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

桃園市的發展障礙

我覺得縣長掌握資源及權力,應負大部分責任,市長消極不作為雖讓桃市原地踏步,
但縣長若有私心,則會真正排擠阻礙未來的發展
感覺上桃園市好像比較趨向台北市靠攏,甘願做台北的腹地,
故許多的發展都未以自己為中心(有點像彰化市和台中市的關係),
反之,中壢雖然城市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較有自己的格局,
外地人常認為中壢是獨立的城市,桃園是台北的衞星城市

達木斯 wrote:
感覺上桃園市好像比較趨向台北市靠攏,甘願做台北的腹地,
故許多的發展都未以自己為中心(有點像彰化市和台中市的關係),
反之,中壢雖然城市不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比較有自己的格局,
外地人常認為中壢是獨立的城市,桃園是台北的衞星城市


桃園市只是比中壢市更靠近台北,但本身的格局或獨立性有哪點不如中壢市呢?
兩個地方根本是半斤八兩吧…若說桃園市有什麼需要台北市才能滿足的地方,中壢市會不需要嗎?
確實是半斤八兩, 其實桃園中壢早已經是大台北都會區的一部份(門戶)了, 根本不需要李鴻源來重新定義才算, 但是兩者還是有些許的不同

通常中壢平鎮是中南部北上工作生活者最先落腳的地方
通常桃園南崁是大台北南下工作生活者最先落腳的地方
sputter wrote:
交通建設缺乏整體計劃...(恕刪)

雖然政府國土規劃上桃園不是首都圈的範圍裡
但以桃園和台北的流量
建一條兩地的快速道路其實不為過
高雄國道七號要動工了
中部也有中彰中投連結台中到週圍縣市的快速道路
就不知道為什麼政府不規劃一條北桃(中壢)的快速道路
這條快速道路可以走台一線、114縣道或大漢溪畔
但政府就是沒有這個規劃
所以桃園市的發展障礙是"人"
seaning123 wrote:
我覺得縣長掌握資源及...(恕刪)
中正路桃園車站至慈文路該段,單向若拓寬成3線道加人行道,需要12米。雙向需要24米。目前路寬加騎樓為20+2*3.5=27米,(一般道路車道寬度若以3-3.5米計、機車格長度2.1米差不多是目前該段支離破碎的人行道寬度)具備雙向興建六線道不含停車格的條件。其實騎樓佔用若排除,騎樓用地及地上物便排除一部份拆除阻力。目前沿路均為3-4層樓建物,2樓以上極少營業使用,所以地主或商家既無收租及營業需求,理論上並沒有利益上的損失,理論上甚至因為交通問題解決而創造更多利益,理論上也應該支持這樣的方向。而騎樓若有先淨空取締違規佔用後徵收拓寬的計畫,之後要消化車流量,美化市容的最大障礙只有經費足不足夠支持的問題。若綠線800多億經費包含騎樓用地及以上建物徵收補償,沿線土地增值稅及等地方稅再回補,甚至解決開挖困難的經費追加問題。表達冗長不知有無講到重點,但是人心人治問題如此嚴重卻轉移了專業政策推動與合理服務人民需求的焦點。我們看到國道2號沿路拓寬的民宅拆除方式,也有徵收地的問題,但為什麼進展沒有見到抗爭?沒有見到拖延?難道軌道運輸與道路運輸無法同日而語?捷運軌道運輸算不上國家級的建設?滄海桑田,建設乃經濟成長火車頭,公部門投資效益執行者當真要戒之慎之,才是全民福祉,反之則為千古罪人。
ukkid wrote:
我們看到國道2號沿路拓寬的民宅拆除方式,也有徵收地的問題,但為什麼進展沒有見到抗爭?沒有見到拖延?難道軌道運輸與道路運輸無法同日而語?...(恕刪)

其實這些中央挹注的重大工程, 雖說已列為政府施政政策目標, 但建設目標那麼多, 輕重緩急隨時在調整, 絕對不會是平白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除了地方首長以及民代需竭力爭取之外, 更重要的是必須要全力協助中央排除執行的障礙, 中央部會(特別是交通部)出錢出人幫地方推動建設, 地方政府要是不能幫忙安撫打點好地方上的阻力, 那麼中央部會豈非厭桃自討苦吃, 誰下次還願意拿熱臉來貼你冷屁股, 當然不會主動積極處理.

如果大家有注意到, 縣內目前正在順利進行的中央重大工程, 五楊. 國二拓寬. 機捷, 全部都是在2009年朱立倫卸任前即已決標定案的, 所有的地方阻力也已經在他任內即已排除, 中央才得以順利執行建設工程, 可惜的是朱卸任時尚未決標定案的幾個, 台鐵高架. 桃園捷運路網. 換人上台後, 全部都變得不像話, 台鐵高架案園林大道被犧牲掉不說, 簡直是讓台鐵自己去承擔地方抗爭阻力, 縣府竟然躲在一旁納涼看戲, 什麼事都不做, 原已規劃好的捷運路網圖, 有的路線已經消失掉再也沒有被提起, 有的路線變成坡度太大技術有困難可能也胎死腹中, 現成有的桃林鐵道也準備廢掉, 現在這群在位的官僚, 只想學人家風風光光完工剪綵, 卻不思人家背後做了多少基本功, 才得以順順利利爭取到預算並協助中央完成建設, 結果當然是不可能的.

去看看南崁溪的整治以及自行車道, 朱在任時已經執行得一大半, 我有一次騎腳踏車時才猛然發現, 原來那是經濟部水利署挹注的, 當下才對朱的聰明與能耐佩服不已, 你想想一個縣的預算經費才多少, 拿去整治一條溪還剩下多少, 就像現在這位幾乎傾全縣的資源去搞老街溪, 其他的地方不就喝西北風, 朱聰明在有辦法說服中央部會掏錢幫桃園做建設, 但更大的關鍵在於他有能耐幫中央排除掉所有政治上以及地方利益上的阻力(可以去看看敏盛醫院後面那一整段南崁溪兩岸拆掉多少房子, 桃園市中正路跨越中山高延伸到南崁兩側路邊多少抗議布條標語), 讓中央只要專注在執行面即可, 部會首長既能產出政績. 順利執行預算, 又賣了面子, 雙方當然會一再地密切合作, 魚幫水水幫魚, 相反地他卸任後, 現任的這位, 所有政治上以及地方利益上的阻力通通都搞不定, 你想中央部會可能願意出錢幫你建設還惹得一身腥嗎?

答案不早就攤在大家眼前了, 南崁溪整治這兩年來全部停擺在那兒, 自行車道也還是一段一段銜接不起來, 台鐵高架不知要拖到哪一年才能完工(台中市. 新北市已協助排除掉地方上的阻力, 台鐵當然樂意優先去做沒有外在因素干擾的部分啊), 捷運各路線更不必寄望了, 連幾個較單純原已規劃好的縣內重劃案, 都因地方利益搞不定就大幅縮小計畫範圍(經國特區69->29 中壢龍岡130->70 蘆竹行政區246->75), 使得都市發展更加支離破碎, 規劃格局與道路寬度也都縮到更小的鄉村等級, 根本是徹徹底底在毀滅桃園的發展願景啊, 開倒車的竟還侈言要升格直轄市, 真的是門都沒有, 桃園的悲哀啊.
ukkid wrote:
中正路桃園車站至慈文...(恕刪)

你說的很簡單...
怎麼會沒有利益損失..
至少房屋的結構受影響,
可居住空間也減少,
要不然你家給拆看看...

就算透天好拆...
這沿線也有10幾棟大樓是要怎麼拆...

另外中正路舊市區段是15米道路....
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 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 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
我沒記錯...桃園縣綠色捷運路線是中正路市區路段地下化,按現行規畫...
不用多..只要G07~~G8 之間順便延伸地下街,大約800公尺!
地上店家生意一定大受影響!
也不用去管拆遷問題.....


G07 桃園市延平路桃園火車站 地下 與臺鐵高架桃園站交會轉乘
G08 桃園市中正路永和市場前 地下
G09 桃園市中正路與民光路路口 地下
G10 桃園市中正路與大興西路路口 地下 與捷運橘線O14站交會轉乘


"桃園縣綠色捷運路線從八德市至桃園縣航空城特定區,全長廿九.三公里,其中地下十二.五公里、高架十六.八公里,預計設置地下車站、高架車站各十座,一一四年底通車,優先路段則於一一○年底通車。
綠線路線起站(G0)是八德市五十米園道的建德路,經八德市介壽路、桃園市介壽路到桃園火車站,接桃園市中正路、中正藝文特區、蘆竹鄉中正北路、最後接藍線捷運的坑口站,支線則是從G14站(在蘆竹鄉三民路附近)以後往左接到藍線捷運大園站。

捷運綠線總經費約八百八十六億元,優先路線是從「G04—G14—G32」,也就是八德市大湳地區的介壽路到藍線捷運的坑口站,全長十七.二公里,總經費約為六百零九億元。

捷運綠線行經介壽路、中正路市區路段,由於道路狹窄,採取地下潛盾施工,將施工陣痛降至最低。〔自由時報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
G-PLUS wrote:
你說的很簡單...
怎麼會沒有利益損失..
至少房屋的結構受影響,
可居住空間也減少,
要不然你家給拆看看...

就算透天好拆...
這沿線也有10幾棟大樓是要怎麼拆...

另外中正路舊市區段是15米道路....
  • 7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