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

A7重劃區是大台北首購的好選擇?

coughone wrote:
我覺得你沒有看懂我想...(恕刪)


有誰會想看懂誰想說啥哩.......

台地就是以林口2字命名,再如何解釋或是解釋再多也是沒用的!

就這樣......
網黑清道夫 wrote:
有誰會想看懂誰想說啥(恕刪)


看完以上2位的爭論,心裡只有3個字:很無聊

並沒有要加入戰局,只是覺得林口也好,龜山也好,新北、桃園門牌有差嗎?投資客要賣房囉?

自住客爭論林口、龜山沒義意,如果有歧視的心態說再多也沒用,不過以林口台地看來龜山人口多很多,醫院要如何自稱也是院方的事,不可能因為你的意見有任何改變

買A8、A9很有錢我不覺得,很盤倒是真的

沒聽過新北門牌的價值是?

你把桃園住中悅的人放哪

A7不會追上A8、A9,因為A7的本質本來就不是盤。

剛好乎應主題是首購。
zzzzzzzzz79 wrote:
看完以上2位的爭論,...(恕刪)


文中那一句文字是寫到桃園.....不好嗎?
龜山之地名,說法有二。一說因本區壽山嚴觀音廟前,有一山丘,狀如龜形。緣此,昔時嶺頂稱為龜崙頂,而舊區公所一帶稱為龜崙口,乃平埔族龜社之原住民(Cournangh)聚居之所,山以社音得名。另說法則認為與地形有關。蓋龜山區之地形係由一丘陵台地合成。丘陵即東南部之龜崙嶺丘陵,是介於台北盆地和新莊斷層之間,作東北東,西南西走向之獨立地塊;台地即西北部之林口台地,高度約在海拔240至260公尺之間,傾斜度很小,面向西北伸延至蘆竹區和林口區。從空中鳥瞰,丘陵似龜首,台地似龜甲。故名「龜山」。

其實蠻有寓意的
zzzzzzzzz79 wrote:
看完以上2位的爭論,心裡只有3個字:很無聊XD

並沒有要加入戰局,只是覺得林口也好,龜山也好,新北、桃園門牌有差嗎?投資客要賣房囉?

自住客爭論林口、龜山沒義意,如果有歧視的心態說再多也沒用,不過以林口台地看來龜山人口多很多,醫院要如何自稱也是院方的事,不可能因為你的意見有任何改變XD

買A8、A9很有錢我不覺得,很盤倒是真的sorry

沒聽過新北門牌的價值是?

你把桃園住中悅的人放哪sorry

A7不會追上A8、A9,因為A7的本質本來就不是盤。

剛好乎應主題是首購。(恕刪)


這篇本來看起來沒啥興趣的
直到看到你的留言誘發了我想發言的衝動 三個字:比原本兩位無聊還要更無聊
(其實是十二個字)
我並不想加入戰局 林口也好 龜山也罷 是同一塊"林口"台地沒錯

但事實上行政區一邊就是"新北林口" 一邊就是 "桃園龜山"
新北、桃園門牌有沒有差?
100%就是有差啊 還差多了

「把桃園住中悅的人放哪裡?」
這問題不是無聊到爆炸了嗎?
誰會知道要把桃園中悅的人放哪裡? 幹嘛要負責放他們?
同你的邏輯
那你把森聯41、林口中悅、大吾疆御鑄 的人放哪裡?
你把帝寶、元大一品苑、文心AIT的人放哪裡??

A7本來就永遠追不上A8、A9
A7的本質是不是盤?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 A7和A9有著

新北、桃園門牌的價差
機能性的價差
建商品牌、用料的價差
地理位置的價差
環境的價差
十幾年來拉大的差距
未來1年多合宜宅釋出盤整的價差
什麼都不說 在台北甚至桃園跟人聊天聊到龜山可能都還有人沒聽過
有聽過的你問看看大家的印象是什麼
以上
我認為A7的合理平均價位應該落在20萬左右甚至以下
別忘了3、4年前合宜宅4000戶一坪15萬
這3、4年間全台房市下修盤整
這些新建案用盡各種話術和行銷 一路拉到23~30在賣
活生生的比15萬超出50% 已經不是用潘可以形容


更現實一點的講
如果哪天政府說林口台地要整合成同一縣市比較好管理
一堆人的嘴炮和假面具肯定馬上卸下
A7、A8絕對一堆人贊同改為新北市林口區
相反的 你叫林口居民投票表決要不要改為桃園龜山區
絕對反對到底
這很實現的事 你在那裡說門牌哪有差??


老話一句
A7不是不能買 而是要看清楚確定是不是自己的需求
預算有限、工作近、有地緣關係親友住附近 倒是OK
別被洗去買了 而要買的時間點我認為再等兩年合宜宅釋出一陣子再來考慮
網黑清道夫 wrote:
文中那一句文字是寫到(恕刪)


其實我也是後來才搬到林口住的,以前不了解林口台地,

從下交流道才驚覺左轉塞爆雖然我是右轉一樣遭殃

也許因爲早期長庚的原因,加上房價相對低,所以人口多於右轉區,大家也沒在意門牌吧右轉新北門牌加持,天花板1下頂到天了

往A7看房發現它很偏,還有墓景第1排

幾年前新未來1我放棄了,不是因為墓,因為左青龍右白虎變成左電塔右煙囪

會看到林口也許是想離開喧囂擁擠悶熱的台北盆地?也許不是買不起大台北的房子,而是不想當盤子

覺得我天生反骨嗎?看到這重劃區的偏郊慌涼倒是蠻適合我

我不會買臨墓地,但我覺得墓地是風水寶地,這區不會被看好是正常的,因為大家都只看表面。

第六感覺得住這區的人將來1定會更好,尤其下1代可能會飛黃騰達,雙語學校應該普及化,就像高雄1樣。孩子的教育很重要
sanli123 wrote:
龜山之地名,說法有二...(恕刪)

以前讀龜山的大學,同學間都直呼林口XX,來桃園龜山長庚也直呼林口長庚。
但是出社會後,在敏感的房地產相關議題上喚林口總是要非常小心,特別是這一兩年來更是要小心,呵呵😄
真的顛覆以往所學

林口不就是因為林口台地而稱之的嗎?後來因為林口台地分屬兩個不同的縣市,總不能新北一個林口區,桃園也一個林口區吧?
靜下心來才懂其中奧妙

林口就林口咩
龜山就龜山吧

龜山的林口台地、台地下的下龜山XD
林口的林口台地、林口的臨海邊XD
以上兩個行政區都有台地上跟台地下,硬是要區別出來,就是這麼如此的饒舌,哈哈。

一般人不會這麼無聊,多半都是在新北林口區有置產的人才會這麼在意林口是否被隔壁桃園龜山吃了豆腐。尤其是現在A7夯到壓縮到隔壁林口時,特別要被區隔出來是桃園的龜山區,蝌蝌。

奇怪的是桃園跟新北都是一樣六都,而且福利差異也沒太大差別,只是在於人口多寡有很大的不同而已。
小火禪師 wrote:
這篇本來看起來沒啥興(恕刪)

回應小火大
據我的瞭解
當初政府跟4建商合作,提供土地(無償或低價出售我不確定,待他人補充)
並訂定以當時市價的7折為合宜住宅中籤戶的售價

若以15萬反推,代表政府認定當時價值22萬左右的行情
但當時捷運未開通
機能也等於0
跟今日相比合宜一帶已經有一些基本商店
您今日的價格認知我比較疑惑一些

至於a9罵a7
a7罵合宜
這是銷售人員之常情

合宜當初能賣15萬,考量土地取得問題,算是合理。
我預估到時轉賣會在18-24.5

a7目前成交價個人認為還算合理
要大漲幅應該要時間去化
不過這樣也好
給多一點首購移入
才能確實發展
至於價格往下空間應是有限
小火禪師 wrote:
新北、桃園門牌有沒有差?
100%就是有差啊 還差多了


關於門牌這事,新北桃園本來就沒差,新北不是台北,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新北會比較好呢?

台北門牌之所以特別,很大原因是它滿足了部分人「只要是台北就好」的「夢想」,哪怕是萬華、社子這類的,台北就是聽起來好聽啊。

但你有聽過有人買房「只要是新北就好」嗎?沒有吧…

台北之外的五都門牌都沒什麼差,因為這五都都有好區跟爛區,要比門牌都不能只比到「某某市」,要看到其下的「區」才能比。
aspire3731 wrote:
回應小火大
據我的瞭解
當初政府跟4建商合作,提供土地(無償或低價出售我不確定,待他人補充)
並訂定以當時市價的7折為合宜住宅中籤戶的售價

若以15萬反推,代表政府認定當時價值22萬左右的行情
但當時捷運未開通
機能也等於0
跟今日相比合宜一帶已經有一些基本商店
您今日的價格認知我比較疑惑一些

至於a9罵a7
a7罵合宜
這是銷售人員之常情

合宜當初能賣15萬,考量土地取得問題,算是合理。
我預估到時轉賣會在18-24.5

a7目前成交價個人認為還算合理
要大漲幅應該要時間去化
不過這樣也好
給多一點首購移入
才能確實發展
至於價格往下空間應是有限


發現問題點了沒 拿政府認定22萬來說嘴A7該有的行情?
政府怎麼認定時價為22萬? 還真有趣
申購合宜住宅資格證明在2013年1月2日前截止
摸著自己的良心想想
2013年1月當時有誰會願意花所謂政府認定的22W/P的行情去買A7?
知道A7在2013年是長什麼樣嗎?
是我我不會啦 當然你也可以說你會啦
不過15W/P我是會啦 這價格幾乎是買了穩賺啊
一般建案坪數愈小賣愈快
A7的15W/P則是坪數愈大賣愈快
為什麼?自己想~

至於一直說A7很有價值
能追A8 趕A9 共享機能
A7 CP值超高的 價格很合理
我想也是銷售人員之常情
大家可以想想到底誰才是銷售人員之常情喔

你預估轉賣會在18~24.5 RANGE會不會太大
猜多少隨個人
但合宜宅裡面人頭戶和投資客太多了
勢必有所盤整 在A7出手買房的時機不會是現在

A7的大漲幅不可能
但建商長期計劃性的相互炒作行情是一定的
尤其是現階段A7實價登錄不夠明確完整 更好炒作行情
時間去化說的不錯
問題A7的供給量大到什麼程度你曉得嗎
最大的量還沒到呢

房市影響因素很多
不是推案量大就是好
重點還是在於供需平衡
還有整區的發展性和整體經濟
帶大家看一些新聞
2019/11/26
林口(A9)、三峽「鬼城除名」換它擠入全台十大餘屋排行榜
市調統計,龜山推案熱絡的關鍵動力來源就是A7重劃區,由於2字頭相對親民的房價,A7重劃區今年1到10月新建案供給量就已高達6千戶,預計全年會超過7千戶。對照今年台北市新建案供給量僅約6千多戶,龜山A7一個重劃區供給量超過一個台北市,成為推案狂潮熱區。
對照內政部2018年第4季餘屋調查資料,龜山區餘屋為1628戶,名列全台第8名,在北台灣僅落後全台餘屋冠軍的淡水區3209戶、桃園市中壢區的2525戶、桃園市桃園區的2060戶及新莊區的1987戶。
近年林口(A9)、三峽餘屋陸續去化,本次官方全台餘屋數據,此兩區已經揮別「鬼城」之名,但像是龜山之中有A7新興重劃區,也吸引建商狂推案,熱潮過後,去化速度若沒跟上,恐怕未來會成為餘屋榜常客。


2019/11/21新聞
調查:今年桃園A7重劃區推案量 超過北市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何世昌表示,今年推案量增加最多的行政區,是桃園市龜山區,今年前十月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已累積至617.3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294.1億元。龜山推案熱絡的關鍵動力來源就是A7重劃區,1月至10月新建案供給量就已高達6千戶,超過一個台北市,推案狂潮可見一斑。

再看看2019/6月底的新聞
明年新建餘屋破10萬戶 龜山A7賣壓最大

何世昌指出,預售屋餘戶最多的是龜山,預售餘屋達3204戶,供給量大多來自於近期推案火爆的A7重劃區,A7重劃區今、明2年僅有少部份建案會完工,大多數建案工程還需要2到3年;因此,雖然A7預售餘屋多,但預料2021年才會出現大量交屋潮,屆時新建餘屋賣壓會更為顯著。

再看看2019/9月永慶的看法
全台建照核發創11年新高!這兩個地區2021年賣壓最大

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則示警,若以取得建築執照之後、施工期2~3年推算,預計2021~2022年供給量恐將出現爆量;若進一步將使用執照與建築執照核發量一併觀察,今年以來使照量增加最多的地區桃園市、台中市;而建築執照核發量年增率最高的三個地區當中,也同樣有桃園市、台中市入榜,「這兩個地方不但使照量多、建照量也多,絕對逃不了賣壓的集中點。」





billmills2001 wrote:
關於門牌這事,新北桃園本來就沒差,新北不是台北,為什麼有人會覺得新北會比較好呢?

台北門牌之所以特別,很大原因是它滿足了部分人「只要是台北就好」的「夢想」,哪怕是萬華、社子這類的,台北就是聽起來好聽啊。

但你有聽過有人買房「只要是新北就好」嗎?沒有吧…

台北之外的五都門牌都沒什麼差,因為這五都都有好區跟爛區,要比門牌都不能只比到「某某市」,要看到其下的「區」才能比。..(恕刪)


依你的邏輯 五都都差不多
所以你覺得 新北市林口區的門牌 和 桃園市龜山區的門牌 沒差是嗎?
所以你覺得 青埔 桃園市中壢區 和 桃園市大園區的門牌 沒差是嗎?
所以你覺得三峽北大特區 新北市三峽區和新北市樹林區 更沒有差嗎?

--------------------------------
都在北大學成路 房價卻是「兩個世界」
三峽北大特區,橫跨樹林及三峽兩區,其中有條「學成路」,頭尾卻分屬樹林及三峽兩個不同行政區,連帶影響房價,一棟房子買下來,價差甚至可能高達將近上百萬。
--------------------------------
再根據01上的討論串有個kang大的經驗
「剛剛馬上打電話過去問, 跟一位襄理談...
他們對於地址所貸的成數還有差別哩!!
三峽 七成五, 樹林八成........總公司說就算都是北大, 成數一樣有差.....Orz」
--------------------------------

以上這樣的差距還都是新北市門牌 僅是行政區的差異喔
所以再補一個很現實的情況給你

貸款成數地段優先 一街之隔 可貸成數大不同
林口龜山貸款差異大
桃園市桃園區、中壢區及新竹市、新竹縣竹北市則列為B區,房貸成數7.5成,其他區域則只有7成,但如果是第3屋以上或非自用住宅,房貸成數也會下降。
林口新市鎮與林口長庚醫院就是最明顯的差異,2區雖僅相隔高速公路,住商不動產林口未來城加盟店店長喬嘉邦表示,林口新市鎮屬於新北市,林口長庚醫院行政區為桃園市龜山區,行政區的差異使得相同條件的借款人,在林口新市鎮的房貸成數可高出1成。

同區不同命 房貸成數差很大
桃園市青埔特區推案量大,但有網友在「PTT」發文,自己為銀行房貸專員,青埔特區門牌分屬中壢、大園區,核貸成數差很大,是否真有其事?地政士吳明志指出,雖同在青埔特區,但現階段中壢門牌可貸到7~8成,大園門牌大約抓在7成以下。

除此之外,差很大的還有這,吳明志補充,桃園市主要幹道中山路,同樣橫跨桃園區、八德區,行政區的差別,影響銀行的鑑價,以上述2區而言,核貸的成數會差到0.5~1成左右。由此可見,除了房價有差,核貸成數影響自備款金額,想買的人可要多考慮清楚。
------------------------------

地段、門牌 沒差?
當然啦
有預算你就會想地段想門牌
沒預算
有得住就偷笑了
或不願意住家被列為較差的地方而已
不過現實就是需要面對的啊
  • 3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