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蛻變的桃園!!


做爽的 wrote:
五楊高架大可以"順便...,還好山腳本來人就不多,如果桃園人一堆住山腳,機場捷運還不知會閃往哪裡去嘞~~(恕刪)


還好我住山腳!
真有趣,同樣都建在桃園內就不能給點讚美嗎?

蓋五楊,蓋機捷,蓋航空城大部分都是花全國人民納稅的錢,而且是很多很多錢!!
這不是縣內建設,怎麼有些人就是要把國家建設搞到地方道路塞車去--
桃園不發展國際機場附加價值不然要發展啥?
金融中心跟台北拼?科技園區跟新竹拼?工業再拼下去跟高雄空氣拼?
誰來論述一下

縣內的要計較,來計較老街溪,來計較綠線。不然看看到時誰花的多,大家來抵制它如何
呵呵
看來sunny大也來中壢平鎮卡位了
這兩天分別走平面從內壢及高架從新屋交流道去台北上班,兩者的時間至少差15分鐘(沒精確對時間)
感覺現在從新屋上高架去台北的時間,比從南崁去台北的時間還短。走高架還是比平面快很多(雖然平面也有分流)。
我個人認為新屋交流道周邊的新建案真的是要發了,對去台北的開車族明顯的有感。
我不認為桃園得分南北桃,說穿了桃園就是台北的衛星城市!

我認為五楊高就算桃園市民上不去,但因為分流概念,其實也是會加快中山高南來北往車速,這不是建設是啥?機場捷運我一開文就說過,那是分流概念!

當中壢往林口或更北工作者可以透過藍線捷運到達目的地時,他幹嘛開車上高速公路,我認為當捷運開通時,中山高會更不塞車!有空你可以多觀察林口下交流道塞到爆現象,我認為捷運藍線絕對得加快通車!只要一通車,中山高林口段絕對順暢!

當藍線一通車時,會有更多雙北居民往機場往來者根本不需要開車,你以為把車停在航廈附近或地下室很爽嗎?!屆時不管是中山高或是五楊高到國道2整條一定會減少更多車流量,這比加寬國2或是省道4強得多!

分流!這就是政府在國道上下功夫.

若是在台鐵部分,紅線不也是在減少短程桃園火車站VS中壢火車站這之間的車廂擠饅頭現象!而這中間不管到時會設幾站,至少往來民眾就無須開車或騎車到目的地,試問在桃園火車站可以到中原大學時,我幹嘛開車~也不就順便解決中原大學塞車現象!

綜合以上總總交通建設,說穿了就是為了讓中山高不塞車,以及省道1塞車現象.

但這旁敲側擊看似對桃園市沒建設,實則真沒建設?當中山高不在塞或塞更少時,會有更多雙北客會南移居住.當省道1不在塞車時,不也更多人不用住桃園市?但屆時大桃園房價是否適合雙北南移?我想等到時再說!

我是很肯定政府對桃園交通分流概念!其實李部長說的南移政策,是他看到這種種交通建設所造成的大桃園必然結果,不是他利害!

最後!我建議看事情眼光要看遠,對人生會也不一樣得體會!

Inspector wrote:
還是你也贊同樓主也說的
五楊上不去,機捷坐不到
是政府對北桃園一種重視)
因為房子還未交屋,從一月初開始每天接送孩子上下課,往返中壢桃園間,這2天,中山高的車況順暢到令人驚訝!其實北上定居至今六年,桃園市讓我最有感它的變化,變得熱鬧漂亮很多〜雖不懂建設是否有牽涉到什麼樣的利益糾紛,但市民公車好方便,高鐵也好快又方便,有了捷運之後應該會更變利,這些都是看的到的變化,很同意S大説的,用更長遠宏觀的心態來看,期待政府建設規劃的更完善!
我要的不多
路平是不敢想了
只要路的坑洞不要太大
不要補了又挖挖了又補
還有經過中壢工業區附近
不要聞到刺鼻的怪味道就好
上星期在國際路口出現大坑洞
嚇了很大一跳害我差點犁田
話說今天又跑了一趟新竹
看到小小的新竹也有快慢車分流的幹道
想到桃園心理也是幹到不行
中山高確實好走了
但我覺得五楊機捷雖然一部份在桃園境內
本質上是為台北而開設這是不可否認的
只是桃園確實也分一杯羹
但真的沒什麼好讚美的
這些原本就是該做該給的
現在國道順暢了接下來省道縣內幹道呢?
那些不上國道不搭捷運的難道就不用重視嗎?
國道順暢了也改變不了桃園交通建設落後的事實



做爽的 wrote:
五楊高架大可以"順便"幫桃園分流!中山高平面車速快了,但能改變春日路塞車的現況嗎?? 中正北路沿伸閘道雖然也可以達到分流目的, 但是一樣跟南崁交流道閘道匯集一起,效果會比用五楊分流好嗎? 答案根本就非常明顯!中央頂著救護車消防車要繞更久才能上五楊救護的罵聲,也不願意替桃園多設想一分一毫,根本就是漠視桃園人!(恕刪)

這就是地方執政者的問題了,自己管轄內的建設不做好
搶著拉中央建設進來,來凸顯政績,收買人心又不用花到自己經費
上繳中央高額稅收,等著中央官位,自己縣內道路仍亂七八糟
不做不錯,不出包就好
桃園縣長除那個被滅門的哪個不高昇
就跟您ID一樣很巧,是做爽的
sunny0989 wrote:
我不認為桃園得分南北...(恕刪)

整個討論裡沒有人在分南北
不要因為一時詞窮,就扯地域鬥爭好嗎

機捷能消化多少中山高車流根本就是未知數
在別的討論串裡,多數人認為中壢人搭機捷去台北的比例會很少
因為不如坐高鐵,錢差不多,時間快多了
投資客很容易誇大捷運效益
不然有兩條捷運的高雄為什麼還要開車,還會虧損
投資客只管吹噓榮景,而實際面的問題一概不管

我已經重申了好幾次
五楊高分流沒有問題
問題是它對桃園來說只是一條為台北而建的建設
稱不上是什麼佈局



五楊高架的確是為台北人而做的
好讓他們南下或去機場不用塞在林口和中壢
對北桃的人雖然用不到
但是和楊梅比起來
好像也沒楊梅心酸
南下北上直接被跨過..

sunny0989 wrote:
我覺得話不要講那麼酸,在這台灣政府預算有限的年代裡,試問當下全台灣有哪一縣的建設比得過桃園?或許大桃園太久沒進步了,大家期許很深!

但我深信公共工程是一點一滴在進行中,撇開綠線不講(沒動工),但目前紅線在動,國二拓寬已完工,五楊高價已部分完工,老街溪整治進行中,捷運藍線進行中,青埔高鐵商業區建商插旗中,蘆竹簡易交流道,楊梅及中豐路交流道都在進行中,看衰也得給個時間吧!

當初看衰五楊者依然看衰,好好去想五楊會帶給誰便利,哪裡房價就一定會保值!

當你認不清分流概念時,你當然希望桃園能建立區域對內的交通網,但眼光放遠一點,桃園真的離不開雙北!我對於政府這樣的作法我持正面看待!我也認為方向是對的!更符合李部長講的把人給南移下去!!

公共工程是需要5~10年的工期,若能像變魔術一樣,我也希望桃園能一下變大成!




五楊高架上只有 20% 車流, 其他車流(北桃人佔大部份) 仍在平面上塞, 應該不叫分流吧~~

真正有效益的, 要讓東西向兩邊都可接上五楊, 在快接到五楊前設立即時車流壅塞狀況標示,

駕駛人看到五楊壅塞的訊息, 改走平面, 平面壅塞訊息, 則走五楊, 如此才能將五楊效益發

揮到最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