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求勝 wrote:最近10幾年的縣長...(恕刪) 從劉邦友到現在快20年了...劉邦友兩任→中壢,呂秀蓮補選+連任→桃園,中間一個指派的就不列入,朱立倫兩任→八德,中間一個指派的就不列入,吳志揚兩任→中壢,現任鄭文燦→八德....
升格直轄市是因為當地人口變多,所以"需要更多資源建設"並不是因為當地建設都已經多好多棒,才獎勵它升格直轄市ex.民國56年台北市升格直轄市當時,市容很好嗎?台北市/舊高雄市/舊台中市/舊台南市/新竹市/嘉義市,這幾個地方道路條件都比其它地方好是因為早期它們就是省.直轄市,較早實施新都市計畫,且有較多的經費....除了基隆市因為當地"多山"地形就另當別論ps.桃園人自己也要負責,當初桃園鐵路立體化要弄"60米園林大道"就被民眾抗議到沒了
桃園的道路規劃,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行人的需求,更別說腳踏車了。騎樓,應該是私人的產業,不應該是人行道的一部分,人家願意開放出來,是好心,不是必須現有的單向二線道路,如果廢掉一條車道改成人行道與腳踏車專用道,別說桃園縣政府沒那膽這麼做,各位光看到汽車可以開的車道少一條,還得跟法律上的兩輪汽車,也就是機車擠剩下的一線車道,你們就先跳出來鬼叫了!機車的路權也是,明明中央法規規定第三線車道才是禁行機車,桃園卻是第二線就禁行機車,地方自治完全不甩中央法令。機車跟著汽車走,騎在第二線車道上很危險嗎?我常無視禁行機車四個大字直接輾過去,反而更安全!
說到禁行機車道,鶯歌中山高架橋也是一絕....往大湖路那邊只有二線道跟旁邊一點點寬度(還不到機車道那種寬度)但它也把那二線車道劃禁行機車話說桃園的路要拓寬,要規劃也不難,只是拓寬道路要拆房徵地,擋人財路,不管藍綠那個市長,都沒那個GUTS敢這樣子作...
you are right. 我住在桃園三四十年, 感覺桃園&中壢火車站可以排入全台落後火車站前幾名. 落後指標第一名.還有桃園中壢站前站後的中正路或其他路, 真的不知該從何說起.看看其他城市, 真的差異很大.
scl58 wrote:you are right...(恕刪) 桃園市跟新北市一樣,都只是台北市的衛星城市,況且桃園是最外圍的,當然沒有什麼所謂的都市規劃,任何在桃園市跟新北市的建設都是以滿足台北市的需求為出發點...
閔碩之家 wrote:話說桃園的路要拓寬,要規劃也不難,只是拓寬道路要拆房徵地,擋人財路,不管藍綠那個市長,都沒那個GUTS敢這樣子作... 路不是愈寬愈好,而是它的功能完整性是否有達到,要不然路愈拓寬只是讓更多的車開上馬路(那是一種很有趣的心理學現象)要推廣低碳、低汙染,那麼能讓腳踏車不會與汽機車混流的專用道就該給他做出來,不然光是安全性這點,誰敢騎腳踏車上路?我寧可在公園玩玩就好不是嗎!我曾很無聊的從內壢火車站沿著中華路散步到中壢火車站(別懷疑,真的是用雙腿走的),中華路上那狹小的人行道,同時要給機車、汽車開上去停車,又要給人走,老實說真的走的很不安心,你說誰想在人行道上行走?用汽機車代步是不是安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