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國際路要一直放給他爛嗎?

Moralsense wrote:
無法同意你更多應該正...(恕刪)


文章已經修改 板主看到請自動刪除本文章

sizwu wrote:
國際路在道路編制上本...(恕刪)


(本來就是)不就是公部門的心態嗎?
既然如此何必截彎再繼續用到民國200年如何?

沒有人要縣府去拓寬舊市區啊?
舊市區只能靠都更慢慢改變這並無異議

請問你有走過國際路平交道後面往八德那段嗎?
如果有何來此言呢?
路兩旁不是幾乎都還是田地嗎?

南桃園交流道都啟用多少年了
一個有遠見的政府不該先規劃好未來的需求嗎?


sizwu wrote:
鄉道桃53

其實鄉道不是說是鄉間道路
鄉道是幹道一種,標示鄉鎮市之間聯絡幹道,小一點則是村里間幹道
(在省轄市裡則稱市道,地位等同鄉道)
鄉道和省、縣道一樣,可以掛地名指示及里程數牌
養護與興建的權責是縣政府,不是當地鄉鎮市公所
像桃53鄉道就橫跨三市鎮
分別是桃園市/八德市與大溪鎮,也擔任交流道車流的重任(大溪及南桃園)
像這樣的鄉道,全線拓寬成四線道也不為過
也是因為如此,國際路尾段都有三十米水準,也有打通至南平路想法
國際路頭段部份連結大湳鬧區,也可以說掌握了大湳咽喉必經之地
但縣府遲遲沒有拓寬成二十米以上道路想法
八德幹道四十年來僅賴介壽路一條,外圍全是二線道(或局部拓寬)
都戰後這麼久了,難道八德還在受制在戰前都市計劃嗎?
edenchan29 wrote:
(本來就是)不就是公...(恕刪)

文章已經修改 板主看到請自動刪除本文章
路是最基本建設,第一次聽說有蚊子路
中南部很多車流人口比八德少,路卻比八德大條
為什麼可以拓寬?

建設當然有難度,但為什麼別的城市在進步,八德只能停滯
想做的建設找理由,不想做的建設找藉口,不是嗎
台中路又寬又多,當年拓寬鬧區的建國路遇到的困難不比桃園小,台中也是堅持去做
八德人給縣政府不是一天兩天時間,是幾十年
吳縣長當初競選時說要徹底打造桃園新市容,困難度遠比拓寬一條沒房子的路困難,你知道嗎?
Inspector wrote:
路是最基本建設,第一...(恕刪)


桃園市是最不重視交通建設的,只會弄幾個霓虹燈讓道路與橋梁變漂亮,做一些表面工夫。你看民族陸橋與中正北路(桃園--蘆竹)的陸橋,雜草叢生,有任何單位去重視嗎?這些雜草,不會危及橋梁的結構安全嗎?

attfdm wrote:
我在好幾年以前就說過...(恕刪)


+1

桃園以前隸屬於新竹州底下
長久以來的確是小格局小規劃
60幾年來,自然落後雙北非常。非常。非常多
但是桃園有一個雙北沒有的特質(重點)
就是桃園還有大片土地可供給都計重劃
桃園某些區域還是會陸續長出您說的60米跟80米大道
高綠覆、近軌道、纜線地下化、下水道。。等等都是沒壓力的
隨時間流逝,雙北很多大樓日益老舊又不可能打掉重練的時候
我相信桃園還是會繼續、持續接收數十萬雙北來的移民
這些移民首選會是交流道、高鐵以及興建中的郊區快線
bennyshu wrote:
怎樣叫規劃好未來的需求??畢竟台灣有很多建設不也是被罵"蚊子建設"->太吹牛未來需求的產物
至於國際路平交道往南到大湳這一段兩旁還是有建物,要拓寬重點還是在於經費跟變更都市計畫,玩模擬城市像美國那樣到處棋盤格大馬路的街景真的一點都不困難,困難在於執行罷了
...(恕刪)


+1...

我想可能很多人自己都搞不清楚甚麼叫規劃好未來的需求...
只會一廂情願覺得應該先如何

道路拓寬困難的地方就是在於執行跟經費...
餅就只有這麼大....
真的說要很單純單一執行拓寬跟徵收...
桃園一大堆地方搞不好都排在前面...
哪怕是中正路,後站桃鶯路山鶯路甚至八德義勇街都是更急迫的...



csyu168 wrote:
桃園以前隸屬於新竹州底下
長久以來的確是小格局小規劃
60幾年來,自然落後雙北非常。非常。非常多
但是桃園有一個雙北沒有的特質(重點)
就是桃園還有大片土地可供給都計重劃
桃園某些區域還是會陸續長出您說的60米跟80米大道
高綠覆、近軌道、纜線地下化、下水道。。等等都是沒壓力的
隨時間流逝,雙北很多大樓日益老舊又不可能打掉重練的時候
我相信桃園還是會繼續、持續接收數十萬雙北來的移民
這些移民首選會是交流道、高鐵以及興建中的郊區快線
...(恕刪)


c大分析的非常的好

我也說過非常非常多次,
桃園當初的架構就是小格局小規劃,
如果桃園持續拼命在舊市區起高樓的話,
難免這樣下去會變成新北某些很擁擠的地區,
慘的是桃園市區目前還沒有捷運,
這樣對於大眾運輸通勤的人非常痛苦...
生活品質比這些新北庸擠區更加痛苦

最好的方法就是一些新興重劃區的妥善規劃跟搭配一些交通建設...

廣豐特區若搭配義勇街拓寬+國際路拓寬+綠線捷運=很有潛力...
八德擴大都市計畫區若當初搭配高鐵車站,或者以後捷運,也是有不錯的未來

中路特區跟未來的中福
這邊土地還可以往西北延伸出去,
充滿無限的可能
又加上離交流道近
離高鐵也不至於太遠
這也是為啥中路的土地貴成那樣
明眼的人早就在農地時代就在卡位了

然而...我的看法是
國際路這邊最需要的反而是進行埤塘公園這邊的重劃..
搭配國際路車站+重劃+交流道+幹道+轉運站...可說是可以贏過國際路前站...
政府也不是傻仔
一個沒空地的地方等於沒題材,
沒題材很難讓中央政府砸大量經費在這上面
反正大多數人都住習慣了,
那就讓它擠讓他自己受不了搬走...
觀察一下台北市大同跟萬華就是最好的案例
這邊這十多年來的公共建設資源遠遠不如信義計畫區跟大直南港...就能一窺一二

只要空地,就充滿了發展的可能...
從內政部過去以來的國土規劃政策
都是拓展新興重劃區,用大量資源砸在重劃區上面
來讓人民自行進行遷移...
如果交通建設越龐大,就砸的越多
人口如果發展不夠快速
那就再砸更多...
然後要花一大堆錢搞在沒空地又一堆人擠的舊市區
就拖拖拉拉,
讓他自然而然進行都市轉移...
坦白說很多地方早期的舊市區
觀察一下就可以知道根本就是放著爛的狀態...

attfdm wrote:
桃園一大堆地方搞不好都排在前面...
哪怕是中正路,後站桃鶯路山鶯路甚至八德義勇街都是更急迫的...

拜託
這些路根本拓寬不了
沿路不但蓋滿房子,而且很多還是大樓
你第一天搬來桃園縣啊
還會期待縣府去拓寬這些路
你能數的出來這三十年縣府對幹道建設有什麼作為嗎?

但樓主所提的國際路還有很大的機會
鐵路以西的路段已拓寬成四線道,兩旁大樓林立
鐵路以東的路段還只是零星的透天
現在不趁房子少拓寬,
將來就會跟這些被判死刑的道路一樣
永無拓寬機會

另外,即使不拓寬
也可以在平行處闢建新路
問題桃園縣對開新路也在各縣市中敬陪末座
一般市區人口溢流,都是以市區為中心
慢慢往外擴散

以台中市和高雄市作法而言
是先做幹道,日後再做重劃區
桃園縣對各個縣轄市的市區擴大,根本沒有幹道可言
全是走現有道路

另外市區人口會慢慢往外移動
但絶不是跳空式的
以台北來說,三重滿了就輪到新莊
不會新莊沒滿,就跳林口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