



只要有眼睛的看過都知道,這叫事實,不叫酸好嗎?

看來水族館(若是能)開幕之後,魚少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
關於生活機能的問題,現在青埔居民也只能一笑置之了嗎?


全聯福利中心是延續國軍福利中心的概念,以賣乾貨及生活日用品為主的
後來才加賣少許的生鮮蔬果,但這區的種類和數量,恐怕大概連家樂福的十分之一都沒有
每每風聞有颱風來,下班經過全聯,那一點點的生鮮蔬果全都被掃光
這麼點的進貨量,能夠當做日常生活食用所需的主力賣場嗎?
如果全聯決定在青埔開旗艦店的話,當然另當別論

因為之前看到很多青埔居民說,沒有傳統市場沒關係,去大江家樂福採買也相當方便
所以才會好奇,現在沒了大江家樂福怎麼辦
當然囉,如果有車、會開車,再多開個幾十分鐘到其他地區的家樂福也能買啦~~



矚逗然瀆騎,都在府中泣,本事捅根深 相姦合太極
家樂福關掉應該只是大江轉型
以前台茂下面也有萬客隆(or 家樂福) 當時台茂慘澹經營 跟前幾年的大江很像
反正沒殺人 大賣場還能加減衝點人氣
後來台茂的大賣場也退出 台茂也轉型越來越像購物中心 而南崁的家樂福自己在附近找點開

青埔家樂福要找點還不簡單 何必選在購物中心裡面 2邊的客層完全不同
在一個成熟的購物中心裡 大賣場沒有加分 現在大江生意越來越好 該轉成該有的購物中心的樣子
Kevli wrote:
只要有眼睛的看過都知...(恕刪)


你雖然有眼睛能看,不過沒去過大江可能不知道,其實大江家樂福的生鮮特別少,和其他家樂福很多生鮮不同。肉類只有幾種,魚沒有現切的,都是真空包裝冷凍包,有些生鮮種類甚至比大一點的全聯還少。

大江家樂福對青埔居民的主要意義是採購日常家用品,買菜是較少去那邊買的。

住青埔買菜多是去興國市場,開車十五分鐘,或是大竹市場開車十分鐘。

新開的全聯,假如生鮮不比大江家樂福少,對青埔居民來說距離更近,騎單車或走路能到也是不錯的選擇。
Flickr 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fan/
真奇怪,大江的家樂福關起來也要怪青埔的人太少!!
大家都很關心青埔居民的生活起居!!
小到路上的狗,大到高鐵的運量
都是每個人關心的事情!!
怎麼都不多多關心一些其它的國家大事!!
核食這個就很重要,關係到每個人的身體健康!!
我預售買在大江對面,不否認當初買這,大江有家樂福是個誘因,但連住500公尺不到的去家樂福都會開車了,我還真不覺得再開個10分鐘到中原店或內壢店有差(非上下班時間)。如板上說的,啥都可以扯青埔,我大江少說去過30、50次以上,有去家樂福買東西5根手指都算的出來,畢竟去購物中心又不是要買日常用品,不過就是租約到期也可以吵到房價下跌⋯⋯我也真是服了。

Kevli wrote:
只要有眼睛的看過都...(恕刪)


你要不要查查水族館是哪家集團要來開的?他們做過什麼樣的水族館?
還八九不離十勒?

你要不要問問台北市民們下班買菜會去全聯還是家樂福?
為什麼?

有人愛去傳統市場,但我不愛耶,我好慶幸青埔沒有,真的!
拜託不要在青埔開傳統市場,傳統麵攤,雞排等等也不要開在我家附近住宅區,
拜託🙏~

希望青埔能像大直重劃區~
沒有這些~「生活機能」
風吹大喇叭 wrote:


鬼打牆了嗎?
人...(恕刪)



感謝大大出聲  有人自己搞不清楚狀況 還說人家邏輯差 真是笑死人了
大江家樂福會關,主要是租約到期,至於不續約的可能性應該有:
1.大江漲租金,超過家樂福所能接受範圍,談判無效...
2.家樂福大江店業績差,收支不能平衡....
3.大江業績持續成長,為了要增加賣場面積,剛好租約到就......
4.近期大江持續在轉型,為吸引更多中大型品牌進駐,也讓中高階消費者來購買,但因為家樂福的消費者屬性是比較中(偏低)階的,跟其未來發展方向有所不同,所以就順勢不續租了....(大江應該等這時間等很久了)....
大江在好幾年前就因為生意好且美食街爆滿獲利佳一直想調漲租金去計畫性變更家樂福那一個區塊了

這1-2年有常去大江美食街的應該知道
美食街現在連一些原本飲用桌椅區域跟行人走道區域都紛紛被硬騰空間出來出租給一些業者設美食櫃
(XX蛋糕,XX起司塔,XX甜甜圈,...)
然後這些美食商品還熱賣
假日有的還要排隊甚至黃昏就銷售一空請明天再來

這種情況下若您是大江老闆會想怎麼作???
我的話當然是會用點方法讓家樂福知難而退

因為大江美食區生意好->租金要賺更多所以轉型->因此調漲租金讓家樂福黯然撤場

結果竟然可以有人編故事解讀成"因為青埔特區的廣大居民支持不力造成家樂福倒店"?
這理由也太瞎了吧

況且青埔特區第一棟大樓還沒完工之前,
大江跟家樂福早就已經存在了...

如果要評論青埔特區的居民採買是否能支撐多少店家
那去觀察"青埔特區內"每一年的便利商店數量是增加還減少
這樣再來評論至少會比把大江家樂福牽扯青埔消費力還客觀多了吧?

我記得台茂樓下也倒了一間吧? 所以照這個邏輯也是台茂生意不好或是南坎的居民沒照顧好嗎? 這種神邏輯真是無語
  • 6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