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場用地,一樓的生鮮超市管理優劣,會影響到社區的環境清潔和水平。
A:現在生鮮超市的門面環境清潔都不錯,怕周圍停車或地下室會不會被占空間堆物品。
2.社區旁的斜坡(風水問題疑慮)。
A:風水見仁見智
3.總戶數53戶,較少戶數管理費用較高。
A:買這一間的口袋要深一點。每坪單價不輸DC,好的建案本來就需要高一點的管理費。
4.社區後有個小河(或是水溝),可能會孳生蚊蟲。
A:擔心的是公園蚊蟲較多,小河不須擔心。
自己從不夠錢買房就開始看房子了(約2010年),到現在有存些錢也有明確要買的區域和房子的需求,但房價卻居高不下,當然也希望房價有大幅的修正,但那麼多年了加上今年孩子要出生了,總想要給家人一個安定的窩了。
A:因為孩子要出生,想給家人一個安定的窩了,很好的想法,但還是要量力而為,
過高的房價會影響你的生活品質,且要持續好幾年。我是想再買房子,但過高的房價讓我放棄,加上今年景氣不看好,且最近房子的討論有冷下來的感覺。
個人認為:附近的建案很多都是預售屋,其實買房有需要那麼急嗎??再說每坪20萬真的不高嗎??
一戶近千萬的房子,差個200萬不多嗎??除非你賺的夠多,每年多存50萬也要4年。
一點都不紅 wrote:
小弟覺得宜誠華府、...(恕刪)
誠如華府DC文章討論所提及,如果該建案水準高於區域平均值,就無法以區域的平均單價來衡量!
當然那些中空樓板造價、建材、結構、廚房設備流理台、衛浴設備、廚房或衛浴五金、石英磚、太格木地板小弟也有上網去查詢價格估算才下手,這個建案用料是比另外兩個好(你可以爬文老頭子前輩或者網路上的建案細節進行比較)!相信跟其它建案比較完你心裏就有個底!

不過這個建案很多建材都是進口,也蠻符合小弟味口,加上格局、地點、生活機能還可接受,戶數也很單純,以自住的目的來說,C/P值就不是小弟考慮的重點!如果有C/P值考量,附近的建案比比皆是,心裏有疑問大大就自行斟酌吧!

一點都不紅 wrote:
小弟覺得宜誠華府、...(恕刪)
老頭子來湊個熱鬧,和大家互相交流意見,互相研究一下,老頭子先表明,下述純屬個人意見,讀者可以選擇自己想看的看,也可以選擇不看,請自行斟酌。
(一)產品層級問題
楊梅這裡,,扣除透天的產品後,這個區域的消費者其實過去10多年來其實也沒什麼選擇,除了過去曾聽仲介在楊梅大樓建案中號稱為的帝寶的「金典風華」(聽說2008年時這大樓的大坪數產品可以賣到將近1000萬)外,幾乎所有的大樓產品幾乎不是出自寶佳機構的之手,就是來自春虹,還有一堆更被人詬病的國宅,少數其它建商的產品。
這幾年,宜誠搞了一個超大建案,廣告氣勢就是衝著當楊梅第一豪宅的姿態而來,漢曜建設則是單價開價最高,號稱建材無敵,配備楊梅絕無僅有的新日鐵制震的功能的建案,來自竹北的美居建設則打著建材紮實,格局一流來吸引來客。這三個建案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單價比其它建案貴上25%~30%,這也是老頭子認為大家之所以拿來放在同一個層級比較的原因。
不過老頭子認為這三樣產品,漢曜與美居數於比較接近的客層,宜誠的客層根本就不同。
(1)華府DC:說白了就是仿照中悅走大坪數產品,客層定位應該選定在出手闊綽的老板或田橋仔這類口袋深不見底的買家,連基本款(最小坪數62坪)都要要準備1500萬,才能取得和這些大老板漢田橋仔當鄰居的門票。當然,這裡將有繳不完的大額管理費在等這些資金雄厚的老闆們,升斗小民沒有練過,最好不要隨便嘗試。要知道,500萬的凱燕,板上應該很多人都買得起,,但養不養得起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2)曜城市與上景:以產品的型態來看,這兩個建商的建案比較屬於同型客群,要碼就是平凡上班族換屋需求者,不然就是年齡比較輕的來自科學園區或中高收入族群的人生剩利組。
曜城市因為地處楊梅車站中心區域,土地取得成本偏高,產品賣的是市中心的商圈價,價格與上景相比,每坪至少貴上4萬元以上,但就建築物本身的規畫上,老頭子認為上景各項規劃應該遠優於曜城市,這個商圈價的價格,能下手或願意下手的買家,可能在中壢一帶有比楊梅站前更好的熱鬧地點可以選擇(老實說,老頭子不認為楊梅站前有什麼商圈,沒百貨公司,沒有電影院。打個比方就像是:中學生逛街跑中壢,大學生約會跑臺北,上班族購物跑日本這樣的比喻)。
(二)面東或面西的選擇
老頭子認為,能向東為何要面西?能挑南為何要選北?
大部分的上班族都是白天上班,傍晚回家,白天工作時不在家,早上東側曬太陽,家裡沒有人,影響層面比較小,假設老頭子下班前被老板痛罵一頓,下午5點帶著大便的心情下班回家,此時太陽已經去曬西面的房子的牆壁好幾個小時了,東面的房子牆面至少已經沒有太陽曝曬,休息3小時以上,回家打開家門至少比較不會立即一股熱風迎面而來,讓這個臉上的大便變得更臭。
另外,西曬的房子在選擇冷氣時,通常要選擇噸數大一級以上的,冷房效果才會明顯,買太剛好的冷氣,增加壓縮機的負荷,除了更耗電之外,也縮短了冷氣的使用壽命,如果是價差10萬,住個20年,每年差5000元,每個月差400元,其實長時間累積下來的電費也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這個建案東向有個不算太小的公園,公園的景觀就長得這樣,連續看兩天應該就膩了吧,日後誰去管這個公園的景觀如何啊!老頭子認為重點應該要側重於這個永久性棟距,住家隱密性應該遠高於西側(西側有老中悅大利市大樓遙相而望),視野寬闊隱密性高,這不就是住大樓應該要有的附加價值嗎?
綜上,如果本建案是西側面公園,可能要從西曬與隱密性兩者去做抉擇,但現在是東側面公園,若是預算內或是能負擔的範圍內,其實根本不用考慮這個總價差10萬元的價差,一定是選東面對公園的A5及A3。
結語:
老頭子不是建商,更非房地產相關從業人員,包括代銷,仲介,建商,營造,土木,或設計師或結構人員等,雖然最近天氣冷,但老頭子的頭不冷也沒有偏頭痛,請不要幫我帶帽子。
其實老頭子單純就各產品的優劣去評析,不特別鼓勵買或不買。因此,上景多少可成交?華府DC價位有多高?或是曜城市要價多少?老頭子如果說:可以從一折開始談,您信嗎?決定多少價格出售的是建商,不是老頭子。價格是各位和建商的協議得到的結果,價值才是建案在大家心中的定位。
現階段建議多看多聽多準備,如果是:我確實需要用房了,而且真的準備好了,加上心中無罣礙,那就勇敢的開價吧!如果現階段還想東想西,擔心這擔心那的話,那老頭子建議您找其它更合適的建案,或者等房價跌剩下之後一折再進場吧。
還是那句老話,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買了被貴走,這不關我的事,沒買錯失機會,那是你家的事,與老頭子無關,老頭子純粹胡言亂語,怪力亂神,不負任何責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