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桃園中壢生活圈道路系統

Inspector wrote:
自救會其實目的單純,...(恕刪)

她們著眼自身的利益很合理
我個人是著眼於未來的發展
所以終歸一句化~看縣府到底有沒有魄力囉
反正所有的施政縣民都會看在眼裡
所以請縣政府仔細思考, 謹慎做決定!

若是到最後還是妥協...
不論是地下化還是縮減園林大道寬度
那我至少希望桃園段寬一點, 50M也好
桃園段幹道寬一點對未來北桃園發展也有利
至於幹道寬度不一也管不著了
南桃園就隨他們吧~
praetorian0828 wrote:
她們著眼自身的利益很...(恕刪)

看看國際路一段,行政區屬桃園市,也往大湳市區走
這様條件很好,若在外縣市絕對是三十米的幹道
但在本縣只有二線道,而且拓寬計劃遙遙無期
所以,妥協和順其自然是縣府的傳統,要想大刀闊斧的看到建設
縣長得先硬起來爭到準直轄市地位,
若地位上一直處在二線縣市身份,又怎能獲得中央重視
桃園若是沒這個條件,至少老實告訴縣民都市計劃不可能向大城市看齊
我們幹道最寬就是三十米
praetorian0828 wrote:
反正所有的施政縣民都會看在眼裡...(恕刪)


我也正在看呢!!!!!!!!!!!!!!!!!!!!!!!!!!!!!
我本來也覺得應該看看吳會不會有點魄力,
不過後來我發現,不管是桃園縣政府或是桃園市公所,
他們連虎頭山入口步道的攤販都沒膽子去管,
就更不要妄想他們還有什麼擔當去拆房子了。

那些官員還以為園林大道縮個10米,兩旁不要種樹後那些房子就會乖乖願意被拆,
簡直就是愚蠢。

看著吧,等到下次縣長選舉要開跑了,台鐵高架恐怕都還沒動工勒。
八德都市計劃區目前有著全線最寬50米養蚊大道,卻只叫做「街」,現在又多了一項功能。

全縣最寬 豐德街寬50米 飆車客橫行---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feb/24/today-north17.htm

這就是沒有整合,閉門造路的產物,大溪鎮的埔頂路雙向共四線很寬,進入八德市的中山一路又急縮為二線,到了中山路豐德街口,豐德街路頭超大面寬,但很快就回到左三右二但後面為三線而且沒有路肩的大馬路,50米寬的大街為什麼還沒有路肩!?因為中間有很寬很寬的中央分隔島,汔機車相互爭道的景象依舊每日上演,反而因馬路更寬車速提高變得更危險!

雖然有這麼寬的馬路,然而大部份的車還是轉到只有兩線的中山路,因為可以到大湳和桃園市,而這條號稱全縣最寬的50米大街,目前的全長僅僅只有不到兩公里的長度,對疏解車流能有什麼幫助?恐怕也只是縣府及公所等主其事官員的自我感覺良好罷了。

個人並不反對趁著鐵路高架化時「順便」規劃週邊的馬路。只是園林大道與臺一線桃園中壢段之隔近在咫尺,臺一線已有雙向四線道(約三十米)的寬度,咫尺的平行之隔要再做一條五、六十米的大面寬馬路,對道路資源的配置似有過剩之處。四、五十米加上臺一線的三十米左右對舒解交通而言,應可算是綽綽有餘了。

桃園縣政府到現在還搞不清楚主,次要道路的重要性與全面整合性的話?去年縣長選舉的得票數應是很好的借鏡。
cigs wrote:
八德都市計劃區目前有...(恕刪)

你對幹道的看法的確正確
寬度達五十米的大道,居然沒設路肩和停車位
可想而知縣政府只是求有條五十米路,而不求是否能具備幹道功能
所以我才說那只是一個大型停車場

桃園中壢連結幹道要有幾條?我會覺得多多益善
像台中市八十米的環中路和中彰快速道路與中山高近在咫尺,結果也是車滿為患
高雄市市區幹道很多是五十米寬,幹道相互平行,也不見有浪費批評
一個建設蓋好至少要能給地方三十年發展的空間,更何況兩大市連結應該可想而知車流是越來越多
不要像國道二號,只求有所以做的很窄,結果不到十年就塞車,二十年就要拓寬
那裏好像是桃園捷運藍線及綠線的交會點預定地
所以才建那麼大條路
藉以連接介壽路
cigs wrote:
八德都市計劃區目前有...(恕刪)

1)八德都計的兩條50M道路
我認為50M的規劃本身並沒有錯
畢竟八德市也是北桃園第二大城, 有點大格局的規劃是應該的
錯是錯在沒有考慮與桃園市或中壢作連結!!也就是沒有幹道的功能...
所以這兩條50M道路就可惜了~

不過還好附近都是農田, 建德路要規劃與桃園市連接, 豐德路與中壢連接目前並不困難
問題在於要不要做? 以及何時做? 一直拖下去等到附近都發展起來
不但要拆更多房子, 抗議阻力也會越多, 不就變成園林大道的翻版不是嗎?
但如果先規劃好路線, 可以 "先限建"
就算一時沒經費施工, 至少保障了後續路網能筆直連接! 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阻力與抗爭不是嗎!?

2)園林大道寬度的問題
園林大道中壢段, 尤其是內壢與台一線的確相當近
所以若是考慮資源浪費要縮減為40M, 也無不可
不過往桃園走過了內環道後距離就拉開了
再加上桃園段不像中壢段抗議那麼激烈
所以我希望桃園段能夠寬一點50-60M都可以

畢竟還要考慮桃園市後站國際路附近都尚未開發
必須要考慮未來發展的可能~多預留些空間是好事!

另外, 桃園段起點目前好像是桃鶯春日路口 (有誤請指正謝囉!)
若考慮遠期延伸路線, 經過龜山工業區可以與福德一路連接
接著直通八德大湳交流道並與和強路接合!
因此園林大道桃園段不僅是台一線替代道路, 甚至是桃鶯路替代道路!
而且能夠部分整合桃園八德兩市的路網! 因此園林大道就我而言重要性極高!!

中彰(臺七十四線)快速道路是高架的快速道路,高架段車流量大是正常的,它的平面段(非接近匝道路段)的車流量就小很多,桃園的園林大道高架段已經留給鐵路了,車道部份與臺一線同屬平面一般平面道路,四~五十米的園林大道加上約三十米的臺一線共計七、八十米,已經游刃有餘了。

==================================================

吊詭的是行政院的內政部核准了該都市計劃,現在地也整了,公帑也花得差不多了,五十米大街也好了,桃園捷運卻被同屬行政院的交通部退回,要不要再報,什麼時候會准仍是個未定之天!?

更諷剌的是當時的副院長竟然是一手規劃的前縣長,著實讓縣民見識到了神也是官,鬼也是官的「神鬼傳奇」。。。難道當官的不知道這樣退來退去就要很久很久的時間,再加上規劃,協調到興建完工,桃園縣民還要等多少個年頭才能讓這條50米的養蚊大道發揮它應有的功能!?

謝謝各位大大們的理性討論!
cigs wrote:
中彰(臺七十四線)快...(恕刪)

1)所以中壢段縮減到40M或30M以下我已經不管了
我只希望桃園段寬一點~因為過內環道後距離拉開了

2)八德擴大都計的50M "街" 有兩條, 要發揮功能不是一定要有捷運
當然捷運三鶯線若能延伸到這裡, 加上有捷運綠線交會更理想
不過撇開捷運不談, 這東西向的50M街(建德路)只要能與桃園市連接就會發揮其功能
所以請縣府盡早規劃其延伸路線, 與桃園市銜接成為幹道!
至於南北向的50M(豐德路)...應該要通往龍岡吧....
不過目前都沒有任何後續規劃....

3)台74平面路段目前交通流量不大
這也就是我佩服台中規劃的精髓所在! 預留空間!
台中市是以同心圓往外發展的典型範本
目前靠中山高附近區塊尚未發展飽和
但發展仍然火速進行, 有7/8/12期重劃, 水湳經貿園區....
再加上未來有中科路, 特三號道路, 生活圈四號都會與台74連接
如果現在車流量就已經飽和, 那未來豈不塞死???

桃園的建設真該多一些遠見才對
畢竟桃園還是人口正成長的縣市不是嗎?
什麼都僅僅要求 "有" 即可, 建設當然永遠追不上發展!

所以我希望園林大道桃園段寬一點, 也是為了預留未來發展的空間~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