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桃園市的武陵周邊房屋


我要幸福人生 wrote:
我親戚有間泰昌十三街...(恕刪)


看到你回這篇才去估狗國際路站
我一直以為是國際中山路口那邊說
(那邊是不是本來真的有規劃一個「捷運」站啊?)
原來是在宏昌十三街跟國際路口就是平交道那邊
根據桃園縣政府交通局網站那個站應該叫做中路站

要作高架(現在才知道)!完了我家那邊會吵死
fzz wrote:
看到你回這篇才去估狗國際路站
我一直以為是國際中山路口那邊說
(那邊是不是本來真的有規劃一個「捷運」站啊?)
原來是在宏昌十三街跟國際路口就是平交道那邊
根據桃園縣政府交通局網站那個站應該叫做中路站

要作高架(現在才知道)!完了我家那邊會吵死


鐵路高架化應以台鐵資料為準,那個站目前仍是叫國際路站

http://search.railway.gov.tw/EAY980521/TyMain02.html


古早以前的捷運紅線是跟台鐵平行,所以中山國際路口可能有規畫一個站,後來取消了
街廓雜亂是因為老房子比較多外觀不一致,但基本上中平路週邊道路是田字型沒有歪歪曲曲的小路,所以也不致於用雜亂來形容,如果要嚴格來說街廓要整齊,恐怕整個桃園市只有"正藝文特區"合格。(不能有電線杆,電箱,電線橫跨,人孔蓋,全部新房子) 致於網咖個人從沒覺得是個問題。 個人覺得八德廣豐重劃區比較有fu.

mychenr wrote:
街廓雜亂是因為老房子...(恕刪)


房子老不老未必是雜亂的原因
重點在規劃還有居民素質
當一個人把騎樓佔為己用
鄰居不檢舉反而加入
當機車停上人行道時
大家認為理所當然我也來停
那環境永遠也不會整齊
我無意貶低中平那區
每區都有優缺點
只是中平相對國泰那區
明顯對行人比較不友善
走路上上下下閃來閃去
自然有雜亂這種感覺了
對了國泰那區也是電纜地下化



個人認為騎樓淨空是跟政府執行力有關,台北十多年前也是很亂,但政府拿出魄力後就改善了,人都會貪圖方變和個人利益。基本上中平路大樓的騎樓是有淨空的,但透天厝就無法無天了。
這區不錯,我也推一下,學區是(中山國小,武陵高中)不錯啦 ; 但房價不便宜就是, 尤其是現在 , 都是掛在天上的價位 ; 正中山路上的車流量大, 怕噪音的就不要買中山路那邊的及鐵軌那邊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B_-qUWniM&feature=youtube_gdata_player
這邊里長真的把環境弄得很好,很乾淨,到後來,变成居民也自覺地維護環境.
居民間人情味很重,即便是初次見面,也没有隔闔,感覺就像自家人一樣.
我從藝文特區搬來這區(目前兩年多),就愛上這裡,撇開商業角度不談,從生活的角度出發,我覺得這裡每天有不同的幸福.

windmill4007550 wrote:
https://ww...(恕刪)


據我了解~ 國泰社區~因該是屬中平區吧!

龍安區因該是中山路另一邊~~

其實廣豐離國際路站也不遠~只是國際路後面很鳥!! 截彎取直20年還沒好!!

龍安區真的不錯~但是就是有高速公路近~~

我以前就住龍安區很方便呢!!~後來賣掉搬到廣豐了!!感覺比較休閒!比較享受生活!

只是現在~也是貴了~以前廣豐這邊20萬上下而已~而且這邊是沒有電線杆的喔~

貼幾章給各位看看吧^^





imacbear wrote:
小弟也是住那一區的,...(恕刪)


你說的沒錯這裡之所以特別
是建築一棟棟錯落在基地上
這種設計方式大概只有豪宅看的到

這裡只是一般住宅確享有豪宅的空間規劃
在桃園確實難得就算藝文也不見得找的到

我所知八德愛菲爾跟台北的帝寶也是這樣規劃的
這樣的設計會讓日曬採光更均衡天際線也不會被遮住

希望未來的建商可以多規劃這種房子
會讓整個都市比較不壓迫變得更美麗




mychenr wrote:
個人認為騎樓淨空是跟政府執行力有關,


要期待政府不知等到何時,住民自覺與起而行才會有結果。

國泰社區這裡順著國聖一街或國聖二街走,越往鐵路方向就看到騎樓與人行道開始紛亂。難道是政府大小眼?當然不是,是這裡幾個社區的管委會,居民與當地里長合作的共同結果。一開始也是機車騎上人行道,尤其有超商的那幾個路口,就是會有人將機車騎上人行道停在超商門口下車買東西,讓行人紛紛閃避,等他買完,跨上機車呼嘯而去,留下一堆廢氣。有一台就有兩台,三台,最後人行道上就停滿機車。所以管委會請保全與騎上人行道的騎士協調,也請超商與商店配合勸導,真的不聽勸的就請管區到場勸導甚至開單(這就要請里長與管區先協調好,願意配合)。這樣的狀況維持了好幾個月,當你經過看到沒有機車停在人行道時,大家也自然而然不會騎上去,風氣形成後,管區也不太需要現身。早期幾個路口都還有立牌說明禁止停放機車,現在都不需要擺,但是整體依舊維持的很好,因為大家習慣了,也希望維護這樣的環境,現在偶而還有白目騎士騎上來,居民就會自發勸導。

現在只有中悅海德堡在小七前面還有放勸阻立牌,看來風氣尚未完全建立,不過他們的保全看起來比較兇又年輕,應該更容易達標吧,加油。

騎樓淨空更是里長與住戶合作的結果,里長在這一區用心建設獲得好評,將騎樓與廊道進行美化,再以耐心與毅力勸說,與住戶的配合,最後才一個個打通。站在商家的角度,開店不就是為了做生意,這種小店做的一定是在地生意,以社區居民為消費主力,為了爭取一點做生意的空間,卻得罪大多數顧客,該怎麼選擇就很清楚了。因勢利導產生了良性循環。

買房子看地段看建材,但現在越來越覺得社區管理與居民素質才是關鍵,建商給的再好,後面不維護也會毀壞的。有好的地段與建材,但居民彼此冷漠,管理未上軌道,人住的也不安心。所以現在看中古屋,會觀察社區內住戶互動的狀況,管委會公告的內容與財務結構,樓梯間是否充滿臭鞋,也一定下地下室看車位,重點不在車位位置,而是地下室空間的管理,是否容許住戶亂堆雜物。這些地方就可以看得出來管委會的能力與住戶的品質。現在有些建案用前幾年不用繳管理費為促銷手段,這樣的社區最好不要碰,吸引來的住戶都貪小便宜,幾年後要收管理費一定斤斤計較,但沒有管理費又如何維繫社區?最後一定是生活品質低下,房價下跌。

單一社區做好內外維護已經不容易,要能整個街廓上的數個社區都一起同心做好,這點更是難能可貴,這也是國泰社區特別可愛的地方。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