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20120802 wrote:剛寫了之後馬上去查98到108年竹北和林口的人口增加數,確實林口的基期低因此成長率高,發現錯誤不到2分鐘就刪除....配服啊!馬上被截取...(恕刪) 沒事啦 哈多一些討論是好事因為板上有些人很愛改文所以我習慣看到就全文引言
我朋友住A7合宜每個房間都放一台除濕機24小時開著下雨時都很害怕被雨淋到他的陽台景觀只有工業區沒什麼風景至於交通要避過上下班時間才出門睡覺常常聽到隔壁在恩恩唯一好處是房價便宜適合沒錢的他居住他說他要在努力一點離開這個地方
Alonzo2033 wrote:其實4-5公里還好,區尾到區頭的距離,實際上A7-A9本來也就算大林口的區頭區尾的概念,台北市很多同區的兩個地方也是要走4-5公里的...(恕刪) 又是一種以偏概全 無形置換概念有多少個區可以像你圖片這樣?一般人平常生活誰會沒事三不五時就去3公里5公里以外的地方?如果真的要講區頭區尾 那應該是說A7 到 林口北側才對 那更遠了就算同一區好了 又有誰平常生活會常在自己的區區頭區尾跑然後說這是我的生活圈?老話一句 A8、A9這種距離才談得上共同生活圈A7勉勉強強跟A8談得上生活圈 不要說生活圈好了A7站到A8站的距離 台北捷運除了間隔跨河的站和極少數偏遠的站以外還沒看到有距離這麼長的文化一路從華亞三路開始往A8還很沒落也不大可能變動更別談和A8商圈怎麼串連相互引流A7幾乎獨立運作再來假設今天我住三重天台附近 我開車騎車約3~4KM到花博園區 這是花博共同生活圈?假設今天我住萬華車站附近 我開車騎車到大安區福華飯店約5KM 所以我算是大安共同生活圈?假設今天我住內湖好市多附近 我開車騎車到信義區約4~5KM 所以我算是信義共同生活圈?建商、廣告和代銷、房仲的美化用詞看看就好他們最愛用:「大林口生活圈、三井OUTLET生活圈、林口A7、大林口重劃區、新林口…等」
小火禪師 wrote:又是一種以偏概全 ...(恕刪) 實際上您自己也是在用以偏蓋全的概念,而且顯然對於其他縣市(起碼台北市)也不是很熟,實際上,台北市的區域,以山以河做分界,中山(大直以外)、松山、信義、大安、大同,甚至萬華,屬於市中心,基本都已經是一個共同生活圈,或者說沒有個別去區分什麼什麼生活圈這種事,何況怎麼才叫生活圈?平日下班想買個東西吃買的到才叫生活圈嗎?問題是你平日下班想吃東西,有幾個小吃攤,有間超商就可以解決了,最多想自己下個廚,那有間小超市也夠用了,真正要談到生活圈的概念,還在於上班族「放假」時,想要做些休閒,或是想下廚做比較好料的,需要去大採購,那跑遠一點又有什麼問題?4-5公里,也就還好而已,你把一個少數狀況說的多重要,差1公里好像就要你命似的,那不也是以偏概全嗎我住松山機場附近,我假日也會專程去華納威秀看電影,我是沒計算路程,但我想也接近5公里吧,不要問我說為何不去近一點的美麗華、國賓長春或是微風,因為我認為華納威秀電影場次最多,附近能逛的也最完善,所以我就是會利用六日比較有時間時,花多一點時間、跑遠一點距離去,很正常,也很普遍很多住信義區的也會專程開車去內湖的好市多買東西,我沒算過距離,但應該也有4公里左右,他們不會去在意說好市多不在「信義生活圈」,為什麼要跑過去,不會在意說要開4公里的車,我都能從台北跨到新北了,因為他不會天天去,講林口共同生活圈,只是說假日時可以往A9跑,不算遠,A7的也不會天天往A8A9跑,只是為了買個吃的,不用把相對少數的狀況看得太重要
Alonzo2033 wrote:實際上您自己也是在用...(恕刪) 很好的回應啊一週七天取兩天的生活圈概念台北新北整個大台北都是我的生活圈的概念從南港去北車京站 也是共同生活圈的概念從新店去汐止遠雄也是共同生活圈的概念從三重到林口也是共同生活圈的概念北北基桃也是共同生活圈的概念有看過大安區建案告訴你他是京站生活圈嗎還是萬華建案告訴你他是大安生活圈又或者是內湖建案告訴你他是汐止遠雄生活圈?也可以說林口擁有南崁台茂、好市多生活圈??而龜山A7建案廣告和話術除了處處不敢提自己是桃園龜山還時不時告訴大家是林口台地、林口重劃區剛好也真的還不少人不知道龜山以為整片都是林口更何況年輕的首購更分不清楚來潛移默化好像很近是在同一區然後帶入三井outlet是同一個生活圈的錯誤感受再帶入A9價高 A7合理的假象根本超黑以前我剛出社會跑業務時所有龜山的廠商都跟我說他住林口電話聊過後真的要拜訪深入談生意時地址才給龜山這非常常見我才知道是兩個不一樣的地方反正就讓想買A7的自己看看正反意見好好想想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