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

桃園捷運綠線計畫被交通部駁回

goverz wrote:
實徵數
桃園縣:138,343,620
新竹縣:36,978,000
新竹市:68,587,000
新竹縣市合計:105,565,000
...(恕刪)


goverz大,這是今年的數據嗎?

剛剛去搜尋一下goverz大提供的這好像是98年時,算97年的各項稅收總計數據
http://www.tycg.gov.tw/files/013/97創稅能力比較表.pdf
linext wrote:
金馬地區,不用繳所得稅,買車不用付營業稅!!
所以,金馬地區的稅收,是全國最低及最少的!!
大部份的建設,都是台灣這裡稅收在付出的!!
這不是比18%更不合理!!
一國二制的稅制!!
回歸正題,不用繳稅,自然平均收入高,很多數值都是正的,
有些數值,還會比台灣很多地方高,也是很自然的!!

去年,不是還可以有,某地方政府盈餘,可以發錢給百姓嗎?
錢多到花不完,建設到沒有什麼好建設的!!


linext wrote:
不知道不代表沒有?
況且,這不是新聞,是舊聞!!
昨天823,誰叫當年阿共要在那放炮
,政府自那時起,就給這些地區,施行補償性的德政
,減免很多項稅收迄今!!
自己用點心,去查查吧!

前幾年,還因為要復課稅,還有人抗議!!
這種事有中過金馬獎的大大,應都知道這事吧!!
我比較命苦,二十年前就中過,東引一年及金門二年!!
不要說人家地方小,我同學還買了三台車,夫妻倆輪著開!

金酒要是酒要賣到台灣,那一定要課稅的,況且我也沒說全部都是"不繳稅",
我講的是"大都",也是有所保留,請看仔細!!

P.S:金酒給你查了一下新聞,汗顏!! 逃稅,沒有上繳中央政府!!
  所得稅等稅則復徵,是在83年的事!!有些仍是持續免徵!
  如離島建設條例中有!! 有錯都是我的錯,好了!!
  回歸正題吧!!


金馬地區不繳所得稅可是你自己說的,我可沒加油添醋,不要這樣不認帳好不好................

18%在我退伍之前就沒有了,早就已經取消了16年有了,真搞不清楚你活在哪個年代...................

不要隨便落一句叫別人去查,自己提出的言論自己要證明自己是對的,每個人都這樣放了話就跑,那這世界不就亂了套,離題也不是我先離的...........
創稅能力不是比創稅總額, 這是桃園縣政府自己做的資料, 也有解釋.

而是要除以縣市民的人數

看到表格旁的 "排序" 沒有 ?



桃園是人多, 總額才多, 但是每人的貢獻不多

桃園縣97年度創稅能力簡易分析



所以創稅能力確實是新竹市遠大於桃園縣, 桃園縣也輸新竹縣.

創稅能力指的是縣市民對國家的貢獻度

很明顯, 新竹縣市的人的貢獻度遠高於桃園縣的縣民

這個表是桃園縣政府自己做的

以公司來看, 貢獻度高的人本來就應該給更多的獎勵, 結果貢獻度普普的人一直在那邊嚷嚷

你們回歸地方的比例還幾乎有 17%. 新竹市才 7%.

話說回來

如果你們確定綠線可以賺錢

那就縣政府自己去借錢或 BOT, 不要用到別的縣市的納稅錢, 否則你們憑什麼要別縣市拿錢給你們蓋賠錢的捷運? 還地下咧 !

只要你們是自己籌錢蓋, 想蓋幾條線都由你們

但是要用到別的縣市的納稅錢

那就要排在新竹縣市之後才合理 !

goverz wrote:
實徵數
桃園縣:138,343,620
新竹縣:36,978,000
新竹市:68,587,000
新竹縣市合計:105,565,000

所以你的意思是105,565,000>138,343,620?

而且新竹縣市什麼時候合併了?


閣下寫的是創稅總額, 並非創稅能力

請先了解創稅總額與創稅能力的不同

桃園縣人口 200 萬人
新竹縣市人口總和九十萬多一些 (一起算比較好比較, 都屬於新竹都會區)

很明顯創稅能力是新竹都會區遠大於桃園中壢都會區, 這還有什麼好爭議的 ?

iepmis wrote:
如果你們確定綠線可以賺錢...(恕刪)


人本來就不分貴賤了,建設亦是如此,哪裡需要哪裡就該建設
就像國到2號機場東西向原本兩線道,現在人口大量移入,不敷需求現擴建為3線道意思是一樣的

套您的話
桃園200萬縣民在您眼中是低賤的,因為低賤的人數多,所以總數才不小心超過新竹高貴的人種所創出來的總數,因為您們比較高尚,所以應該優先考慮您們
你認為治國如果這樣,對嗎?

大眾捷運一開始本來的建設基礎就是要消耗平路交通堵塞的問題,若把賺錢問題放上來,一開始台北及高雄的捷運根本就不用做了
再來就是billmills2001在另外一個討論串上有提到
公共建設不會要求建造成本的回本的(不然不只高捷,北捷、高鐵甚至機場都不應該建了),
只要營運成本能夠cover就可以(小虧也OK啦)。
捷運帶來的效益有些是無形的,所以不能單用錢來衡量。


還有同樣若是一直以賺錢來決定是否需要蓋捷運就等同我在另外一篇的討論串提到
劉銘傳不蓋鐵路把蓋鐵路的錢拿去投資,得到的利益在給人民拿錢去叫馬伕!!!
大眾運輸的建設一昧與金錢搭在一起時就會有上面紅色字的荒謬言論出現

當然現在桃園縣再蓋捷運幾乎都是台北捷運的延伸居多(例如機捷及機捷延伸中壢火車站)
綠線就是[青埔.大園.南崁+藝文特區.桃園車站.八德]的串聯而已,當然不要懷疑藝文特區及南崁在機場工作的上下班人士,若是用捷運串連起來,這些本來要用開車去機場上班的員工,都是淺在搭乘客源,機場及機場的職缺大開,涵蓋捷運能到的地方,都可以到這裡找工作,也可以用這個捷運去上班,這都有連帶關係
捷運使用人數變多相對的在路上跑的汽機車會相對變少,桃園的狹隘路面及交通死結需要捷運來疏通

當然iepmis大要求新竹也能有捷運,說真的因為我沒有住在新竹,僅知道竹科上下班的時候異常塞車
確實也需要貴縣的政府官員正視這邊的問題
兄弟爬山各自努力,加油啊
2bod wrote:
人本來就不分貴賤了,...(恕刪)


煩請 2bod 大不要將我沒說的話說成是我說的

這是貴縣的版, 我不想講太多

很簡單幾個重點

1. 拿創稅 "能力" 高 (其實你們講的都是創稅總額) 用來當作中央應該補助貴縣的綠線是這個版先提出來的, 我只不過告訴您們創稅能力與創稅總額是不同的, 這是定義問題.

2. 我從未說誰貴誰賤, 您們南北爭吵可別將我的話無中生有.

3. 創稅能力本來就是指貢獻度, 如果資源要分配, 當然應該從貢獻多的優先補助, 這有不合理嗎 ? 當然通通有獎是最好, 但如果要排序, 貴縣不是很多人用創稅總額當作創稅能力來要求優先補助嗎 ? 只是創稅總額並非創稅能力, 這是貴縣的縣政府網站自己提供的資料.

4. 我當然知道桃園綠線的路線, 所以我就很明白指出, 如果貴縣確定會賺錢, 那就請貴縣自籌經費, 愛蓋幾條就蓋幾條, 如果用什麼公共建設不求獲利來說, 那當然就是資源要分配, 不是只有桃園需要捷運, 很多地方都需要捷運, 很簡單, 為何桃園要優先做 ? 這不是資源分配的排序嗎 ? 所以我就用創稅能力來說明如果你們想用這點來作為優先排序, 那應該排在新竹縣市之後.


新竹的高稅收來自竹科,桃園並沒有同等建設
很多東西都是XX有,桃園都沒有
桃園沒有的原因,是因為不是中央發展重點
新竹貴為省轄市,有兩個知名的國立大學,有獨步全台的科學園區
而桃園縣治地位普普,沒有亮眼建設帶動發展
若是同時在新竹和桃園各給一個建設,理論上桃園會比較好
但因為桃園沒有,所以無從比較起

是不是建設著重新竹,就可以得了便宜而賣乖
若這種角度成立,那麼所有城市都應該降格
反正大不過北市,喊什麼重北輕南,就讓大者恆大吧
大家應該被北市市民悉落

有時候桃園要的不是比照北市竹市相同待遇
只是希望提高一點待遇,就被打壓成這樣
所以故事教訓我們拿不到省直轄市地位就應該翻臉
不然看別人吃香喝辣,還要被人虧

花東鐵路也不用雙軌電氣化,因為創稅也不好
達不到某些人標準
iepmis wrote:
煩請 2bod 大不...(恕刪)


從那個PDF檔看下來,稅收總數大過貴縣也是事實
當然從創稅能力由大大的分析確實是貴縣較為優秀
所以我才說若套大大的意思我的解讀是如此,當然藍色的字是我自己解讀出來的
若有錯字還請幫小弟訂正一下

不然小弟改口
桃園200萬縣民因為人數多,所以稅收總數才不小心超過新竹稅收的總數,但換算成單位一個人的創稅能力,應該是新竹先蓋捷運才是
至於425樓的解讀,就當是小弟的誤解吧

致於用創稅能力還是稅收總數去討捷運也是縣長已經做過的事情,被交通部打回票也是已發生過的事情
淪為現在的口水,非本縣長大人所願

讓iepmis大誤解,實在罪過
我已經說過了,爭取綠線的淺在原因425樓有提到,請參略
還是回歸正常面,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只有錢多的地方才有資格一天到晚嚷嚷說要蓋捷運。
台灣現在說要蓋捷運的,我覺得只有台中有資格,因為他基本的道路交通建設已經有了。
我住桃園N年了,在沒有基礎配套的道路及公車路線下,我不覺得蓋捷運會對市區有什麼用。
要想想如果蓋了捷運,市區交通還是沒改善,那該怎麼辦?
不會每個人都住在捷運站旁邊,如果你還是得開車/騎車到捷運站,那還會有多少人想搭捷運?
捷運的錢坑是很可怕的,一條捷運路線,如果只是蓋來讓一些人上下班通勤,能有什麼多大幫助?

桃園如果不先把道路和公車系統搞好,蓋捷運只是另一場更大的惡夢。

gladiator wrote:
台灣那裡不是一堆機車……

台南台中我都住過,台南最多鐵路地下化,蓋了根本沒多少人想搭,台中跟高雄一樣,路寬路直到處皆可停車,有這種條件根本不要浪費錢,要蓋捷運沒有塞爆的交通,有車位可以停車,那來誘因讓民眾想搭車?

如果能夠興建鐵路支線,我覺得反而是個很好的替代方案,顧到城鄉發展又不會花太多成本。

一個先進國家應該要追求是先進大眾運輸,否則連台中高雄一線城市都還是機車,那豈不是比東南亞國家還要落後嗎?

支線鐵路方案我贊成,但是如果蓋在需求不高地方那就算了,例如台南的沙崙支線,沿途的中洲和長榮大學都是依大堆空地,會有多少人搭乘?
  • 7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