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青埔&八德大湳 如何抉擇?

billmills2001 wrote:
桃園當然可以比新北高(恕刪)


你講的東西有些地方不太對,在這邊更正補充一下
1. 高鐵站前的土地是高鐵局的,有限定開發,不能蓋住宅,跟藝文特區的商業用地可以鑽漏洞蓋"住商豪宅"完全是不同性質的,所以"藝文特區的教訓"不可能會出現在高鐵站前,除非高鐵局變更地目。
2. 華泰甚至整個置地廣場沒有普普阿,營業額從去年就超越台茂、SOGO成為桃園業績最高的商場了,今年沒意外的話應該也是最高,這有個指標意義,未來的中大型商場都會更有意願投資進駐青埔,創造更大的商業群聚效益。
3. 青埔的重大建設還沒停止,目前頂多開發30%~40%左右,未來5~10年還有美術館、會展中心、流行音樂中心、亞矽總部、A19飯店聯開、高鐵站前專用地、清大醫院等等設施會逐步完工,對於帶動商業、就業、金流、居民的民生需求都是很有指標性而且不太可能再被複製的建設。
4. 全台灣的重劃區賣的都是未來價,不是只有青埔如此,當建商、房仲、投資客都是吃素的嗎? XD 八德廣豐的房子現在的賣價,早就也把綠線的效益算進去了。青埔的賣價比較高,原因如3,不再贅述。

另外談到板橋和青埔的房價關係,我算是半同意青埔的天花板就是板橋,但八德廣豐也有個強勁的天花板--三峽北大,而且廣豐的天花板效應會更明顯,因為青埔至少往返機場非常方便,對於需要常出國的人來說,青埔的吸引力可能還大於板橋一點,但廣豐在各方面(交通、就業、環境、學區、腹地)都被三峽北大壓制,十年後假如北大的開價還是40,那廣豐就會被壓在30~35,就算捷運通車了也是如此,要補漲就得看北大的臉色,沒為什麼,因為北大坐車20分鐘可以到新板特區,而八德坐車20分鐘頂多到藝文特區,這個落差我無須多言,現實就是這麼簡單殘酷。XD
如果真的很在意增幅的話,八擴或許是更好的選擇,離豐德交流道近、路寬、腹地較大、也有捷運,房價基期也比較低。我認為未來政府或財團投入八擴的可能性還比廣豐高。
其實買青埔不強求正青埔蛋黃區,房價還是可以的
大區有分蛋黃蛋白,小區也分蛋黃蛋白
A17附近就有10年左右建案,當時實價登錄一坪近30,現在實價登錄20出頭就買得到

我知道大家買房很在意房價漲不漲,保值與否
但桃園這十年平均房價已經補漲100%
重劃區更是超過平均,所以說未來能再漲到什麼程度也可能有限

除非雙北蛋黃繼續領漲,其他補漲

那有沒有可能青埔和航空城和G12附近開發完全體,區域房價帶動跳脫雙北?
有可能阿,看要不要發展個幾十年吧(百年建設lol)

今天青埔房價如果起來,那勢必外圍要補漲,能想像青埔一坪60,外圍全部補漲到40嗎?
抱歉..現在的建設和未來規劃的可見設施真的看不到
真的有那一天人口早就外溢回新北了...

只有整個桃園航空城概念成功才有可能發生上述吧,那可能是我們子孫才看得到的
luaxxx wrote:
2. 華泰甚至整個置地廣場沒有普普阿,營業額從去年就超越台茂、SOGO成為桃園業績最高的商場了,今年沒意外的話應該也是最高,這有個指標意義,未來的中大型商場都會更有意願投資進駐青埔,創造更大的商業群聚效益。

+1
華泰剛開幕那一年, 只有第一期冷清清的, 我也覺得會倒
結果今年疫情業績大概90億, 光十月份業績就10億...
全桃園無人能敵, 也早贏過林口三井
事實證明商人的眼光比我們市井小民厲害的多

這陣子平日高鐵站看到很多出入旅客都是外縣市來逛的
而且提袋率很高(專程搭高鐵來的"目的型消費")
證明青埔的outlet客層是全國性的(因為精品名牌很齊全)
大江台茂跟市區百貨大概就侷限於桃園本地客層

自由時報: 「疫」外受惠! 華泰名品城業績創史上新高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今年因疫情無法出國,激勵國內精品消費「疫」外暴增,以精品Outlet為主要訴求的華泰名品城(GLORIA OUTLETS)今年業績與來客數創下史上新高,華泰名品城總經理梁曙凡指出,今年來客數將突破500萬人,累積1-11月業績年增高達20%,預計全年業績超標,上看90億元,年增25%,超越原訂80億元的目標,明年業績將挑戰100億元大關。

華泰名品城靠著Gucci、Prada、Burberry、巴黎世家等一線國際精品的魅力,每年精品業績穩定成長,今年更因為疫情導致消費者無法出國,出現一波精品的狂買潮,加上附近水族館與新光影城開幕,吸引年輕族群與家庭客層前往,推升餐飲業績大增50%。

梁曙凡表示,3月營運嚴重受到疫情衝擊,整個集團飯店、住宿、零售急凍,一度相當緊張,所幸隨著國內疫情回穩,5月營收回到八成左右,緊接著買氣與人氣迅速回溫,回補因疫情造成的缺口,10月營收較去年跳升60%,今年零售部分業績成長40-50%之多。

梁曙凡表示,華泰名品城一直堅持不做週年慶等促銷活動,而是以精品本身的商品力為集客焦點,並持續調整與強化品牌,今年因疫情使然,消費者無法出國,帶動一波又一波的精品消費,此外,因國外疫情嚴峻,精品業者積極把商品運到台灣,提供台灣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luaxxx wrote:
你講的東西有些地方不太對,在這邊更正補充一下
1. 高鐵站前的土地是高鐵局的,有限定開發,不能蓋住宅,跟藝文特區的商業用地可以鑽漏洞蓋"住商豪宅"完全是不同性質的,所以"藝文特區的教訓"不可能會出現在高鐵站前,除非高鐵局變更地目。
2. 華泰甚至整個置地廣場沒有普普阿,營業額從去年就超越台茂、SOGO成為桃園業績最高的商場了,今年沒意外的話應該也是最高,這有個指標意義,未來的中大型商場都會更有意願投資進駐青埔,創造更大的商業群聚效益。
3. 青埔的重大建設還沒停止,目前頂多開發30%~40%左右,未來5~10年還有美術館、會展中心、流行音樂中心、亞矽總部、A19飯店聯開、高鐵站前專用地、清大醫院等等設施會逐步完工,對於帶動商業、就業、金流、居民的民生需求都是很有指標性而且不太可能再被複製的建設。
4. 全台灣的重劃區賣的都是未來價,不是只有青埔如此,當建商、房仲、投資客都是吃素的嗎? XD 八德廣豐的房子現在的賣價,早就也把綠線的效益算進去了。青埔的賣價比較高,原因如3,不再贅述。

另外談到板橋和青埔的房價關係,我算是半同意青埔的天花板就是板橋,但八德廣豐也有個強勁的天花板--三峽北大,而且廣豐的天花板效應會更明顯,因為青埔至少往返機場非常方便,對於需要常出國的人來說,青埔的吸引力可能還大於板橋一點,但廣豐在各方面(交通、就業、環境、學區、腹地)都被三峽北大壓制,十年後假如北大的開價還是40,那廣豐就會被壓在30~35,就算捷運通車了也是如此,要補漲就得看北大的臉色,沒為什麼,因為北大坐車20分鐘可以到新板特區,而八德坐車20分鐘頂多到藝文特區,這個落差我無須多言,現實就是這麼簡單殘酷。XD
如果真的很在意增幅的話,八擴或許是更好的選擇,離豐德交流道近、路寬、腹地較大、也有捷運,房價基期也比較低。我認為未來政府或財團投入八擴的可能性還比廣豐高。


1. 我所說的「藝文特區的教訓」是指發展不如預期,例如某天標出去了,標到的是某些有錢的建商,要經營的只是像宏匯廣場、和逸飯店等級的設施,而非一線品牌,就很浪費這塊地了。所以在還沒定案前過度期待這塊地也沒必要。

2. 華泰、置地、水族館「普普」指的是對消費者的逛街感受而言,也是對青埔居民是否有這些設施會讓生活加分而言。營業額高是因為它的客單價高,但不代表好逛、業種豐富,平日會有一堆人去更荒涼沒捷運沒高鐵的大江閒逛、吃飯,華泰就不會有那種現象,因為華泰就是逛起來不夠好逛,餐飲又不好吃。更別說「小」、「貴」、「一次性消費」的水族館了。

3. 青埔的那些非交通類的「重大建設」其實在桃園各地都可以找到幾個差不多意思的,畢竟各地都要有政績、都要賣房子XD。而且重點是,桃園從古到今這種類型的「重大建設」還沒有個夠好的,很多都是縮水的、效益不夠的、半途取消的。再來就是回到買房初衷,要考慮臨近這些「重大建設」是對生活有幫助的嗎?

4. 賣房賣的是未來價很合理,但重點是有沒有太未來了,有沒有太未來可以從有沒有很多人願意認同然後住進來看得出來。廣豐就不用說了,都快住滿了,也沒地了,可見是合理的未來。另一個比青埔晚開發的八擴,之前房價有高有低,但人口遷入蠻穩定的,也是因為房價不那麼未來。至於青埔,到近幾年人口才顯著成長,但還是沒有多到讓機能改變太多。

5. 八德的天花板怎麼會是北大呢?因為沒有可比性。的確八德有很多是雙北在國道三號沿線工作的人來買,但也更多是桃園本地人來買,根本不會拿去比北大。而且天花板不會只看行政區這麼簡單,例如八德最直接的天花板就是桃園區,但大湳\廣豐房價比桃園區的一些地方還高,所以比起來很複雜,不像青埔比板橋這麼「好比」。捷運通了之後那就可以跟捷運沿線其它站比,然後拉大跟沒捷運的地方的差距,例如未來有綠線經過的八德、桃園、蘆竹周邊地區,要到桃園火車站、藝特\總圖、機場、高鐵站、長庚都很方便,都不會塞車也不用找停車位了。

6. 的確,就增幅來講,目前更便宜的八擴會更好,但是樓主在台北工作,目前的八擴仍不適合,所以也就沒提了。
billmills2001 wrote:
billmills2001 2020-12-04 21:53 44樓

2. 華泰、置地、水族館「普普」指的是對消費者的逛街感受而言,也是對青埔居民是否有這些設施會讓生活加分而言。營業額高是因為它的客單價高,但不代表好逛、業種豐富,平日會有一堆人去更荒涼沒捷運沒高鐵的大江閒逛、吃飯,華泰就不會有那種現象,因為華泰就是逛起來不夠好逛,餐飲又不好吃。更別說「小」、「貴」、「一次性消費」的水族館了。


借題回一下這一段。
華泰在第二三期開幕前,經營慘澹,不好逛。
完整開幕後,去年的時候,冒出了大量外國遊客,提著滾輪行李箱逛outlet,
食物廣場也湧入許多這些吃飯的觀光客。(疫情之後當然完全消失)

青埔桃園高鐵站以北,規劃的是給外國觀光客的休閒設施,也算全國唯一整體規劃的計畫觀光吧!
一次性消費水族館,也許你覺得不值得台灣人短期內多次再訪,
對外國人而言,總是個離台前可以打發半天的去處。
若定位東南亞家庭式觀光客群(去年真的來很多),總和的消費力也相當可以期待。

和逸旅館確實不夠高級,但就客層定位而言,剛好可以吃下這群觀光客。
更高貴的旅客,住台北高級飯店、101購物。
全家自由行的較低一層觀光客,很適合華泰美式購物廣場走走,看看電影,住飯店,逛水族館,上飛機方便。
散步經過書法公園再過去,還要設置原住民音樂中心,那不是表演給台灣人看的啦!

大園高中推動雙語,就是未來要提供大量的雙語服務業在地基層人員。
A18站前也有一整塊地由醫美集團買下,應該不是要做台北高端客生意的!

疫情影響,真的打亂很多規劃。
話說回來,跟觀光業無關的台北客或在地客,不急著在青埔買房囉!再觀望一陣子吧~

青埔的發展 vs 青埔的房價 vs 個人需不需要在青埔購屋
我覺得是三個不同的討論向度,分項討論為好。

(大江確實好逛,但周遭環境太差,路小交通亂大貨車多,市容沒fu。你找外國觀光客去?別吧!)
billmills2001 wrote:
1. 我所說的「藝文特區的教訓」是指發展不如預期....恕刪。


1. 青埔的開發案目前沒有所謂發展不如預期耶,A18周遭每家業者都是人潮滿滿,
只要經營內容、開發項目可以匯聚人流金流,背後的金主是誰倒是其次。不然你看看新光三越名氣這麼響亮,在桃園的兩間分店卻根本不用心經營、業績墊底又有甚麼意義呢?XD

2. 華泰營業額高的主因是提袋率高加上客層多元,要比客單價哪裡比得上SOGO、新光、遠百等一線百貨。你覺得不好逛、不好吃僅是你自己的個人意見,沒什麼代表性,事實就是華泰現在每天都人潮爆滿,餐廳都要排隊,一線品牌仍然不斷搶著進駐。而且對青埔居民來說,不論華泰、大江都是假日全家大小就近同樂的好去處,兩者有優異的經營績效大家都很樂見。

3.這我就要問問同時有會展中心、市立美術館、流行音樂中心、飯店聯開、清大醫院的除了青埔之外,有哪個重劃區有"差不多意思"的規劃? 而且我只提已在招標或已動工的,檯面下的我都先不講。
有政府、民間投資就能創造人流、商機、帶動就業,吸引更多商家、人口進駐,這個正向循環已經是房市SOP了,不用再多解釋了吧?

4. 青埔雖然今年房價飆漲,但1月到11月人口成長約4000人,是全桃園人口成長最多的重劃區。可見市場上是認定這個未來價的。 "太未來"應該是你買不起的主觀想法,同樣沒什麼代表性。

5. 你竟然會認為三峽北大跟八德廣豐沒有可比性,太讓我訝異了。你完全沒研究過北大和廣豐的目標客群嗎? 相較青埔和板橋,北大跟廣豐的TA重疊性還高出許多捏。看起來你所謂的"比較好比"也是建立在個人主觀看法上,跟市場完全脫節。而且假若你要限定當地區域客,那廣豐的天花板就是桃園車站和藝文特區,一樣的道理阿,桃園車站若未來開價40~45,那廣豐就會被壓在30~35,跟我說的廣豐天花板效應更明顯,邏輯是一致的。

綜合來說,我覺得您的評論多限於您自己的個人想法,但跟目前的實際情況(不論是市場、商業發展、人口)幾乎都脫鉤了。
billmills2001 wrote:
如果通勤台北很重要,(恕刪)

青埔建設未來和現在不會差很多?美術館、陽明交通大學校區、桃園展覽館、亞洲矽谷、站前廣場?這些都出現了還沒差很多?現在十月份青埔桃大已經成交要45,還想要再等幾年才45?
另外你之前說的,房價漲幅在於交通建設,先不論這句話是否正確,你拿捷運跟高鐵比?是在哈嘍⋯
fean9 wrote:
青埔建設未來和現在不會差很多?美術館、陽明交通大學校區、桃園展覽館、亞洲矽谷、站前廣場?這些都出現了還沒差很多?現在十月份青埔桃大已經成交要45,還想要再等幾年才45?
另外你之前說的,房價漲幅在於交通建設,先不論這句話是否正確,你拿捷運跟高鐵比?是在哈嘍⋯


1. 美術館這種市立文化設施在桃園各處都有,藝文那個總圖也比較有吸引力。
2. 陽交大在青埔的是三公頃校區,與八擴那個中央大學校區有異曲同功之妙…都太小了,比國中校園還小,而且參考一下中央經驗,等到有東西在說吧。
3. 會展中心這東西在桃園能不能做起來還言之過早,應該是說在台北以外的地方都很難成功。要展覽捨台北世貿\南展來桃園辦,有誘因嗎?
4. 亞洲矽谷?先不論是不是口號,亞洲矽谷指的是整個桃園,基地位置在桃園好幾處,不只有青埔(青埔的也是小小一塊…)。不過目前看起來實在很虛,比航空城遙遠。
5. 站前廣場?請問會有什麼東西?
6. 45是均價,要討論一個地區的天花板當然是指均價。青埔490公頃每個新建案都45了嗎?
7. 高鐵都通車多久了,早反映在上面了,對房價影響已經是完成式。計畫中、建設中、通車後的不同捷運進程對房價本來就有不同影響。

Hello~
luaxxx wrote:
1. 青埔的開發案目前沒有所謂發展不如預期耶,A18周遭每家業者都是人潮滿滿,
只要經營內容、開發項目可以匯聚人流金流,背後的金主是誰倒是其次。不然你看看新光三越名氣這麼響亮,在桃園的兩間分店卻根本不用心經營、業績墊底又有甚麼意義呢?XD


國內兩大百貨集團的分店在桃園都不夠強不夠好,不過這也代表它們覺得桃園沒有足夠條件開大店。
不過還好有台茂大江這種獨立購物中心歷經低潮後撐了下來,成為桃園兩大購物中心。

如果你覺得青埔的開發案沒有不如預期,那可能是標準不夠高吧XD。
華泰、置地、和逸、水族館有哪個在台灣算是一流的?

luaxxx wrote:
2. 華泰營業額高的主因是提袋率高加上客層多元,要比客單價哪裡比得上SOGO、新光、遠百等一線百貨。你覺得不好逛、不好吃僅是你自己的個人意見,沒什麼代表性,事實就是華泰現在每天都人潮爆滿,餐廳都要排隊,一線品牌仍然不斷搶著進駐。而且對青埔居民來說,不論華泰、大江都是假日全家大小就近同樂的好去處,兩者有優異的經營績效大家都很樂見。


客單價跟業種有關,華泰賣相對便宜的outlet商品,讓人很容易想買,但很多是精品,所以客單價會高。桃園的遠東SOGO、新光三越、遠百精品都很少,你說這些百貨的客單價比較高的理由或數據來源是?

至於好不好逛、好不好吃這個是去親身體驗或觀察就知道的。不過相信你應該知道觀光客不會太介意,畢竟新鮮感勝過一切。去看水族館的、去那個夜市級遊樂園的人很多,因為那兩個東西都小小的,所以時間還很多,就會去逛逛,而在附近沒什麼吃的又一定要吃的情況下,排隊非常正常。就像IKEA餐廳很多人排,但捫心自問,那是好吃的嗎?

luaxxx wrote:
3.這我就要問問同時有會展中心、市立美術館、流行音樂中心、飯店聯開、清大醫院的除了青埔之外,有哪個重劃區有"差不多意思"的規劃? 而且我只提已在招標或已動工的,檯面下的我都先不講。
有政府、民間投資就能創造人流、商機、帶動就業,吸引更多商家、人口進駐,這個正向循環已經是房市SOP了,不用再多解釋了吧?


首先,清大醫院在橫山站附近,那裡不是青埔。
再來,會展中心這種對房市、居住沒什麼幫助,也不如世貿南展有吸引力的東西真的還好。

美術館、流行音樂中心這種市立場館桃園其它地方本來就有很多啊,總圖、青少年活動中心、XX文化會館等等都是。

不過如果你知道什麼「檯面下的」也可分享一下,我也很期待青埔有頂級商辦、大型購物中心、五星飯店、軟體或電信園區、企業總部等規畫,真的期待~

luaxxx wrote:
4. 青埔雖然今年房價飆漲,但1月到11月人口成長約4000人,是全桃園人口成長最多的重劃區。可見市場上是認定這個未來價的。 "太未來"應該是你買不起的主觀想法,同樣沒什麼代表性。


要看清楚,我有提到,青埔之前很多年人進來的慢(也體現在生活機能起不來上),「太未來」是很久以前就開始的,而當時的一些「未來」在這幾年終於成真了,自然有助於人口成長,生活機能也好了一些。不過一旦房價又拉高後,又再度出現了「太未來」的現象,難道你認為在那些「新的未來」成真前,人口成長會是一樣快的嗎。

luaxxx wrote:
5. 你竟然會認為三峽北大跟八德廣豐沒有可比性,太讓我訝異了。你完全沒研究過北大和廣豐的目標客群嗎? 相較青埔和板橋,北大跟廣豐的TA重疊性還高出許多捏。看起來你所謂的"比較好比"也是建立在個人主觀看法上,跟市場完全脫節。而且假若你要限定當地區域客,那廣豐的天花板就是桃園車站和藝文特區,一樣的道理阿,桃園車站若未來開價40~45,那廣豐就會被壓在30~35,跟我說的廣豐天花板效應更明顯,邏輯是一致的。

請問你所謂的「北大跟廣豐的TA重疊性高」有資料佐證嗎?

政府資料有云,桃園市的本地工作人口比雙北都高,難道目前住廣豐的雙北工作人口比較特別,比在本地的多?然後因為北大比較貴所以買廣豐?

luaxxx wrote:
綜合來說,我覺得您的評論多限於您自己的個人想法,但跟目前的實際情況(不論是市場、商業發展、人口)幾乎都脫鉤了。


結論就是,你動輒以「這是你的個人想法」來否定,卻又沒有根據,這樣不行啊,加油!
如果青埔變成一座觀光大城 充滿百貨購物中心 飯店 影城 遊樂園
這是想要住在那裏的動力嗎?

我覺得啦 知道青埔成長的好 但也別膨脹(尤其房價)
青埔好 其他地方自然也能共享青埔的成果和為其驕傲

但是很多東西真的等做到再說 像是桃園亞洲矽谷...
發展至今 板橋還比較像亞洲矽谷 (遠東園區)

另外青埔居民也未必全然接受這些成長(觀光方面)
青埔今年是觀光大爆發的一年 連帶不少居民在抱怨假日人車塞滿滿
結束拍拍屁股就走 留下滿地垃圾

JET嘉年華要延到明年三月就讓很多青埔居民受不了直接開嗆了...
試問,如果青埔要把觀光發展到極致,難道那天有個常駐的遊樂園會意外嗎?
那這是青埔人要的嗎...未必吧

到時國泰三期也開發商場和飯店 A19也是商場 華泰持續開發 儼然整個青埔是購物城
是阿 青埔的高鐵是很大的交通優勢 方便讓全台的旅客來遊玩 這也不一定是居民要的
因為你會想去購物 不見得要住在購物中心旁阿..

高鐵讓青埔去台北方便 連帶台北要來青埔購物逛水族館去樂園玩也很方便
比去宜蘭還要方便咧 那會有需要買房居住嗎..

現在青埔的魅力就是綠地覆蓋多 和重劃區級的街道 以及許多政府建設將形成
最重要的是 比大台北便宜的房價
現在A17那真的不少一坪2X的 甚至只要不是正高鐵特區和正A19
區內一坪2X的不少...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