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台鐵地下化恐拖16年~經費若拿去建捷運綠線還有剩~

我這外行人看來看去,還是看不懂大家在爭執什麼?
不過好像工程難度很高,看來這段"鐵路捷運地下化"我們這個世代應該享受不到了~
還是早早洗洗睡........
讓9年級以後的人去期待比較適合
唉!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
(這單位是蓋台鐵的,可不是蓋高鐵的喔、台鐵台北、高雄、桃園專案都這負責的)
http://www.rrb.gov.tw/05310.aspx?id=29


隧道安全設施
  鐵路地下化區間較地面鐵路增設更多之安全維護設備,目的在預防行車意外事件發生,確保旅客生命財產安全。
隧道安全設施簡要歸納如下:

1.通風與排煙:
隧道設置通風口,可維持隧道內空氣品質與萬一發生災變時,可依 通風機 運轉方式,改變送風排煙模式。

2.消防與滅火:
 隧道沿線兩側每隔50公尺間錯設置消防栓箱及滅火器,以備發生火災緊急狀況時使用。

3.防洪與抽水:
 隧道防水研定有防洪浸水管制高程,所有設施開口(孔)均須高於此管制高程,以限制地表逕流流入,並在沿線設置抽水站,確保颱風豪雨時,隧道不淹水。


4逃生與疏散:
 隧道沿線每300~350公尺設置緊急出口,配合引導標誌及不斷電照明設備與通風排煙方式,可引導旅客迅速疏散至地面。

5.監控與通信: 中央監控(CSRC) 及閉路電視 (CCTV) 可預先測知系統功能狀況,即時 採取處理措施,以防患於未然,隧道緊急電話可將狀況迅速通報有關單位,以免災害擴大,確保旅客安全。

Tiger說台鐵捷運化=捷運,所以要拿捷運出來比,
那公車捷運化要不要也一起地下化?

鍵盤地下化設計大師Tiger,不但想設計一條十餘公里沒路肩的違法馬路,
還想設計沒有隧道逃生出口、沒有隧道通風設備、沒有隧道抽水系統的恐怖地下化隧道.
全部的一切,只為了遮掩就算花了千餘億、推翻18年高架化進程,
25米的台鐵路權上,充其量只能多一條雙向四線道的事實

PS:最新UPDATE,TIGER終於承認錯誤,25米是塞不下三線道加2.5米人行道,
所以他開始吃掉人行道空間、分隔島空間,
為了塞入那六線道,而被縮成小小的人行道,
但仍未算入鐵工局所規定隧道沿線每300~350公尺設置緊急出口、隧道通風口、抽水系統等設備.

縮了水的人行道,
要塞入路樹、路燈、交通號誌、紅綠燈基座、
又怎樣塞入這些鐵路設施呢?

車道這麼好塞的話,30米文中路和中山路怎麼會設計成雙線四線道呢??
不用等鐵路地下化了.
照鍵盤車道設計大師邏輯,30米路可以隔成8線道24公尺,人行道2.5公尺、分隔島一米
鍵盤車道設計大師Tiger應該馬上叫鄭文燦把標線劃成八線道才對呀
桃壢間馬上增加一倍道路容量,怎麼做不了呢?
問題出在哪???
為了埋鐵路無所不用奇極真另人斐疑所思,你不坐鐵路要坐的多的是啦
Tiger_Hsiao wrote:
請rx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 板南線緊急出入口及通風設施有普遍獨立於車站站區以外設置嗎?
(2). 桃園鐵路地下化甚麼時候有高鐵加進來了?
(3). 桃園鐵路地下化不只地下化而已,還有捷運化啊!本案全名叫做” 台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地下化計畫”,將來桃園鐵路地下化有哪兩個站的間距是會像台北火車站到松山那麼長?...(恕刪)

繼本帖第46頁 第#457篇介紹松山火車站鐵路地下化後之站區平面空間,
接著介紹火車站大樓內部使用狀況;做為桃園鐵路地下化之參考,
整個大樓有更多的商業空間,交由CITYLINK經營(如同板橋火車站商場由GLOBAL MALL經營),
板橋火車站由於週邊道路寬闊,較不適合民眾在平面步行;
松山火車站週邊道路不如新版特區寬闊,但由於北側有饒河夜市、南側有五分埔商圈,
加上鐵路地下化後,平面空間大量做成公園綠地,反而很適合民眾步行及商圈的整合串聯,
這樣的規劃值得桃園參考

停車場(B2~B4)


電梯在車站大樓的左側(松山車站大樓坐東朝西)


松山車站





正門口是個大玄關,天篷內部是同心圓造型




1F




















2F










B1
















設在B1的計程車招呼站


松山車站變好美喔 真是羨慕
桃園在這樣鬧下去 大概20年後還是只有臨時站吧呵呵
1989年台北車站地下化通車(萬華-華山)
1994年台北鐵路地下化東延松山通車

華山專案、東延計劃通車時,
高鐵八字都還沒一撇
這些逃生設施、通風井就是給台鐵用的

編號 緊急出口口里程 鄰近街名 備註
UK22+345 松山引道口
28 UK23+275 基隆路南側
25 UK23+649 東寧路北側 台北機廠側線引道路
23 UK23+961 光復南路北側 市民大道五段65號
22 UK24+296 光復南路南側
21 UK24+338 光復南路南側
20 UK24+447 延吉街北側
19 UK24+490 延吉街北側
18 UK24+717 延吉街南側
17 UK25+105 敦化北南路北側 市民大道四段123號
16 UK25+466 大安路南側
15 UK25+713 復興南路南側
14 UK25+759 安東街北側
13 UK25+867 安東街北側
12 UK25+917 安東街南側
11 UK26+340 建國南路北側
10 UK26+580 八德路二段34巷北側
9 UK26+846 新生南路北側
8 UK27+210 杭州北路北側
7 UK27+481 紹興北街北側
6 UK27+580 北平東路西側 華山引道口
UK28+140 台北站東廣場
UK28+260 台北站東廣場
UK28+394 台北站
UK28+550 台北站西廣場
UK28+638 台北站西廣場
5 UK28+943 延平北路北側
4 UK29+800 成都路西側 峨嵋街西側
3 UK29+830 寶慶路西側
2 UK30+040 長沙街西側
1 UK30+365 愛國西路北側
P1 UK30+680 廣州街南側
P4 UK31+100 萬華東站內
P5 UK31+340 萬華西站內


2004年南隧道軌道才移交高鐵,
而南北隧道各自的逃生設施分別給台鐵、高鐵使用
高鐵台北地下段的逃生設施是沿用台鐵的當初的設備,可不是移交高鐵後,高鐵自已挖出來的

這很簡單的邏輯
Tiger你的邏輯在哪裡?
你要說這些設施不是台鐵使用的嗎???


台北-萬華間 中華路上的台鐵緊急出口






台北-萬華間距2.8公里 、松山-南港2.8公里,
鐵路改建工程局規定,每300~350公尺設置緊急出口
桃園地下化整段20公里要設多少緊急出口?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

http://www.rrb.gov.tw/05310.aspx?id=29


隧道安全設施
  鐵路地下化區間較地面鐵路增設更多之安全維護設備,目的在預防行車意外事件發生,確保旅客生命財產安全。
隧道安全設施簡要歸納如下:

1.通風與排煙:
隧道設置通風口,可維持隧道內空氣品質與萬一發生災變時,可依 通風機 運轉方式,改變送風排煙模式。

2.消防與滅火:
 隧道沿線兩側每隔50公尺間錯設置消防栓箱及滅火器,以備發生火災緊急狀況時使用。

3.防洪與抽水:
 隧道防水研定有防洪浸水管制高程,所有設施開口(孔)均須高於此管制高程,以限制地表逕流流入,並在沿線設置抽水站,確保颱風豪雨時,隧道不淹水。


4逃生與疏散:
 隧道沿線每300~350公尺設置緊急出口,配合引導標誌及不斷電照明設備與通風排煙方式,可引導旅客迅速疏散至地面。

5.監控與通信: 中央監控(CSRC) 及閉路電視 (CCTV) 可預先測知系統功能狀況,即時 採取處理措施,以防患於未然,隧道緊急電話可將狀況迅速通報有關單位,以免災害擴大,確保旅客安全。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負責台鐵台北鐵路地下化、高雄鐵路地下化、桃園高架計劃


Tiger抬出高鐵被打臉又想硬拗,下一秒又說鐵路捷運化所以要比捷運,那公車捷運化要不要也來地下化?
桃園鐵路立體化是台鐵設計規劃營運,那就來討論台鐵,不用在東拉西扯了,

台鐵北市地下化工程從汐止經南港到板橋一共鋪設了長達廿二.一二五公里的隧道,
台鐵台北工務段施工主任連建智表示,
為了預防隧道內發生火災或其他緊急事故,共設置五十八個地下逃生通道


設計施工台北鐵路下化、高雄鐵路地下化、桃園立體化的是鐵改局還是鍵盤專業新思維地下化設計大師Tiger?

設計施工單位寫的很清楚,說的很明白,Tiger還能硬拗什麼呢?

又想混水摸魚,
使出了一貫技倆貼相片灌水想矇混過去





luaxxx wrote:松山車站變好美喔 真是羨慕 桃園在這樣鬧...(恕刪)


我從去年開始follow這個議題
才知道五隻羊的傑作讓高架化沒進度
臨時站至今也台快啟用
才有機會讓鄭文燦有機會說要改地下化
不管怎樣我還是希望快點高架化完成
但要我憑良心說,臨時站盡快啟用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不用再繞到前站搭車,浪費時間。對,就是個人利益,我也不想管高架地下,反正捷運化那些多出來的站也與我無關,我只覺得增加通勤時間,重點是竟然不一次擴充到四軌,學一下東京的總武線與中央線吧,住過那裡一陣子你就會對台灣的建設失望!
喔 對了 這討論串我follow很久了 也不需再跟我說需不需要四軌 反正有錢的話什麼都可以做嘛~但就是沒錢 還想無視地下化多出來的那些經費!!!
天啊~~這是我學生時代只有2層樓的松山車站嗎?

變化好大~~~


Tiger_Hsiao wrote:
繼本帖第46頁 第...(恕刪)

toshinori wrote:
我從去年開始follow這個議題
才知道五隻羊的傑作讓高架化沒進度
臨時站至今也台快啟用
才有機會讓鄭文燦有機會說要改地下化
不管怎樣我還是希望快點高架化完成
但要我憑良心說,臨時站盡快啟用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不用再繞到前站搭車,浪費時間。對,就是個人利益,我也不想管高架地下,反正捷運化那些多出來的站也與我無關,我只覺得增加通勤時間,重點是竟然不一次擴充到四軌,學一下東京的總武線與中央線吧,住過那裡一陣子你就會對台灣的建設失望!
喔 對了 這討論串我follow很久了 也不需再跟我說需不需要四軌 反正有錢的話什麼都可以做嘛~但就是沒錢 還想無視地下化多出來的那些經費!


大大講話好實在!
我也希望高架化快點完成
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就是萬萬不能
地下化這假議題能激盪到現在真的很神奇
光是沒錢就打死了...
toshinori wrote:
我從去年開始follow這個議題
才知道五隻羊的傑作讓高架化沒進度...(恕刪)


http://rent.twhg.com.tw/newsDetail.php?id=30705 【自由時報/邱奕統 】 2014-03-27

立法委員楊麗環前天邀請交通部長葉匡時到桃園市,視察進度已落後一年多的台鐵桃園臨時站工程,台鐵局簡報指出,工程延宕主因是臨時站用地取得困難,在臨時站地點稍微調整後,目前包括站體基礎、月台基礎、跨站天橋後站基樁等多項工程已完成,預定明年春節可啟用。

台鐵高架化將徵收鐵道兩旁土地,引起不少住戶不滿,質疑高架化會影響桃園都會區整體發展,沿線住戶也會飽受噪音困擾,要求改採地下化施工,並籌組地鐵促進會串聯沿線居民,拒絕將土地承租給台鐵鋪設臨時軌及臨時車站施工,導致臨時車站工程一延再延

台鐵局表示,桃園臨時站是鐵路高架化的前置工程,臨時軌及臨時站工程在一百年十二月開工,原訂一○二年二月完工,因臨時站原規劃站址的一塊土地有產權爭議,只好調整臨時站位置,並重新設計施工,今年五月將進行鋼構吊裝,預計桃園臨時站可在今年底完成,明年春節啟用。

桃園臨時站經過微調後,仍位於桃園火車站後站的延平路地下道出口附近,只較原規劃站址南移約一百公尺,未來隨著工程進行,軌道移到臨時站,舊車站將拆除,等工程完成再移回車站。

五隻羊也算挺冤的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