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中正藝文特區~說好的影城、購物中心呢?

G-PLUS wrote:
這我知道..我不是說...(恕刪)


除了部分按比例發還原地主之外, 剩下的就是標售, 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看到的被建商拿來蓋豪宅部分.
其實我想建商還不至於敢公然違法, 比較有可能的情形應該是法規在計算方式上有些模糊的空間(須由主管承辦官員就實況依職權裁量部分), 建商極盡鑽營投機取巧, 官員也睜一眼閉一眼放行, 如以個案看都還只算是小瑕疵, 但是每案都比照這樣幹, 猛然回頭, 小瑕疵就累積成大紕漏了, 由量變而演成質變, 商業區變成純住宅區, 完全喪失掉特區開發的根本精神, 不出大包才怪.
真希望司法監審機關介入調查, 該處分該法辦的就辦一辦, 把剩下還沒動工的地導向正軌, 回歸開發計畫目標願景, 這不就是法治國家最基本的核心價值嗎 ?
你搞錯了吧,最早的桃園夜市是在大廟後中正路博愛路至三民路段,不是在三民路北埔路這,有2間房子的在這邊怎麼不知道??可能夜市搬到這才有房子吧
桃園夜市是民國77年之間遷移的,遷桃園夜市是大廟後中正路兩商家去抗議,之後才遷至三民路北埔路這邊ok,就從遷移後周圍戲院開始就沒以前好,那時第4台沒這麼發達且何來網路??這些戲院關都是好幾十年前的事耶大大...跟這沒關係!!!
而壓垮這一帶戲院商圈發展就是正發大樓火災死了28人,當初最熱鬧的三角公園這邊跟大廟後商圈就毀了,東方百貨東方戲院跟著收....中央過沒幾年也收了

你講那些戲院我都知道,永和市場大樓那幾間戲院都是同家老闆,只是不同股東,中央跟統領也都是同家,中央後來再改建更大更多廳的,在那年代是桃園市最大戲院
且東方中央永和市場大樓那幾間,還有位在民生路桃園老戲院之一的桃園戲院,都在這周圍會跟桃園夜市沾不上邊??可能你不知道最早夜市是在大廟後吧....

而電影消費人口何來萎縮,看看台茂的影城就知道人多的是,連市中心爛到不行的統領還蠻多人看呢!!!!!







達星 wrote:
你搞錯了吧,最早的桃園夜市是在大廟後中正路博愛路至三民路段,不是在三民路北埔路這,有2間房子的在這邊怎麼不知道??可能夜市搬到這才有房子吧
桃園夜市是民國77年之間遷移的,遷桃園夜市是大廟後中正路兩商家去抗議,之後才遷至三民路北埔路這邊ok,就從遷移後周圍戲院開始就沒以前好,那時第4台沒這麼發達且何來網路??這些戲院關都是好幾十年前的事耶大大...跟這沒關係!!!
而壓垮這一帶戲院商圈發展就是正發大樓火災死了28人,當初最熱鬧的三角公園這邊跟大廟後商圈就毀了,東方百貨東方戲院跟著收....中央過沒幾年也收了

你講那些戲院我都知道,永和市場大樓那幾間戲院都是同家老闆,只是不同股東,中央跟統領也都是同家,中央後來再改建更大更多廳的,在那年代是桃園市最大戲院
且東方中央永和市場大樓那幾間,還有位在民生路桃園老戲院之一的桃園戲院,都在這周圍會跟桃園夜市沾不上邊??可能你不知道最早夜市是在大廟後吧....

而電影消費人口何來萎縮,看看台茂的影城就知道人多的是,連市中心爛到不行的統領還蠻多人看呢!!!!!

桃園夜市最早是在大廟後中正路博愛路至三民路段沒錯,
不過你說的年代也太早了吧,
(這應該是民國60年以前的事)
三民路到慈文路這一段中正路開通時,
夜市就隨之轉移到中正路(三民路~北埔路這一段),
博愛路至三民路段則是以店面為主的商圈,
我家就是在那時期蓋房子的,
而跟我們租店面的房客就是原本在我家門口的路邊攤。
(前兩年這邊根本沒啥店面甚至於沒房子,但晚上一排路邊攤滿滿的)
註1

那時連永和市場都還沒改建,
當然也沒有永和、永佳、國賓、嘉賓這幾家戲院,
永和市場是民國69年改建完成的。

而舊遠東的戲院是在民國71年才開幕,
(73年統領戲院大樓落成,同時桃園有了第一家麥當勞)
東方百貨則是民國79年再改建過的,
這時桃園的戲院算是還很熱鬧。
註2

而第四臺是在民國70年代中期就開始有業者偷架,
(我家從只有一臺第四台時代就開始裝了..)
後來還流行過幾年裝小耳朵看衛星電視,
隨著民國79年「緯來」等頻道代理公司爭取與國外衛星頻道(ESPN、CNN等)的代理權,
再慢慢演變到現在的第四臺,
民國80年後娛樂多樣化開始衝擊到戲院。


註1.民國77年夜市從中正路再轉移到現址。
註2.民國74年時很流行MTV,也衝擊到戲院。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G大~你跟達大對於桃園歷史也..................未免太了啦~~~年輕人聽了默知羊.........,不過說真的,商圈真的一點一低轉到藝文中心這塊~這由物價就能發現~要吃的便宜,往舊社區就找的到,但往藝文中心來找吃的...............通常是吃不飽也不一定好吃!
G-PLUS wrote:
桃園夜市最早是在大廟...(恕刪)

G-PLUS wrote:
桃園夜市最早是在大廟...(恕刪)


哈囉大大不是故意在跟你唱反調,你真的搞錯了~最早桃園夜市由來是在東方戲院這棟大樓
因為上面戲院店面內有設攤~~老一輩的都會揪去說來"東方樓下"吃東西~~之後漸漸成市集
演變成桃園夜市~而且桃園夜市約77年前就在博愛路與三民路間~~而不是只有60年代才在這邊的
當時除了店面外~~路旁兩排階為攤販,所以車輛禁止進入,停車都停在東方大樓前這周圍..
如果是只有60年代在那~~那我現在不就老摳摳了^^!!那邊幾個老服飾店家我們家都是老顧客呢如泰華
孔雀行....當時夜市逛到三民路就繞回來了,那時過三民路根本還不是夜市範圍
之後遷移時先遷三民路過後的中正路但沒多久再把它遷至北埔路這巷弄內~~~你應該是誤認這
就是最初的桃園夜市吧~~~~

另外你講那時間點桃園夜市就在這沒錯阿,永和市場70年啟用記得當時是陳阿仁...
大大我還有幾張這時候的照片耶^^!當時有戲院後夜市就在這路段了,而不是"已"在三民路北埔路
這邊喔...^^
另外這幾間戲院我小時候老爸常帶我去看,幾乎是場場爆滿~~永和大樓那幾間還曾沒位座在走道呢
而夜市遷移至三民路路段後,大廟後這區域還""算是熱鬧""但就我講的遷了沒多久,正發大樓
一火災,這邊商圈就開始毀了,一洩不振...戲院一家家關,就算中央戲院在改建也回不到以往風光
另外周圍幾家戲院也不是因什麼第四台普及等才因而蕭條,像民族路現在年代咖啡這前身的文化
戲院,與大同戲院等....早期是唱歌仔戲在之後常變跳脫衣舞呢,而很早也就收了...

當時夜市遷移我約8歲吧,幾乎每個禮拜都去逛一次,所以對於早期桃園夜市有濃厚感情,印象非常深
遷移後沒幾年桃園夜市發展開始不順一堆攤位都空在那,那時就有在遷移至大廟後中正路的聲音
而且每年都提議,之後又有人提議至力行路呢....所以對於老桃園發展與桃園夜市我可是歷歷在目呢^^
我想這段歷史, 就留待編寫桃園誌的人去考古吧, 我記憶中似乎還有一段, 就是當年中正路出三民路後變單行道呢, 至於整個電影市場的萎縮, 其實跟 MTV流行. 第四台崛起當然密切相關, 也不只桃園如此, 台北西門町院線不也慘兮兮, 而桃園正發大樓火災可能只是最後一根稻草罷了.
桃園市中正區是否有看電影的人口須求,這我不知道,有時候須求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 這兩年台茂逐漸有獲利,原因是它提供了人們一個one-stop-shopping的地方,從吃飯,購物到娛樂,一次滿足所有的須求,並且很好停車,我相信大江未來也會逐步獲利的. 這兩個shopping mall,當初的土地取得成本都相當的低廉,才有辦法有今天的規模.

反觀桃園市,沒有一個像樣的購物中心,中正區的房價已飆漲,停車又不方便(感謝展演中心有意無意的少蓋停車位,讓附近的停車位售價高漲),在商言商,如果今天要在中正區蓋shopping mall,那成本恐怕是天價! 零零散散的商店街,恐怕也無法吸引一般消費者的青睞(刮風下雨怎麼辦)! 所以說,中正區除非是有縣政府強烈的主導介入,降低蓋購物中心的成本與門檻,否則是不可能有更好的商業發展的! 現任縣長是那裡人,大家都比我清楚,你認為他會把建設的重心放在桃園市嗎?
我是台北人但未來會做桃園媳婦

看到藝文中心這樣讓我覺得有點可惜 當初還很興奮的覺得桃園有個地方會很像台北的鬧區的

現在都拿去給建商蓋豪華公寓了啊...

這樣桃園市民好像也沒有享受到嘛..
藝文特區是因為原本會有捷運通車才炒到翻,現在捷運難產,豪宅卻是一間間的蓋,中正路的公車似乎不多,住在藝文特區還是要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比較方便,真不懂房價還能炒成這樣 = =

至於那個展演中心...除了金馬獎之外,也沒看到其它戲劇舞蹈或演唱會在那舉辦(也可能是我沒注意到...),一般人也不可能一天到晚跑去展演中心看節目,所以也不算啥優點吧...

pearltsai wrote:
藝文特區是因為原本會有捷運通車才炒到翻,現在捷運難產,豪宅卻是一間間的蓋(恕刪)


藝文特區因為有捷運才炒到翻??捷運難產,豪宅卻一間間的蓋???
不覺得有自打嘴巴的感覺嗎???

藝文特區炒起來從來就不是因為捷運!
是因為相較台北的價格低廉、雙交流道的優勢!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