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內部面對中階主管、高階主管的權利紛爭,
雖然本質不錯,卻受制於現實,積極成長的同時也遭受不少限制與打壓。
攤開台灣地圖,掌握全台灣權利的人,眼光放在北中南三都,也不能說有錯,
只是這樣的眼光下,桃園就很容易被認定為是二線城市,無法獲得更多資源,
像捷運就是,
如果給桃園足夠的資源建設捷運,桃園可能可以成長的很好,
但是上面高層覺得還輪不到你,
所以不給人、不給錢,這種情況下要發展,就會受限。
以一個桃園鄉親的身分,
我個人覺得,解決的方法就是讓桃園人當家 XD
呂前副總統在位時也有試著為桃園發聲,雖然效果有限,但也不是全無作為,
朱副院長有沒有機會我不知道,不過他也是一個適當的人選,
總之不分黨派,只要有機會讓桃園獲得更多資源持續成長,就是個好人選,
希望新上任的小吳能夠叫老吳多幫桃園一點忙,把綠線盡快搞出來 XD
鄉親們,加油~~~
linbear wrote:
試問桃園人最切需要的捷運路線是哪一條?桃園和台北之間才是通勤人口最多的一條路線...光在桃園縣裡打轉是不會賺錢的 除了台鐵捷運化之外..最有經濟效益的是新莊線的延伸線..經龜山桃園南崁接到山腳..
這就是機捷啊,山鼻站就是山腳站,長庚醫院站在龜山,新莊有新莊副都心站
問題是這樣子桃園縣只有中壢,大園,南崁跟龜山(其實算是林口)的人會去坐這條線
高速公路以西的都服務不到的
另外就算是南崁到台北,會去坐機捷的,大概也只有在台北車站附近上班的人
因為你要到其他地方,其實坐國道客運要快多了
機捷的興建還是為了大台北國對外的交通方便而已
綠線的興建才是真正要打造桃園縣內部自給自足的生活圈
桃園縣民應該要全力支持才是

經過的地方人口密集度高,而且路都很小很容易塞車
塞車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高雄會如此是因為高雄的路實在是太寬太好開了,而且停車很方便
但是桃園的路都小的不像話,停車位也很難找,公車也會因為路小而和私家車擠在一塊而無法動彈塞在路上
興建捷運系統可以迅速的到目的地,那麼那些自行開車的民眾很容易就會開始轉而去搭乘捷運和接駁公車
節省時間又不用找停車位~誰不想搭呢?
不過說實在的,航空城那段個人覺得改成沿著高鐵路線東側經由大竹到高鐵桃園站比較合適
解決目前桃園南崁地區的民眾要去高鐵桃園站交通不便的問題,也可以順便連接大竹到桃園的交通
與其把捷運蓋在荒郊野外等待有人過去發展,不如拿捷運來改善已發展城鄉的交通...
捷運的功用本來就是如此,不過有些無良的人倒是拿捷運來當炒地皮的工具...唉...
北桃之間的用捷運,站站停慢慢晃到台北...
時間上比不上火車,票價也比火車貴,倒不如蓋直接區域鐵路算了
當兵回來還是回桃園南崁工作的人
現在住在桃園市
但是我每個月還是回高雄市探望爸媽(算蠻常回去高雄的)
看了上面的討論之後
有幾個點我應該來分享些我的看法
1.桃園的捷運或公共建設部分,其實繳稅的是人民,公共建設的確是蓋比不蓋好,比被A走或工程回扣的好
2.有多少人搭捷運,其實沒有到開通的當下,或開通的十年後,誰也沒說個準,預測畢竟還只是預測,準不準真的是其次
3.搭捷運真的是個習慣,我回高雄市出門只要是捷運可以到的地方都搭捷運,原因無他,因為大學時期經常跑台北,習慣了
4.承三,習慣歸習慣,沒有路線經過,或者車站離目的地或公司太遠(超過1Km),我真的還是騎機車,不管高雄、台北貨桃園都一樣,我承認我懶XD
5.殘念是綠線經過南崁卻離我們公司六福路太遠,綜線通也不知道啥時,所以我還是騎機車,而且機車好處是不塞XD,春日路走涵洞更沒有一堆貨櫃車,所以對我來說還好
6.高雄捷運人人都有位置坐(除了假日外),主要真的歸功於日據時代的規劃良好,路大條、車好停外,油價也是個問題,一年沒幾天下雨,騎車大概只有搭車的1/3價錢不到(就別算機車折舊了,一般人腦袋沒想這麼多),加一次油可以上班七天,搭捷運只能來回兩天,速度也沒比較快(一輪八十XD)
7.桃園捷運我認為還是要蓋,只要政府有錢就應該做,還有包含台鐵、公車、高速公路等配套都要一起,現在虧損不代表五年後虧損,眼光真的要放遠一點,到時候再來拓寬或者是蓋,又是一筆工程回扣了,政治人物哪想一次蓋足。
後記:
從某次返鄉在高雄捷運上和不認識的同高中學弟聊天,發現他們有些人已經養成搭公車和捷運的習慣了,因為他們不能騎車>.<,所以人數還是有在成長的喔!我想這對桃園或者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個契機,台北以前應該也一樣,每一個世代的習慣會漸漸被影響,等時間、空間、油價、交通便利性等因素交錯影響後,台灣也可以像日本一樣,充滿電車、空氣更好、大家都養成愛護地球多走點路的氛圍喔~XD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喔^^
I am searching one-piece in my lif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