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第二週)還是早鳥,定價已經出到第五版了,一次調整4000/坪,但都還有5%的早鳥優惠,第二個週末,也是全時段已約滿。
下週週末(第三週)能預約賞屋的時段也沒剩幾個時段可以約了,對這個建案有興趣的真心建議可以約看看平日的時間去賞屋。
在已購戶群組有下訂的住戶說到,建商賣到一定的量會讓代銷直接拉高單價,目標是在一坪40萬以上。(一定的量我猜是4-5成,最近去看應該是能在36-37這個區間成交)
已購戶的群組最近討論沸沸揚揚的話題是A.B棟住戶的電信線路、電信室...等需要與C棟地主戶共用,這點在確定購入前需要去了解一下能不能接受,評估未來好幾年會不會影響自身權益。
(我個人是認為維修保養才需去使用到是不會影響到社區住戶,而且是在地下室,只要確定公用電表是分開即可)
再來就是大約在四月初會有樣品屋可以讓大家去看了,幾乎每個房型都有做,這點是真的還不錯。
交通建設、機能都是固定的,土地是有限的,同一個區域的建案地點只會越來越差,但是價格會越來越貴,除非又有新的重劃區或新的交通建設
光看這篇就知道了,一堆人覺得30一坪就很貴了,還有人說2字頭,結果開價35以上都賣得妥妥的,事實上桃園現在連觀音、草漯、客運園區都要3字頭了
如果把歷史建案文章翻出來,會發現都長一樣,有哪個建案開價出來大家覺得便宜合理的? 結果幾年後大家覺得不合理的價格,從不合理的貴變成不合理的便宜
前幾天才看到一篇兩三年前的過嶺建案,當時初期一坪21、22萬,有人說過嶺竟然賣到2字頭,換成現在的話應該變成過嶺竟然只要2字頭
兩年前八德的三本仁和開35萬,也有人說八德敢開35萬笑死,當初桃大極才20幾,現在呢? 不過兩年,整個八德含八擴,新建案35萬已經是地板價了,連土地地目是甲建的建案也是這樣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