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機捷10月1日起 全線各站票價調降10元

鄉間河太急 wrote:
關鍵在桃園機場捷運所有的建設經費(大概1200億左右)都是由中央補助,桃園市政府沒有出一毛錢,因此,桃捷沒有折舊的問題,「從帳面上來說,自然會賺錢。」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256182


原來這就是一個市長厲害的地方
建設地方叫中央出錢 地方不用出
營收收進自己口袋 不給中央

有這麼厲害的市長真的是地方之福

原來姚文智0元搭北捷是有根據的 把捷運都賣給中央 賺一筆錢就算了還可以賺廣告收入 叫中央養捷運 然後捷運收入都進台北市民口袋
免費搭捷運好棒
我覺得高雄捷運需要經營之神去整頓
鄉間河太急 wrote:
機捷淨賺2億怎做到?...(恕刪)


我第一次看到有人po文章打自己臉的
我覺得鄭應該出來講清楚,賺兩億到底有沒有把建設成本算進去,還是只算營運成本?

但過這幾天都沒有出來釋疑,我想沒把建設成本算進去的說法應該是八九不離十了。

我跟樓上一樣支持降價,但虧損盈餘與否麻煩請老實講,不要騙人民。

這種操作模式感覺跟陳菊當初高雄捷運差不多,結果到陳菊卸任高雄市總共負債三千多億,桃園也許不會那麼慘,但鄭文燦卸任以後負債數字應該也不會好看到哪裡去。
沒錯,當年我也是投鄭胖的,他也確實比吳積極建設桃園,雖然很多都是前朝規劃的,但他執行力確實強過前任很多,但機捷的事真的不要玩文字遊戲,台灣已經民智大開這種數據只能騙騙三歲小孩跟沒常識的人,當個誠實的政治人物不好嗎?玩美化帳面的遊戲學人家當政客早晚被選民唾棄。
舉債花錢,人人都會..
看一下苗栗縣的例子..有句名言, 沒錢就拿政府的地去抵押就有錢了啊..

一般折舊都算年度較多, 所以在今年年報應會折抵費用..相信一抵就要好幾億..

高鐵在前幾年也虧很慘,後來是將年限拉長後,就開始賺錢了..
所以, 機捷應是將攤提到200年了吧...
機捷目前起價30元,比台北及高雄的20元要高出一半,早就民怨不斷,未來,應該10年後綠線通車,不可能再比照機捷以30元起跳,鄭文燦利用這次和議員的做戲機會, 一次把機捷起價改為20元,不僅提升短程載客率,也表示綠線起價不會有30元那種事情發生
yehzeyeh wrote:
機捷目前起價30元...(恕刪)

一堆人都說綠捷要動工是假的,沒動工就不可能有完工,怎會有綠捷未來票價的問題,你這樣講不就在打臉那堆人
我放些新聞連結,就引起一些人情緒激動不爽,看來就覺得好笑,真有趣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490992
以上新聞連結內有桃捷公司運量、財報公開連結可看

事實上機捷是很多人搭的,除了旅客之外還有在機場上班的員工,這些固定客源數量非常多,那些台北往返桃園機場的客運及計程車巳經掉了七成以上的客運量了
https://news.ftv.com.tw/news/detail/2018717F01M1
請務必繼續增加班次和調降票價
桃捷是國營公司應該以服務民眾為優先考量
不應該執著於賺錢
賺錢虧錢都是國家的錢


讓機捷發揮最大使用效益吧
太貴沒人搭車還不是要照開
1000多億都噴下去了
別再在意這10元票價這種事
降就對了


賺錢?那得看賺錢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以扣除營運成本仍有剩餘,那叫"正現金流",以一般公認會計準則來說,不叫"有盈餘";以正確的會計準則來說,要合乎賺錢的定義,必須扣除固定折舊或設備租金,那才叫"有盈餘"。

但是對於要操弄會計準則來製造"有賺錢"話題的人來說,他是不管正確的定義,只管能不能讓無知的人相信。
對於非桃園地區的國民來說,要問的是,既然敢喊有賺錢,那就麻煩攤提折舊,把該還給國庫的錢還出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