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奢侈稅的15% 說要轉價給買房的人 合理嗎

jerry898901 wrote:
菸品健康捐有沒有讓吸...(恕刪)


也許沒讓吸菸者變少許多;但這些吸菸者付的健康捐補貼了許多付不起健保的家庭。

奢侈稅也許不會讓房價變低;但多收的稅可興建更多的國宅給低收入戶居住。

另15%本就是會轉嫁下去的。(跟健保費一樣;不管法規說老闆付幾趴;員工最後還是付出所有的費用)

自己認為奢侈稅對一般人沒影響;(住2年就沒15%啦?哪有轉嫁的問題)要轉嫁的,八成是投資客;要賺一手的。要不買新成屋;要不從真正自住客買囉~
1.成交超過2年以上的 突然貴了

2.建商一手屋也變貴了

3.建商的一手屋都被投資客買光了


大概是這樣子
HELLO
只要是仲介說是要轉嫁15%奢侈稅的物件,
就一律抵制不買就是了,
另外尋找其他不用被轉嫁15%奢侈稅的物件,

如果因為這樣子就找不到物件了,
那表示這個市場已經被所有的短線投資客所把持,
到時政府應該有會有另一波行動吧,
至少會做給人民看,
不然人民可能會有反撲的.
放空真難,GG老愛攪局.
小倫倫5023 wrote:
最近問了幾個案子 說6/1日課奢侈稅 只要之後買房的人都會被課15% 大家說這合理嗎? 說什麼當然是課消費者身上 建商也會被課稅嗎 不是新成屋不會被課稅嗎?實在不懂 可以請教大家嗎?謝謝

最近我去看了房子
屋主說他股市賠了很多錢, 所以急售房子
但除了要+15% 奢侈稅, 再+15%房價 補貼他股市的損失
所以他比隔壁貴了 30%, 要我考慮考慮...

要我趕快決定, 不然他兒子想換新車, 要再+15%房價 補貼他兒子買新車

樓蟲們, 繼續加油吧!


davidlin1980 wrote:
自己認為奢侈稅對一般人沒影響;(住2年就沒15%啦?哪有轉嫁的問題)要轉嫁的,八成是投資客;要賺一手的。要不買新成屋;要不從真正自住客買囉~


現在的賣屋邏輯會受到奢侈稅影響,但是成交價卻不一定
開價:
轉嫁的價格開得老高,超過2年售屋的屋主開價一定是比照辦理,開價只要低個0.5成,就非常有吸引力了
成交:
投資客的因為是轉嫁,價格依然很硬,所以銷售速度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只能慢慢賣。
此外2年以上屋主開價雖然低了0.5成,但是也只是誘人看屋,要誘人買屋還不夠強烈,時間一拉長,持有2年以上屋主的價格絕對會鬆動(畢竟是開高價給人殺),售屋時間一久價格自然好談(但屋主還是賺,只是少賺而已),所以會出現開價嚇死人,成交笑死人的情況。
不過投資客的案件絕對是要等這些案子賣光光,才輪得到它,畢竟他價格太硬了。

這也是為什麼前幾個月投資客汰弱留強的原因,強的物件不外乎就是地點好、釋出少,就是搶手、貴點都有人買。

想要購屋的民眾建議可以找不搶手的案件,然後一看就知道是自住的,開價都不要理它,就用銀行估價x1~x1.1來出價,雖然一時買不到,但是只要展現"盧"功,時間拖長一點相信不會買貴。

只要超過兩年不就不課稅了嗎?
當初一些國宅就是規定幾年內不能轉手...
但是,在這期間,還是有人買賣,只是年限到
後才真正轉移...

所以真的開始課奢侈稅,還是很多辦法可以規避的...
說要漲價,只是一種話術~
用銀行估價的數字要買到房子= =a他們鑑價通常只有七成上下

板橋一介小仲介 wrote:
用銀行估價的數字要買到房子= =a他們鑑價通常只有七成上下


板橋一介小仲介 容我小小力的提醒你,這裡是桃園縣子版,新北市的邏輯不適用桃園,桃園可貸到8成的物件依然不少。

此外請銀行估價並非是由可貸金額作為出價標準,而是由銀行鑑價的成數回推算出銀行眼中的總價。

小仲介需要多多上課補強本職學能的話,我是上過不少課,可以給你些方向~~~^^

買賣是雙方合情合意才能達成.現在房子難賣原因就只是找不到最後一隻待宰的豬.和房價慢慢明朗化.明明800萬房子.在仲介出價單上賣1300萬.等大家殺就算殺300萬買家還是被刮了200萬的肉.所以買房先問附近鄰居附近房價大約多少.別聽仲介開價
願者上鉤

投機客價格本來就比較軟
有賺就跑 你現在不買
當奢侈稅上路 誰願意賠錢賣
當所有投機客把15%加上去
連屋主也跟著喊漲 當大家都認為有這樣的行情時
又供需不平衡 自然非得買房的人還是得買 行情勢必持續追高
大環境都在通貨膨脹 物價都漲了 豈有房價不漲的道理
可憐的是薪水沒漲 就不要眼高手低 看看符合自己預算的房子吧
如您要自住 又管他明天漲還是降呢
現在買是最便宜的啦 挑市區 機能好的地方 還怕將來脫不了手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