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有小孩住公寓!被樓下抗議說太吵(可能是走路跑跳聲音)有無方法改善?

hcsafety wrote:
水的流動與小孩跑來跑...(恕刪)


水的流動跟小孩跑來跑去的聲音不一樣誰都知道
我想說的是,聽到跑跳的聲音,不代表一定是樓上傳下來的
會跑會跳的也不是只有小孩子,也有可能是大人在做運動
當然,若你已走到樓上的門口聽,確認聲音的來源是樓上的,那我沒話講
我也相信只要是非經常性的聲音,多數人都能容忍
但,偏偏就是有人無法容忍,更令人氣結的是,把所有噪音都歸咎有小孩的家庭
另外,我會說這些,前提當然是我不會讓小孩在家裡跑跳
"而不是丟一句小孩本來就會哭會鬧,我也沒辦法,等你有小孩就知道..."==>我更是沒把這句話拿來當成尚方寶劍使用
"但小孩是活生生的個體,再怎麼會教,難免還是會有興奮、生氣以及不小心的時候" ==>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孩在興奮、生氣難免還是會跳或跑,畢竟小孩不是大人,他們的自制力還沒那麼好,他一跳我們馬上就會制止,並非放任他

我們社區也有這個問題。但是有小孩的家庭真的很難控制。除了体諒沒有別的方式。要不就買頂樓。我就是。回為之前住在1O及14,因為是三房関係,所以都是有小孩,我都有感到吵鬧聲音。索性直接買頂樓。哇完全不担心。有人說頂樓会漏水,其實還好。
我覺得最好的方式是 讓小孩在戶外消耗完體力再回家
小孩子如果可以早一點上床睡 對身長發育也比較好
b082469 wrote:
我是說住了半年!
並沒有說吵了半年!
如果嫌吵早就抗議了!
完全沒被抗議過!
就突然昨天飆三字經出來!

如果之前有跟我們抗議!
我一句話也不會吭聲!

我上來詢問是想要如何讓小孩走路聲音減低!
我也能體會樓下被吵!
所以在尋求改善方法!

實在不懂你在回什麼?
...(恕刪)


你確認沒有吵到?
你確定不是忍很久才爆發?
認真來回一下...

老實說樓上說的所有改善方式都無效,因為我都試過了...

跑跳的低頻震動聲真的無解...

不過如果你真的願意花點錢,還是有機會

小弟是鼓手,有在家練習的需求:

三隻小豬設計的家

上述連結是我曾經的開箱文,裏頭練鼓的那間房如照片,詳細說明在該篇回文的18樓



其實是利用高密度保麗龍高架超耐磨地板

然後看廠商的施工方式,即可大幅改善

不過不便宜,一分錢一分貨

至少小弟在家練鼓至今3年,還未被抗議過

以上
房地產跟股市真是個有趣的東西,大街小巷人人都可說出投資趨勢、看漲看跌、漲跌分析...

b082469 wrote:
有小孩住公寓!被樓...(恕刪)


基本上這個問題在大樓或公寓幾乎都無法避免,
小朋友基本上是可以教化的,
但不是百分之百都不會暴衝,
所以運氣好遇到可以理解的鄰居,
他可能比較會體諒有些許的聲音是難免的,
運氣不好的就會像樓主與小弟一樣,
樓下會做出不理性的回應,
房子做了隔音工程,還讓樓下來小弟家檢查,
重點是我們全家人半夜都在睡覺了
樓下還是覺得有聲音(當時小弟的小朋友才1歲半)
何謂不理性?
見到人就飆三字經,破壞機車輪胎及外殼,在門口潑屎潑尿,凌晨2點敲天花板....一大堆,
小弟都碰過,也都有錄影存證
搞得小弟的老婆都快得憂鬱症了,
警察及管委會一直叫小弟拿這些證據告鄰居,
但小弟並不相信台灣的法律,
萬一搞到最後不理性的鄰居失控,
讓小弟的老婆小孩受到生命的威脅,
法律還是會保護加害者的

所以碰到不理性的鄰居時,
不論你做了什麼對策,
都無法安撫這種型的鄰居,
最後小弟為了妻小的安全,
還是走到搬家一途,
目前居住的環境就沒有遇到這個問題了(現在小弟的小朋友10歲了)

由衷地祝福你早點解決這個問題
住大樓就是這樣
其實講到最後,還是互相包容和體諒

樓主也算有誠意的了,願意尋求改善的方式
否則有的人大可我行我素,搞到鄰居關係不睦
樓上樓下對幹,甚至聽過同層對幹
其實都不是很好的現象

解決的方法我是不清楚
因為我住二樓...冏
不過小孩在家,我們還是不讓他進行激烈的活動
只是講真的,偶爾忘形跑幾步、跳兩下,還是會的
幸好目前還尚未被反應過

剛搬進來這裡的時候
因為住二樓所以就沒有特地去拜訪樓上
至於同層的鄰居我們有去打招呼、送點小禮
大家小孩年紀都算小,所以彼此也都先打個預防針
如果有噪音吵到對方的話儘管過來按電鈴告知
同層的話,除非是靠近玄關處否則其實聽不太到對戶的聲音
一直到現在以來都還相安無事

我能體會樓主昨日突然被激烈的反應,甚至到譙髒話
心裡多少也是不快
尤其小孩都在現場,那個場面一定不好看

面對家人、小孩遭到這樣對待,雄性荷爾蒙一定瞬間噴發的
不過,畢竟過去的確多少也有造成樓下的困擾
建議還是將這口氣忍住
噴發的賀爾蒙就發揮在太太身上吧,恩,好的那種發揮

一方面著手降低室內的噪音
一方面帶點小東西到樓下去表示一下歉意
並告知對方目前已經著手開始改善
我想,通常這樣反而不好意思的是對方了
以後也許也可減少類似的尷尬情況發生

結論:
有錢的話
我一定要搬到頂樓
用10元那總最便宜的軟拖鞋就有用了 不用鋪啥墊子


你怎麼確定樓下不是忍你半年才發飆的呢


這半年沒跟你反應你家太吵好像是他的錯了
突然想到了,以前用過的一個超級有用的方法:跟對方互留line,鄰居覺得受影響時傳個賴來,這樣子我們也可以不用整天繃著神經疑慮,這個方法好用。
其實我也遇過家裡根本沒人,樓下還是跟管委反應有聲音,遇到超敏感的鄰居很累。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