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cymy wrote:桃園航空城若不成功 ...(恕刪) 聽聽就好這個政府做的政策評估一向都很美好但做出來的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航空城失敗率絕對比成功率高的多不過這個計劃唯一不會失敗的就是炒地皮的人口袋絕對是邁可邁可
牧雲殤 wrote:台灣連蟲都排不上了~...(恕刪)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別黨要選上市長不容易即使是天王來也一樣桃園停滯幾乎都是在綠的執政之下 無論中央或地方也許有人不同意但這就是一個在桃園長大小孩看到的狀況撇開中央會給桃園多少錢不談光桃園自己創造的財稅收入 有更多部份可以自己運用 就不得了了
信我得永生 wrote:大家可以討論一下航空...(恕刪) 我倒是不認為航空城會繁榮起來,況且富豪都住台北市,台北市有這麼多的高消費百貨,雙北市民試問生活圈會去那麼遠的地方嗎?試問航空城如何撐起?Outlet產品客群一定是一般消費者,很難有一定規模的業績,畢竟商業區除了交通再來就是人還有商業區群聚便利性,到時商業建築即使蓋起來怕事沒人經營的蚊子館,除非能帶動更多的移民.
leou3936 wrote: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別黨...(恕刪) 所以藍執政中央這5年台灣進步了?那怎成績單如此難看到罊竹難書地步桃園藍黨也長期執政竟也能將桃園今日囧樣推給綠黨那短短幾任的執政身上有這樣的縣民能選出什麼的幹吏桃園會建設成這付冏樣還真是不意外啊!
nancymy wrote:桃園航空城若不成功 「台灣就掰掰了!」 ..(恕刪) 陸客來台中轉 將舉行「小兩會」會談 【經濟日報╱記者孫偉倫╱即時報導】 2014.02.28 08:45 pm交通部長葉匡時今天表示,桃園航空城成敗關鍵在陸客來台中轉,將爭取陸客以機票取代入台證方式處理,開放後運量預估可成長三成,一、兩個月內將進行局長級的海空運「小兩會」會談。葉匡時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桃園航空城的成功關鍵是一定要做到陸客來台中轉,否則不會有那麼大的運量。目前大陸不願讓陸客來台中轉,原因不是不願幫助幫助桃園機場,而是因為大陸將兩岸航線定位為國內航線,大陸人來台一定要有「大通證」(入台證),須事先一兩個星期申請,不能以護照入台,否則就被視為國與國關係。葉匡時表示,目前大陸重慶、成都等二線城市飛歐美等國須先飛往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轉機,希望可爭取二線城市改往台灣中轉,搶下這個潛在市場;而台灣醫療、空氣與生活環境等較優,對陸客有吸引力,中轉後台商也不必將總部設在大陸。葉匡時強調,目前不會有部長層級的會談,而是以局長級的空、海運「小兩會」進行會談,陸客開放中轉後預估至少有三成以上的運量成長,除產生其他周邊效應,例如中轉客的會議等活動外,歐美人士也可能將台灣當成進出中國大陸的樞紐。天阿 ! 早上才放"桃園航空城若不成功 「台灣就掰掰了!」 "晚上就再放"將舉行「小兩會」會談 ""在假日加班,12小時內",這是台灣效率嗎?如果是,這將是台灣有始以來最快的效率了,看來,政府為挽回民調開始急了!!
航空城2001年至2004年推動時期近年來台灣朝野即積極蘊釀,使桃園縣乃至台灣經濟再起飛的辦法。惟立法院內部因擔心預算一旦通過,中央須先投入龐大資源予實現航空城[13],但「航空城」營運後,將在稅收方面獨占優勢[14],民營後賦予法人地位還財稅獨立[15]、土地利用法人自理、政府配合[16],卻超然於國家行政體系[17],治安有警訊;財源方面則將排擠到縣內其他計劃[18]與外縣市的預算,爭議極大[19],或因反對黨不表認同致使此重大計劃歷3次送呈立法院;雖2001年至2004年間經建會已具文使用『桃園航空城』一詞[20]、桃園縣長朱立倫親赴立院遊說[21],猶未排進立法程序。進入立法程序空城的法案進入立法程序後,各方分析其經濟效益,大多謹慎樂觀[22]。2007年10月底,立法院內部猶在爭議之際,以桃園縣籍或生長於桃園的10位立法委員態度最積極,另半數的立法委員的正面意見漸整合起來[23]。此一法案後來為馬英九、謝長廷等總統候選人納入競選政見。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間,無論在政界、媒介、民間,對「航空城」皆有熱絡的討論;正反意見多以「全民受益」和「利益壟斷恐品質不佳」為爭議點。爾後,朝野約經八個月的努力疏通[24],期間2008年10月行政院首先通過草案[25] [26]和「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於2009年1月12日,經朝野折衝,商定取消『桃園』二字(使台中清泉崗機場、高雄小港機場亦可援用條例升級再發展各自特色)後[27],立法院終於三讀通過,桃園航空城確定取得法源[28]。不會又像國光石化吧,當政時大力推動,下台就處處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