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的買賣交易本來就是供需的問題, 實價登錄上的價格, 只是反映買賣雙方所認定該房子的最終價值, 多空並無一定的道理.最新一期102年6月份的實價登錄, 泛藝文特區附近"中古屋"售出建物面積(含車位)大於"百坪"以上的社區, 成交單價由高而低為: 藝樹年鑑(敬三街,續建案,5年屋)-> 中悅知音(莊敬路二段,8年屋)-> 昇捷臻品(寶慶路,13年屋),這打破了一般消費者心目中, 中悅等於是房地產中的"賓士"一樣, 不應低於行情價的印象.從仲介的口中, 今年6月份成交的這戶藝樹年鑑大坪數, 去年2200萬就可跟屋主議議看, 沒想到今年有個台北客一舉以3000萬買下, 創社區最高價, 一年漲台幣800萬, 我一直都很關注Sunny大大的分析, 很多時候是可以驗證的, 當然房子永遠是看多的人取得, 看空的只能說, 有一天你可能會是對的
ray 1219 wrote:說說自己的見解吧,講...(恕刪) 咳...看空看多我沒意見...但實價登錄=保證底價這句話我有意見....因為如果登錄資料出現比前次還低價,那這句話就是"否定句",懂嗎?我又不住桃園,我管桃園房價要不要漲到天邊去,哈哈
我是覺得在正常狀況下實價登錄=最低底價因為正常的人性可以賣高就想賣高(以賣家的角度來看)但是如果賣很久都賣不出去,或是急需脫手時,當然也會出現低於實價登錄的價錢房子要成交也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沒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只有賣不出去的價錢~~不過實價登錄也是僅供參考而已,重點還是你所遇到的賣家再想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