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最近入手青埔的人好可憐.

因為我過去很頻繁坐台鐵
所以有很認真的思考過為啥台鐵幾乎每班列車都會誤點5~20分鐘
主要原因就是莒光號跟自強號的車廂出入口太小
造成尖峰時間,人流無法在停站時間內完成上下車
窄小的車廂門+樓梯+老人家+輪椅+一堆旅行箱.......

另外這些老舊列車的加速度跟剎車時間都很長
所以到站跟離站的時間也都很長
一但這些老車有延遲,就會開始逼迫到電聯車跟著一起延遲
最終.....變成班班都延遲!!
所以搭乘台鐵真的是要很習慣這樣班班延遲的現象
如果你也搭台鐵通勤,就能了解我所描訴的感受了!
這種天天都在延遲的班車,真的跟高鐵差很多
主要就在於你無法準確的拿捏何時人到車站,何時就能抵達公司的估算


https://tw.news.yahoo.com/台鐵購1307輛新車-莒光復興走入歷史-052340090.html

終於看到台鐵要進步了~
真的等好久啊!
青埔房價崩了沒?房仲:房價已在谷底

http://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4568394142.html
已經接近20多。要再創30有難度。破20要等成屋
huizhongplay wrote:
已經接近20多。要...(恕刪)

個人認為真的就是在那邊了
也是谷底差不多了
但是要起來時間還很久
看建設的程度吧

那些等變更的農地比較慘
加上農舍買賣的問題
會直接崩盤
不少人喊蹦盤,也希望房價能夠大幅滑落,等待進場。但熟識的幾位跑建商房貸銀行專員觀察表示,政府一連串的打房政策下,青埔目前預售屋成交案件的確比去年委縮,交易期拉長,但除非標的物處於青埔特區較偏遠之處,否則特區內位置佳的建案價位仍然幾乎沒動,只要稍有議價空間的建案,仍然有買家下手,且不少是桃園在地的換屋族,甚至也兌保過講ABC的,有翻譯親友隨行。現在大膽入場的置產族,看法是與眾不同的吧,呵呵~

總之,青埔鄉民們希望要有完整的生活機能型成,大眾交通建設到位,就是等待時間囉~

czbiker wrote:
因為我過去很頻繁坐台鐵
所以有很認真的思考過為啥台鐵幾乎每班列車都會誤點5~20分鐘...(恕刪)


這位大大你真的有坐台鐵嗎?
我天天通車也沒遇過你說的情形哩~
該不會是為了青埔房價的好 來故意說台鐵的差吧
但應該要更客觀才是

van326 wrote:
這位大大你真的有坐...(恕刪)


看就知道在唬爛的,台鐵會誤點是事實,但每班誤5~20分也唬太大了,以我觀察誤1~3分常有,5~9分偶而會有,10分以上的有但算很少見了,台鐵卻實要改進,但說人家班班誤5~20就太過於偏頗了。
van326 wrote:
這位大大你真的有坐...(恕刪)


不知道有沒有針對特定時段,比如上下班時間的統計,
如果有的話....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882929

〔記者黃立翔、蔡穎/台北報導〕台鐵金「慢」獎,得獎的是…?火車長期誤點率高惹民怨,台鐵進行「列車誤點診斷及改善建議」調查,發現半年誤點二萬二千多次,百分之百準點列車不到一成五,其中,「因旅客延誤」七千多次竟然排第一,原來火車誤點要怪旅客錯最大。

台鐵進行「列車誤點診斷及改善建議」調查,發現「因旅客延誤」七千多次排第一。(資料照,記者鄭淑婷攝)



半年誤點逾2萬次 準點不到一成五


學者批評,將責任推給乘客不公平,應改善月台等候動線加強宣導;台鐵承認原始資料分類不夠準確,將進一步交叉分析,不會將責任推給旅客,會向捷運、高鐵看齊。

台鐵去年委託成大,交叉比對分析去年一到六月列車ATP行車紀錄、班表紀錄及售票紀錄、誤點紀錄,調查誤點原因,發現這半年內就有二萬二○二四次誤點(超時五分鐘以上),合計誤點六萬八五九三分鐘,每天一百廿次、誤點三七六分鐘。

坦承資料分類不夠準確 將向高鐵看齊

依延誤次數排名,前三名分別為「旅客」(旅客過多或個別旅客動作慢)、「慢行」(經過工區減速)與「會讓」(在單線區間兩對向列車會車互讓),會讓延誤時間最多,其次包括路塞(受前方列車延誤影響)、電車線故障、平交道死傷、號誌故障、天災、車輛(廂)故障、動力機車故障也是主要延誤原因,另外,機車出力異常或司機員不熟悉導致列車變慢,也是主要延誤原因。

同樣是軌道運輸,高鐵嚴格執行到站列車開門時限,去年平均每列晚點不到一分鐘,平均準點率九十九.六一%;捷運沒有固定班次,無法比較。逢甲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李克聰說,旅客速度慢可能是車站動線不佳,且列車應該提早到,給旅客至少三、五分鐘推行李上車,而非把責任推給旅客,導致下一站無法準點,除了統計有問題,也暴露台鐵月台設計宣導或人員訓練不足。

至於特定時間,春節平均誤點三.六一分鐘,二二八連假更高達十.三四分鐘,顯示發車、增班越多,延誤越嚴重。

學者︰旅客速度慢可能是動線不佳

台鐵副局長鹿潔身說,列車延誤紀錄是各站站務人員依當時原因分類,有可能因現場人員判斷資訊不足,這報告是先期調查,未來會再交叉分析釐清原因,另外已逐步劃設月台等候線,希望有助上車效率,「台北捷運、高鐵的上車確實比較快,我們會加油」。

記者實測,台鐵列車開門時間是北捷的二.五倍,列車開動前仍有乘客匆忙趕到閃身上車,高鐵列車開門時間固定,旅客都懂得早早上車,台北捷運乘客有秩序又有效率。

台鐵︰先改善乘車動線 不等遲到慢客

站務人員也納悶,「同樣一個車站,怎麼人到了台鐵就不守規矩」。站務人員表示,台北站三鐵共構,但很奇怪有旅客在北捷就守秩序效率極高,但到了台鐵就隨隨便便,可能是台鐵「比較有人情味」,不會車門說關就關;台鐵運務處官員說,會先改善乘車動線,以後則會落實開車時間,不等遲到慢客。

hubsch wrote:
不知道有沒有針對特...(恕刪)


2萬次真的很多,但如果你去統計一下就會發現,單計北部區間車大部份是苗栗或竹南發車算至基隆一天約63班,一班平均停30~35站,算33站好了63班乘上33站光是北部通勤車一天就到班2079次,一個月就是6.23萬次,半年就有37.4萬次,這還只是北區通勤車還不計中南東區及對號車的到站次數,如果誤點5分鐘以上的2萬次很倒楣都是北部又都是通勤車好了,也只占到站次數的5.35%,如果2萬多次分散到全國大家想看看誤點5分鐘以上的比例會有多高,半年2萬次突顯台鐵管理真的很落後要改進的真的很多,但真的也沒有恐怖到每班都誤5~20分鐘的程度。
  • 5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