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標在環河路那邊有一個北上下交流道.南下上交流道的設計」
五楊在中正路沒有北上南下交流道的設計,中正路那個算是引道,接往國道一號,再南崁交流道那邊切入主線,
一直以來,因為國道這一段車流量大(經過五股.林口.龜山.桃園.內壢.楊梅工業區),而且長短途車量無法分流,導致這一段常常常塞車,加上林口那個長抖坡,那邊車流始終快不起來。
與其說五楊說是給臺北人開的,倒不如說是讓臺北不經桃園南崁.中壢.內壢段的車子,不要來跟我們搶這一段的使用空間,讓桃園這邊可以擁有更多使用空間,這不也是為桃園人開的嗎?
如果這樣想想,為什麼要接五楊,接五楊不就又把車流引下來,有好處嗎?會更糟吧~
中正路引道其實也是縣府爭取很久,這個縣府功不可沒,因為只有桃園自己知道南崁那邊有多塞,沒有這樣積極爭取威脅,掌握每次機會請中央單位納入,這個工程應該很難納入一起辦理(因為對高速公路局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讓這個錢由桃園自己來支出,畢竟這樣的費用都好高(大概一輩子都賺不起來吧*.*)~
就是長短途用路人,在行經高流量區時,將其分流,使其通暢的作法。
這點是該支持的,如同機捷也是如此邏輯去規劃班次。
如果,不是用這種邏輯去改善,版上那些有意見的,那一位可有良策,可以改善!?
願 洗耳恭聽!!
taiwan2008 wrote:
五楊 到楊梅前下來 ..
未來都採里程收費了 , 大可以 直接穿到新竹去 ,
因為 竹北那段也是很塞阿 ..
中壢那段有 五楊 .
那新竹竹北那段 ???
那段的確也是塞,不過應該目前還沒有必要做中山高拓寬必要
應該是針對竹北系統交流道做整體改善工程
做到無論 北上或南下側 進入或離開閘道都不用有紅綠燈輪流通行.
那邊腹地也廣應該可以這樣達到改善.
可參照案例: 同南桃園交流道改善工程 (桃園市大興西路交流道)
改善後就幾乎不會塞車了....做的好

當然如果有機會要進行類似的交流道改善工程
可一併預留未來進行中山高高架道路預留共用的柱位設計 (畢竟用地有限)
當然前提 強而有力的單位去推這案子
再加上預算也夠 提升的效益的很高
設計 施工 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