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桃園台鐵 高架 VS 地下 | 棕線進桃園車站鄭卻規劃全線高架】

leou3936 wrote:
他自己其實都知道地下...(恕刪)


因為空轉四年後又要改高架化~重新環評~
再過四年後又要改地下化~重新環評
為空轉四年後又要改高架化~重新環評~
再過四年後又要改地下化~重新環評~

桃園進入無限輪迴~鬼打牆年代~
所以臨時站應該要用很久…
真是的~當選就改掉上任已經動工的政策…
所以下任當選人又要改掉他的政策~ 桃園真慘
日常通勤或一般大多數旅客日後進入臨時站上下車時,不管前後站出入,根本無需繞進舊站空間

舊站該拆而不拆,還設置遊客服務中心,提供了無限的冷氣空調

鄭難道不知道為什麼不管是桃園還是中壢,蓋了幾十年的站前圓環都紛紛拆除禁止人員進入嗎?


因為很多"外籍人士"會在那聚集,還有沒公德心的人留下大批垃圾及治安問題.(不管國藉)

舊站空出來,不儘快拆除進行建設,比以前的站前圓環還適合......聚集..

中壢車站、台北車站也發生過類似的問題,該拆不拆,請神容易送神難呀

-------------------------------------

〈北部〉40歲桃園火車站圓環 拆了
2009-09-18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有40年歷史的桃園火車站圓環,連日由桃園市公所僱工拆除外牆、石椅和步道區的鋪面,拆除工程將於今天完成。基於環境、治安和交通順暢考量,包括台鐵桃園站、桃園警分局及武陵里辦公處等都一致叫好。

原來,桃園火車站圓環坐落原本狹小的站前廣場中央,進出旅客有直接穿過圓環中間,有行走圓環外側的,人行動線混亂,遇到上下班尖峰時段,車潮湧進,整個圓環人車亂成一團,交通為之打結。

武陵里長黃日進說,桃園火車站的圓環,每逢假日常有外勞聚集,連帶留下飲料、菸蒂等垃圾,每次假日一過,武陵里的環保志工總有清不完的垃圾,尤其是農曆年期間,他和環保志工還得不打烊打掃圓環。

桃園市公所工程課長簡憲昭表示,拆除圓環是順應地方民意,拆去大部分的圓環設施後,僅保留蔣介石銅像、2棵大榕樹,四周除了增加綠籬、路燈,也會配合交通處劃設引導的人行標線,並禁止行人再穿越圓環,至於銅像等未來配合桃園段鐵路高架化會一併拆除。

桃園火車站長宋清安強調,桃園站每天進出的旅客近6萬人次,是台鐵全台進出旅客人數的第二大站,配合圓環拆除工程,並且落實「人車分道」,台鐵樂觀其成。

------------------------------------------
中壢火車站圓環 即將拆除
2011.02.10 03:15 am

【聯合報╱記者游文寶/中壢報導】
興建近30年的中壢火車站前圓環,因交通動線衝突點多,加上植栽茂密,成為治安死角,為解決長期藏汙納垢問題,中壢市公所決定近期內拆除,改建為光線良好的平面花園。

中壢市公所工務課表示,中壢火車站圓環改建工程已完成發包作業,總工程經費近700萬元,目前已向縣政府呈報交通維持計畫,一旦獲得通過,立即動工拆除。

興建近30年的中壢火車站前圓環,當初是為了疏導站前交通車流及人車安全才闢建的,但近十餘年來,中壢火車站附近商圈風貌出現很大的變化,圓環逐漸成為外勞及遊民聚集地,尤其種植的茂密林木,變成治安死角,發生多起婦女遭騷擾事件。


原本有疏導車流作用的火車站圓環,因出入站旅客及車輛遽增,人行道和四周交通動線並未規畫妥善,成為交通衝突點,交通反而更加混亂。

中壢市長魯明哲廣徵民意,並獲市代會支持,決定將火車站圓環「打掉重建」,預計將原有圍牆拆除,林木先行移植,改建為沒有「死角」及隱密處的平面花園,園內設有僅供短暫休息的座椅。
配合圓環拆除改建,火車站周圍交通動線跟著改變,中和路往中壢警分局方向將改成單行道,同時依人車分道原則,人行道也將會重新規畫。

全台南到北的高鐵橋下道路一段段的拓寬成地方道路來使用了,
桃園高架化後,橋下道路沒有不能拓寬的理由,根本無需為了多了雙向各一線道馬路,
而推翻跑了18年的高架化,再多花900億經費.

新竹到竹北的這一段,三期也不過花了36億.

----------------------

直抵公道五 高鐵橋下聯絡道通車
2015-06-16 08:22:01 聯合報 記者羅緗綸/竹北報導

新竹縣高鐵橋下聯絡道通車,縣長邱鏡淳(前排右二)牽著94歲范鄧冬妹(中)等人步行揭幕。 記者羅緗綸/攝影
分享
新竹縣闢設高鐵橋下聯絡道昨天通車,將可舒緩新竹縣、市和竹科園區間的交通壅塞,縣府也為高鐵橋下道路跨越頭前溪及東西向快速道路大橋,命名為「興隆大橋」。

「竹科園區響應,明年元月推接駁專車,一起解決交通問題」竹科管理局長杜啟祥說,每天往來縣、市、園區車輛頻繁,交通嚴重打結,明年元月起科管局將以巡迴接駁巴士繞行這一路段,從科管局經興隆大橋、高鐵站、抵生醫園區。

新竹縣投入5.588億元,前年7月開工,闢建連結新竹縣、市、科學園區的高鐵橋下聯絡道路,主要工程從竹北興隆路5段,興建跨越頭前溪大橋、東西向快速道路,直扺公道五竹東路段,長1827公尺,讓縣、市、園區間交通有新路徑,紓解交通壅塞。

縣長邱鏡淳表示,未來還會投入10餘億元續做二期,及爭取20餘億元做3期工程,讓道路延伸至園區力行路、工研院等地,盼在民國107年完成全路段通車。

新竹市副市長李宏生說,昨天通車路段可帶動縣、市、園區間共同改善交通的關鍵樞紐,至於後續第3期涉及市轄土地的部分,市府正積極作業,爭取在107年完工;立委徐欣瑩說,多次向交通部爭取,促成聯絡道路完工通車。

各界昨天祈福、剪綵後,邱鏡淳偕95歲林恩台、94歲范鄧冬妹走過跨越頭前溪,採新月半拱型設計的「興隆大橋」景觀橋,說明橋體夜間有LED點綴,十分亮眼,高鐵橋下聯絡道路為雙向、單線,路側還設置機車道和人行道。
chen0043 wrote:
所以下任當選人又要改掉他的政策~ 桃園真慘...(恕刪)


所以下任當選人只要出來拜票就丟他雞蛋,這年頭丟鞋跟丟雞蛋都是表達人民得憤怒,應該沒有罪吧?如有罪就出來選當kp2!

讓我們慘的政客,就要他去吃屎 ~
誰知道他會當選~~

五隻羊說一,胖胖就說二,五隻羊說高架,胖胖當然說地下,選舉嘛!!

還真心以為想地下化,而是不小心當選了~~所以當初的政見搞的他現在裡外不是人,愛面子又怕別人罵

所以只能以拖待變,或許拖久了高架的聲音起來,剛好就拍板高架!!

哎呀~~真不該把他心聲說出來了!!><"
今天看到新聞說交通部和立委楊麗環轉變態度,同意支持鐵路地下化,不知是否跟明年大選有關
鄭文燦在民國87年時擔任桃園縣議員期間,呂秀蓮縣長任內,是桃園決定高架化的關鍵時期
2000~2008在陳呂政府執政期間,桃園高架化更被列入了新十大建設、推動、且紛擾環評了三次才通過,



而鄭文燦在縣議會擔任縣議員任內中所有的質詢,都未曾就鐵路高架或地下化方案有任何發言,

直到要參選桃園市(縣)長才開始向地鐵自救會靠攏,提出鐵路地下化,此時高架化進程早已經超過十幾年

後來今年六月被魯明哲議員爆料,
當年在桃園縣議員任內、中央任閣員期期從未對鐵路高架化有意見,為何到了當選才要改推地下化
鄭文燦回應是「鄭文燦特別解釋,規劃完成後,省政府交通處就此高架化方案,「知會」當時的桃園縣長呂秀蓮,在行政院未核定計畫,尚未進入實質配合款及用地討論前,地方政府對此幾乎無置喙餘地,因此當時他雖擔任縣議員,但桃園縣政府及議會尚未對此有更深一步的討論。」

但同時間(民國87年)也是桃園縣議員旳楊麗環立委戳破了鄭文燦的謊言,「民國八十七年我當桃園縣議員時,多次質詢當時的呂秀蓮縣長,強力主張鐵路捷運一定要"地下化"。這樣市容才會好規劃」

重點在於2000~2008這段期間黃金關鍵時期,桃園高架化被扁呂政府列入了新十大建設推動,定案至今已近18年,扁呂政府執行了8年,鄭文燦現在說改就改,
當年呂縣長時期所有縣府官員、縣議員包括鄭文燦自已,
扁呂政府的所有閣員、包括鄭文燦自已
不用給桃園人一個解釋嗎?如果你當年覺得高架化不對,為何當年沒有任何意見,定案執行了這麼久才來吵著要推翻.



2000~2008

===================================================
楊麗環立委臨時站啓用逐字稿:

全台灣最爛的火車站終於走入歷史真的很高興也感概萬千。
民國八十七年我當桃園縣議員時,多次質詢當時的呂秀蓮縣長,強力主張鐵路捷運一定要"地下化"。這樣市容才會好規劃,才會漂亮像歐洲一樣(我留法六年)。也在此時應身障團體及老人會團體們去會勘桃園火車站的無障礙設施。當時希望桃園縣政府能協助改善,但是縣府及中央政府都以鐵路將改為捷運,如果現在重建舊火車站,可能完成沒多久後會因為興建捷運勢必全部拆除而"浪費公帑"。因此"鐵路捷運化"成為舊火車站無法改善的最大因素。
民國90年2月22日葉菊蘭部長以擬定桃園-中壢鐵路高架化行文給許應聲代理縣長,同年9月7日許應聲代理縣長也以同意高架化回應交通部。於是到92年11月26日行政院第2867次會議通過新十大建設中桃園-中壢鐵路定案,並且從97-97年編列399億經費。一路從中央到地方都沒地下化方案,因此99年就通過308.45億的建設經費,100年開始執行。
....
也因為民進黨八年執政一路推動鐵路捷運高架化才啟動新建臨時火車站讓舊火車站走入歷史。同時綠線捷運在桃園火車站、藍線捷運在中壢火車站的高架化共構也一併定案通過
現在鄭文燦市長說桃園已升格為直轄市所以鐵路高架要改成地下化。


即使便是不明就理的被指責為反對地下的罪魁禍首,我都不以為意,也願意承受所有的指責。所以104年7月22日我行文給交通部希望交通部主動與桃園市政府溝通,若要地下化,桃園市政府趕快向交通部提出地下化修正案,中央、地方不要再爭執不休歹戲拖棚;盡快讓鐵路捷運興建的步代能夠繼續前這。

鐵路高架、地下化已前前後後吵了十八年了,請鄭文燦市長趕快做決定、趕快執行,不要讓民眾因沒有捷運而繼續受苦

==============================================



推動鐵路地下化 鄭文燦:將與交通部溝通

2015-6-2 19:22
記者黃駿騏/桃園報導

針對台鐵桃園段(捷運紅線)高架亦或地下化議案,引發藍軍議員於議事堂上連番質詢,桃園市長鄭文燦2日強調,鐵路高架化為國民黨執政時期所核定,但地下化為民意依趨勢,也是為了桃園的百年城市發展,會以堅定的態度持續推動鐵路地下化,桃園市政府將於一年左右與交通部溝通地下化方案定案。


鄭文燦市長2日重申,鐵路地下化是桃園的百年建設,是政策選擇問題,不是政黨之爭,他作為第一屆的民選桃園市長,必須為多數民意發聲,更必須向歷史負責。

鄭文燦指出,87年時,當時仍是台灣省政府交通處轄下的台鐵局完成「桃園─中壢都會區鐵路立體化研究」,分別就高架、地下及部分高架三個方案進行評估,台鐵局當時建議採高架化方案,原因並非其他方案不可行,僅是因為高架化經費較低。

鄭文燦特別解釋,規劃完成後,省政府交通處就此高架化方案,「知會」當時的桃園縣長呂秀蓮,在行政院未核定計畫,尚未進入實質配合款及用地討論前,地方政府對此幾乎無置喙餘地,因此當時他雖擔任縣議員,但桃園縣政府及議會尚未對此有更深一步的討論。

因此,部分議員以當時議會的質詢紀錄來質疑他對鐵路地下化的支持,其實是不了解整個鐵路立體化工程的歷史脈絡與發展進程。其實,當時是所有的議員都沒有這方面的討論。

鄭文燦說,98年2月2日,行政院經建會審議通過了「鐵路高架化綜合規劃」,隨後於98年2月27日,行政院核定鐵路高架化的建設計畫。當時是國民黨執政時期,劉兆玄擔任行政院長、桃園縣長為朱立倫。議員所稱的民進黨執政且他擔任新聞局長時,中央核定高架化,完全不是事實。

鄭文燦也再度重申,將會以堅定的態度持續推動鐵路地下化,這是為了桃園的百年城市發展。而且,無論高架化、地下化工程,都需要興建臨時車站和軌道,目前臨時軌及車站的設計也已考慮未來可能的地下化選項,桃園市政府將會在一年左右,與交通部溝通定案鐵路地下化。

--------------------
〈北部〉鐵路地下化或高架化? 議員、市長交鋒

2015-06-02
〔記者林近/桃園報導〕台鐵桃園段究竟要地下化或高架化?昨天市議員魯明哲與市長鄭文燦在議會交鋒。

魯明哲指出,台鐵桃園段的高架化政策是民進黨執政且鄭文燦擔任新聞局長時中央核定的,卻不曾見他對高架化提出質疑,更沒要求地下化,「現在卻說地下化是一生的職志,應向市民道歉!」鄭文燦回應,鐵路地下化無關政黨立場,高架化在藍綠執政的不同階段都曾經歷兩案並陳的討論,政黨輪替後,考量到工期預算問題,行政院才正式核定,但他從未參與討論、也未曾支持過鐵路高架化。

魯明哲進一步指出,台鐵高架化的政策是藍綠共同促成,鄭文燦擔任桃園縣議員時,在八次的總質詢中,不曾針對地下化發言過;後來鄭擔任民進黨要職、行政院發言人時,也沒爭取相關補助,實在愧對桃園鄉親。

「我願意支持馬上有錢、短期可動工的鐵路地下化政策。」魯明哲說,但若地下化因缺乏經費而遙遙無期,就應該盡速推動鐵路高架化,否則相關工程包括中壢共構車站都會因而延宕,嚴重阻礙桃園發展。

鄭文燦表示,鐵路地下化是現在的主流民意,藍綠都應尊重,他會全力向中央爭取及協調,預計再一年左右,就會與交通部協商溝通完成地下化定案。
rogerhsu1121 wrote:
也敬告所有參與討論...(恕刪)



http://goo.gl/hZFJ2C 2017年年底才能完成臨時軌工程

臨時軌2017年年底才能完工,要改地下化要作可行性評估,並送交通部.國發會.行政院等審核與環評
交通部前部長葉匡時指出地下化的行政程序要4~8年,工程全部要16年
高架化2022年可以"通車",但地下化至少要2030年以後才有機會通車
因為地下化還要地質的探測與開挖,會遇到什麼工程延宕的事情還不知道
所以只要2018年年底可以繼續執行高架化工程
中間頂多就浪費掉一年而已(2017年~2018年)
提醒一下所有參與討論的網友,
討論時用字要注意
政治討論、市長的外號等,字眼儘量小心
以免觸犯板規而被刪文,

如果是這樣,也麻煩重新修改措辭,歡迎重新再來討論
改天來去搭看看也不錯

我比較關心所謂的MRT中正路捷運
到底哪個時候會開挖
怎麼沒看到站體附近土地被徵收
藍圖畫的很美就是了
大興西路與中正路口...是要犧牲誰的土地?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