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桃園中壢生活圈道路系統

yh5jh7u wrote:
回 pra大 ...(恕刪)

園林大道應該算是這十幾年來 "縣府" 能決定的最重要的道路建設了
至於桃園內環線, 台66或五楊高架都算是中央的建設, 不予列入
又它是真正位於人口密集精華區的寬廣大道, 而不是在青埔或八德擴大都計偏遠的區域
再者它算是真正台一線的替代道路, 文中路只能算是桃園到內壢工業區...
無法真正進入中壢市核心區域, 所以園林大道甚至可以紓解中山高的部分短程車流
另外配合鐵路高架, 有機會重新改造桃園中壢火車站附近的舊市區!!
由此可知其重要性之高! 因此我對於這一條園林大道寄望是很深的!!

民眾抗議我覺得是很正常的事情
畢竟大家都要維護自己的權益不是嗎?
這時最關鍵的決定因素其實是縣政府的態度

或許以公告現值徵收大家會無法接受
那麼縣政府有沒有別的辦法呢?
可以以地易地嗎? 或是提高容積率減少拆遷戶的損失呢?
或是有其他的辦法? 當然我對於中間的細節並不太清楚
不過我知道縣府可以努力的空間其實還很大!

怕的是...如果只是因為住戶抗議,
縣政府不多想想辦法, 去提供更好的優惠獎勵措施來增加搬遷的誘因
就直接妥協! 縮減道路寬度等等
那麼犧牲了桃園大多數人權益的同時
也糟蹋的桃園未來往大格局發展的更多機會
這樣的縣府施政, 桃園縣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因此園林大道後續的發展還需要密切的關注
不妨藉此機會再進一步思索
為什麼桃園會出現這樣的難題呢?
為什麼會有這些民眾出來抗議呢?
而為什麼民眾的房子會蓋在鐵路旁呢?

其實說穿了就是都市計畫很爛造成的結果!
之前Inspector大有貼過台中與桃園的比較
台中市鐵路旁邊早就規劃有平行的道路, 沒有蓋一堆民房
因此不論鐵路要高架或地下化其實都很容易, 沒有桃園的問題
...相對來說, 桃園就是因為都市計畫零散破碎, 沒有大格局
導致鐵路旁邊蓋滿了房子, 才會有如今的難題出現不是嗎?

這就是為什麼我希望縣府可以儘快整合檢討所有都市計畫的原因!
如果早期就有良好整體的都市計畫, 鐵路旁早就"限建"了!!自然不會蓋滿了民房
現在要蓋個園林大道, 還會有這些抗爭出現嗎?

可惜桃園一直以來不受重視, 一直沒有整體長遠的規劃, 導致如今亂象層出不窮
現在問題是...這大格局的規畫究竟何時才要做???
吳縣長嗎? 還是下一任? 還是下下一任?
到底誰才能看清問題的癥結所在, 並且大刀闊斧去改變呢?

如果桃園目前零散破碎且沒有整體觀的都市計畫一直持續下去
在可想見的未來, 這類抗議事件只會層出不窮, 變成常態
而建設不斷妥協的結果, 桃園只會越做格局越小, 要改變只會越來越難!!
200萬人的桃園縣, 未來只會朝新北市雜亂的市容逐漸靠近
我不認為這會是大家希望的結果...

既然 "良好整體的規劃" 是一切建設的根本
桃園縣政府, 請趕快整合四大市的都市計畫, 並有大格局的眼光好嗎?
praetorian0828 wrote:
不妨藉此機會再進一步...(恕刪)

是說台北的都市計畫爛嗎?
那台北當年鐵路地下化拆掉多少房子啊?
別的不講,光一個中華商場就夠難搞了 呵呵呵
beta1942 wrote:
是說台北的都市計畫爛...(恕刪)

時空不同, 都市計畫的優劣判斷標準自然不同
所以台北都市計畫好壞~見仁見智沒有標準

我要強調的只是都市規劃的重要性罷了
當然~你如果想要挑一些語病或是針對某幾句話挑毛病的話
永遠也吵不完~那我想也沒有討論的必要了...

中華商場很難搞,但台北還不是成功了?
台北鐵路地下化拆了很多房子, 但還不是成功了?
台北有錢我知道, 也不必再拿這點反駁~
那桃園呢??一切就看吳縣長的到底有沒有魄力囉
praetorian0828 wrote:
時空不同, 都市計畫...(恕刪)


同意大大的說法,羊縣長應該要有魄力,而不是在愛與祥和了!!
praetorian0828 wrote:
不妨藉此機會再進一步...(恕刪)

+1

請大家看看當初吳縣長的政見
吳志揚發表都市更新政見
2009.11.21 賴志雯/綜合報導

...吳志揚表示,桃園航空城起飛,邁向國際化都市,但桃園縣除了桃園市中正路尾高樓林立、道路寬闊有一點「氣派」外,其他地方並沒有國際化都市感覺。

他指出,目前桃園縣兩大軸線,中壢市及桃園市道路,幾十年來並無重大改變,老舊房子林立,看起來並不像國際

城市,桃園航空城整合捷運、鐵路、高鐵、機場後,當務之急就是將桃園、中壢火車站周邊地區都市更新。


吳志揚表示現在不做,將來必後悔!他並以板橋市為例,板橋市中心經過都市計劃變更後,其氣勢更超過台北市;

而坐擁全國第三、第四大的桃園、中壢火車站的桃園縣,更有資格享受都市更新後所帶來的好處,推動都市更新,

是桃園縣當務之急。
-----------------------------
吳縣長當初選縣長時,希望推動都市更新,讓桃園建設像國際都市
我覺得以歷代縣長的施政能力來看,目標實在太高
果不其然連六十米的桃園中壢的園林大道都蓋不起來
更別說去捅桃園與中壢市中心的馬蜂窩了,
桃園地王全都在這裡,光徵收費就能讓縣府賠到脫褲
反彈壓力或許足以讓縣長連不了任
這要怪的是縣長信口開河呢?還是縣民期望太深?

四十米的林園大道能擺平拆遷戶嗎?
對拆遷戶而言,是連一戶都不希望被徵收
所以他們主張把蓋園林大道的錢,加上高架化的經費,拿去做鐵路地下化
即使縣府已先讓步,但拆遷戶的抗爭仍不能平息,直到縣府放棄徵收

四十米幹道對大城市而言並不算寬,
但要在桃園縣市區看到這種等級的路,已算難能可貴
我不敢奢求桃園向高市嘉市看齊,但起碼不要連這樣程度都辦不到
若是四十米也蓋不成,我真不知道選縣長要來幹嘛,政見有什麼用

另一個問題是,桃園蓋五十米幹道,中壢蓋四十米
有些不知情的大中壢主義假以時日又會來埋怨縣府不公,為何中壢短缺十米
而且對大城市而言,寬度最好不要不一
園林大道四十就四十,五十就五十
不要長寬不一,難看死了
Inspector wrote:
對拆遷戶而言,是連一戶都不希望被徵收所以他們主張把蓋園林大道的錢,加上高架化的經費,拿去做鐵路地下化

奇怪~地下化後就可以一戶都不用拆嗎?
難道地下化後平面不規劃為道路?
或是規劃的平面道路也僅20-30M??
那我看乾脆連道路都免了吧....

桃園到中壢目前唯一能闢建寬廣幹道的也就是鐵路沿線了
其他路線要拆的房子只會更多罷了!!
所以就算是鐵路地下化~大格局的平面幹道至少也要40M以上
桃園中壢兩大市的聯絡幹道要求40M真的會過分嗎??
因此真要著眼於未來發展~即使地下化民房還是要拆的啦

既然高架化與地下化都要拆民房
地下化又是個遙遙無期的夢想
我還是希望盡速高架化並且有寬廣的園林大道!
praetorian0828 wrote:
奇怪~地下化後就可以...(恕刪)


以表格來看
地鐵促進協會認為,桃園縣政府隱瞞 300億的園林大道工程費用,
拆遷補償500億也絕口不提,只說鐵路高架話只需要 308億,
他們要問,高架工程308億+園林工程300億+徵收500億=『1108』億,
明明鐵路高架就是要花1108億,為什麼要欺騙人民!
他們主張拿這1108億來做鐵路地下化

自救會算準了中央不會出錢做桃園鐵路地下化
若拿縣府的數百億的拆遷徵收費去做地下化,桃園縣府將無力再籌措經費做園林大道
頂多只能用現有的鐵路路幅做,寬度不超過二十米
Inspector wrote:
以表格來看地鐵促進協...(恕刪)

自救會以 "地下化但不要園林大道" 的經費作論點基礎
問題是我認為若縣府真正著眼於未來的發展...
就算是地下化還是要有寬廣的平面道路才對
如此一來, 地下化+園林大道經費自然比高架高出許多
其自救會的論點自然也就不攻自破~
所以重點在於縣府能否以桃園未來發展為重
當然也就是看縣府有沒有魄力與遠見不是嗎?

再來...老實說~這自救會後面的文章我覺得大有玄機...

照常理看來~住鐵路附近, 環境又吵又雜亂
若是政府的補償在可接受的範圍,
其實換個較好的環境去居住, 應該也是不錯的選項
所以願意搬遷的比例應該不少才對

不過若是著眼於鐵路地下化後, 改為店面的商機
那麼他們又不希望拓寬平面道路...
也就是平面道路僅有20M的情況下
對整個桃園中壢舊市區都市更新也有所牴觸
畢竟20M道路對未來的舊市區更新的影響力不大
那麼她們的店面商機也不會如預期中來的大
如此一來, 拆遷戶也沒多大的利益, 但整體桃園未來的發展卻大大受阻...

分析下來~只剩下兩種可能
1)不滿意補償金
就如我所說的, 縣府應該再提出其他的優惠措施增加搬遷的誘因
請縣府繼續努力溝通與協調!
2)後面還有其他不可告人的內幕, 或許與特定人士利益有關
如果是這樣妥協而損及桃園發展的機會, 那麼這個縣府還要他幹嘛?
praetorian0828 wrote:
自救會以 "地下化但...(恕刪)

自救會其實目的單純,就是不想房子被徵收
由其是位於內壢車站旁的店面,被徵收絕對是損失
縣府賠再多錢,也不會超過市價
那種對全縣有很大的幫助的論調,他們根本聽不進去
他們反而質疑高架在圖利廠商

另外,幹道太寬其實不利於店面生存,因為通常都是有車流沒人流
像中壢市區很多幹道小不拉幾,反而有利於店家生存,人潮洶湧
所以園林大道再寬,對店家而言若被徵收也沒用
窄一點而不被徵收,起碼先立於不敗之地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