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

準住戶討論區>>請進 »

了解了。
但是還是很羨慕同樣也是100多戶建案的公設,
如新文華......等,其他建案。
一樣要佔公設比,一樣要繳管理費。
真希望公設內容豐富。
唉~~~
據我所知
新文華 多了綠城市約 40戶
基地面積為綠城市 1.5倍
這樣就有多餘空間規劃 休閒公設
我想本案之管理費 應該可以down至45元/坪以下
想請問ni兄
為何不選新文華 選 綠城市?


nilalee wrote:
了解了。
但是還是很...(恕刪)
公設如何如何?其實也是等資料出來之後才了解。
綠城市
沒樣品屋
沒建案文宣
建材也是問了沒能肯定
比方簡要些拿個實質建材展示也好
公設也是說有健身房 面積不大的中庭
他能給我們看的東西
真的太少
總不能因為是1字頭價位
要我們對著電腦畫面去想像我們的未來家園
這是我對綠城市跟其他建案比感受最特別的點
nilalee wrote:
了解了。但是還是很羨...(恕刪)
對呀,我的感覺就是也是這樣,
不確定的事情太多,所以請教大家。
最後我選擇綠城市是因為公園。

ychuang0213 wrote:
總戶數不多雙逃生梯 ...(恕刪)

這個建案到底幾戶啊??
其實如果要自住 還是滿建議100-200戶左右的
第一 不會太複雜..住大樓住久就知道 戶數太多衍生出問題的機會也大增..向附近的某汽車型號 就傳出許多管理問題
第二 管理費足夠支撐完善的管理 如果太少戶 經常出現 光 請物業管理都有問題 像我同事買的40多戶的 剛開始好像很棒 等管委會成立後才發現 收的錢竟然連請物業管理都不夠 只好自己請 保全 而且是白天才有 晚上就請不起...不然就是管理費要增加 要大家把錢掏出來 更難 ...你說是吧
預售屋就是有這樣的風險
正因如此才有優惠 等房子蓋好
建商就獅子大開口
到那時即便喜歡但價錢就沒得談了 反而更高
所以各位準住戶 大家就各自祈禱吧!

eden0212 wrote:
綠城市
沒樣品屋
...(恕刪)
我會選擇綠城市
主要是因為在地情感 跟爸媽住的近可互相照顧
30來很習慣此地生活
我在台北上班 雖然通勤辛苦 但還是選擇此地
就因為是預售屋
去年還沒開挖時(約莫9月) 我依據施工告示牌資訊
知道此案建築師 黃昇墀 算在桃園滿有名氣的
發現中正藝文中心附近 合雄建設的建案都是出自於他手
風格為 歐式新古典 最近一案就是 伯爵與夫人
去看了該案後還滿不錯的 因此才認識我的代銷小姐
所以年初就預訂了。
也因此比較放心 我想應該不會差到那去

nilalee wrote:
對呀,我的感覺就是也...(恕刪)
此案 140戶+6店鋪
AB棟共56戶 CD棟供84戶+6店鋪
休閒公設少 維護保養費用較低 管理費較便宜
一樣米養百樣人 人約多越複雜

nspig wrote:
這個建案到底幾戶啊?...(恕刪)
前幾年不是也是說要在台北 林口 三峽打房
結果呢? 一樣有成效嗎 答案是……沒
那是因為大部份市井小民買不起 政府作作樣子 安撫一下
一年半前 我訂極光 不到15萬/坪 結果年初看鴻築
聽代銷說 極光最後成交價 17+萬/坪 鴻築18+
我同事10年前買 極光隔壁那棟大樓 10萬左右/坪
一路看來 你覺的房價有在高點嗎?
市場機智 投資客 政府地方基礎建設 桃園升格
房子續漲 也不完全是建商問題
因為賣土地的地主難道不知道要賣高一點嗎
故 土地成本就算至房價中 照理說以18萬行情
應該可以蓋小豪宅 但此案並沒有 就因如此
種種因素自然而然 就拉台房價
中國人有土斯有財 買土地買房子 一堆 尤其有錢人
我的觀念也是這一兩年才改觀的
房市泡沫一樣能住 股市基金泡沫連當壁紙貼都沒有
買得起房子的人就是買的起
買不起的人永遠買不起 只會求政府打房
還不如多賺點錢 較實際
我現在住透天 沒購屋需求
但老婆一直吵要有自己的房子
所以 我的賓士暫時掰掰 用來買房

另外 大家都愛萬坪公園 最好在市中心 不是龍岡
最好近A21捷運 學區 商圈 請問各位準備拿多少錢來買
實際點 我相信大家財力都差不多 才會選這理
不然我也很想買中悅的豪宅 但現皆段買不起 未來目標

我不是指ni兄 是看了別版 有些人留言
看了後我笑了 自己喜歡最重要
我們買的起近千萬的房子 應該比一般人好很多了
你我多加油未來朝 豪宅邁進
  • 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