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main wrote:
既然你都知道細部設計...(恕刪)
我是自我要求比較高的人,我不會講我不確定的事,
所以我提供的資料都是確定過的我才提供,
那些圖都是經過從官方網站拿出來,尤其那平面道路及景觀的細部設計圖,
那都是取自官網且是定案的資料,連數據都有。
我不會像你拿錯的東西來誤導大家,拿一般段高架橋梁的示意圖,誤導大家說橋下平面道路是雙向兩線道
http://search.railway.gov.tw/EAY980521/DDC/DL02/seminar100.html
被我抓包了,還反過來誣指別人
“拿一個不知道多久以前的示意圖,甚至現在根本就找不到連結的圖”,
怎麼會找不到連結呢?你會這麼講證明你連看都沒看,你連結下列網址就知道有沒有
http://search.railway.gov.tw/EAY980521/DDC/DL03/cl391.html
我昨晚看的時候,那圖片無法顯示出來,
還好我之前有下載,我先用下載的檔案貼出來,同時我也明白告訴大家
(網頁上圖片損壞,提供之前下載備份之圖片)
今天我再看的時候,網頁已可顯示圖片,大家可以去看看是不是就是我之前貼出來的圖,
鐵路高架化平面道路就是雙向各一線道的羊腸版。
我的做法就是公開透明且資訊充分,讓網友們自己去評斷為何我說羊腸版高架化不好;
(1) 反觀你的做法,拿一般段高架橋梁的示意圖來誤導大家說平面是雙向兩線道,
你不是建築系畢業的從業人員嗎?
是你不夠專業導致你看不懂一般段高架橋梁示意圖不是平面道路細部設計圖?
還是你明明知道,卻利用你的專業欺騙誤導大家?
這是問題1,請回答?
(2) 對前面第#498篇、第#502篇的問題迴避不敢回答,
你用這樣的態度來主張鐵路高架化,叫大家怎麼相信你不會再騙他們?
這是問題2,請回答
(3) 你質問我:
"如果20年後跟台南一樣鐵道還在地面上
每年平交道還是死人,交通一樣爛那怎麼辦"
那我也用同樣問題反問你,
吳志揚變更朱版鐵路高架暨60米園林大道之規劃為25米羊腸版之高架,五年任期結束,進度延宕了50個月,這9年2個月的時間,每年平交道死人,交通一樣爛,
你質問我未來尚未發生的事怎麼辦,我反問你的是過去到現在已經發生的事,你怎麼說?
死了這麼多條性命,你能負責嗎?
這是問題3,請回答
之前採高架化所造成的問題,你有辦法解決,你再來質疑別人好嗎?
你老是犯這毛病:自己無法解決無法自圓其說的問題,卻要別人幫你解,
ex. 【台鐵地下化恐拖16年~經費若拿去建捷運綠線還有剩~】帖第16頁第155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6&t=4244790&p=16)
逃避無法解決問題,說謊無法永遠瞞騙大家,你一天不回答、一天不釐清,這些問題就永遠跟著你
worldmanone wrote:
平交道事故死人~並不...(恕刪)
平交道事故造成死傷根本與採用高架化或是地下化無關,
換句話說,高架、地下都能解決平交道事故。
奇怪的是,
吳志揚五年任期結束,高架化進度延宕了50個月,這9年2個月的時間,平交道難道就沒有/不會有事故發生嗎?
某些人老是要把高架化延宕產生的問題推給地下化,
顯然不是負責任的態度,也模糊了鐵路地下化的焦點。
bbblee wrote:
看起來未來的規畫是比...(恕刪)
台鐵地下化後平面25米做成雙向各三線道,我認為做得起來,而且可以做成很標準很美觀的道路,
規劃如下:
道路兩側為人行道與綠帶,寬度分別為1.5米及1米,
道路中間為2米的綠帶,做為中央分隔島之用,
如此還有18米(=25-2-2x(1.5+1))的道路空間,
這樣算起來雙向各三線道,每一線道都還有3米的寬度,
這是一般路段。
至於站區路段,則要視實際站區土地及站區建築的規劃而定,
不過我覺得站區土地面積較大,會比較容易挪出空間給道路,
尤其站體建築可透過減少建蔽率、提高容積率的方式,讓週圍的道路空間更寬敞,
因此地下化可營造出比較好的市容景觀,並讓市區精華土地發揮更大的效益。
沒錯,照羊腸版的規劃,會很像淡水線士林石牌那邊的風格,
士林我住了四年,之前也偶爾搭主管的便車在石牌下,所以都還了解台北這兩個地方,
我覺得桃園高架鐵路旁的街景會比較像士林站(橋下是雙向各一線道);
石牌站還滿寬的,而且兩側分別是三線道及兩線道,與羊腸版的規劃略有不同,
但這兩個高架捷運站營造出的街廓市容感覺是旁邊會有一些小店鋪及住家,都不算很大格局。
【捷運士林站】


【捷運石牌站】


mychenr wrote:
怎會無關?如果這二個...(恕刪)
很好,如果要以時間長短這角度來看,當然有差別。
你說五隻羊已經用選票處罰過了;同樣的道理,如果人民覺得鄭不好,當然也可以用選票處罰他,而且鄭一任也才四年還比羊少一年。
但今天dinmain質問的是:我該怎麼辦,而不是該拿鄭怎麼辦?
意思就是要地下化支持者為平交道死傷民眾負責。
你覺得這是一個合理的主張嗎?就如同有人主張綠線捷運進桃園市區要地下化,地下化工期較久,造成沿線商家生意受影響,因此要綠線捷運地下化支持者負責賠償他們生意損失,你認為這主張合理嗎?
當然不合理,這是公共建設議題的選擇跟既存的鐵路平交道人命傷亡有何關係?沒有鐵路地下化或高架化之前,平交道就已經有人命傷亡了;地下化或高架化的爭議並不會加劇人命的傷亡,這當然無關,要支持者負責,這種主張不是很荒謬嗎?
減少平交道人命傷亡本來就有它對應的正規改善做法,你放著正規做法不做,拿這議題來操弄鐵路高架化或地下化議題,這不是正道,說它們有關顯然是邏輯混亂。
說了這麼多,如果你還認為這主張合理,那按照同樣的邏輯,請回答我高架化支持者如何為吳志揚五年任期及延宕的50個月所造成的平交道人命傷亡負責?
再說,就算吳志揚連任,你以為他就能夠解決高架化徵收的問題嗎?除非他要像劉政鴻那樣強拆民宅,或拿出其他有效辦法,不然高架化進度卡關的時間只會從50個月再繼續往上增加。高架化支持者在選舉期間甚至羊的五年任期內不為吳想辦法解決高架化所遭遇的土地徵收問題,等吳敗給了主張地下化的鄭,才要鄭趕快解決吳所留下的爛攤子,要鄭背棄他對選民的地下化承諾,你不覺得這種主張很奇怪嗎?我當初投鄭一票就是要他做鐵路地下化的,為何吳敗了,反而高架化支持者要鄭做高架化?在我認知裡頭,錯誤的政策還不如不要做,羊腸版的高架化就是錯誤的政策,做了羊腸版高架,桃園不會變得比較好;沒有做,桃園也不會變得更差。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