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台鐵地下化恐拖16年~經費若拿去建捷運綠線還有剩~

突然發現本來標明國際路的站變成中路

但鐵到目前的位置跟中路段要牽扯上關係好像有點困難

哪位大大可以解釋一下
5/26市議會有針對鐵路地下化做質詢
不知是否有人有詳細內容
只有聽廣播聽到些財政局被罵片段

Tiger_Hsiao wrote:
一定要四軌才能達成台鐵捷運化目標嗎?
如果是這樣,請哪個城市的台鐵捷運化是四軌的呢?
又為何大台北的捷運都是兩軌就可以達成捷運化了?
由此可知擴充至四軌根本不是能否達成台鐵捷運化的關鍵

台鐵台北段本來是四軌的
後來有兩軌被高鐵佔走
所以現在才會無法捷運化
lulalla wrote:
台鐵台北段本來是四軌的
後來有兩軌被高鐵佔走
所以現在才會無法捷運化

台鐵台北段本來是四軌,後來被高鐵搶走兩軌,這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事,
但重點是難道要做到四軌才能達成台鐵捷運化的目標嗎?

另外一個重點是,不管是高架還是地下,若沒有預先保留軌道擴充空間,將來要擴充都很難。
這點從吳志揚變更朱立倫版的鐵路高架暨六十米園林大道為25米寬的羊腸版鐵路高架,
還進度卡關卡了50個月就可以得到驗證。
土地問題搞不定,講再多甚麼高架化所需經費較少、徵收土地較少、工程難度較低都沒用,都是不切實際;
說甚麼地下化工程難度較高?高雄就是鐵路地下化,後年就可以完工通車了,
地下化施工時捷運紅線早已在工區地下營運了,
到底有甚麼難度無法做到?

要是高架化這麼容易,為何還會卡關50個月?
阿米巴原蟲被電到都知道要轉彎;一項錯誤的施政被電了五年,羊卸任後還要再卡關50個月,
不只影響到下一任,還影響到下下任,將來結果如何遙遙無期,竟然還不知道要轉彎!

城市建設就該與人民共存共榮才對,哪個先進城市會規劃一條高架鐵路就在民宅門前?
羊腸版鐵路高架化就是如此。
雖然從理論上分析,高架化施工所需徵收拆遷的土地民宅較少,但羊腸版做好之後對沿線民眾是個黑暗的未來;
相對的,地下化在施工過程中或許要徵收拆遷較多土地民宅,但完工後原地重建,
沿線民宅面對的至少是一條25米寬的馬路(火車站附近更寬),這就是地鐵促進會所說的黃金店面,
兩相比較之下,鄭版地下/羊腸版高架優劣立現。

再重申一次,地下化(鄭版)沒有比較好,高架化(朱版)沒有比較差,但羊腸版高架絕對是很差的選擇。
城市建設不是只一味強調要有大建設趕快進行,最重要的是這建設要能帶給民眾一個有發展有前景的未來,
而羊腸版高架只是想做個高架鐵路交差了事,沿線的發展他不care,
換句話說,做為一個大型建設,羊腸版高架缺乏鐵路沿線發展的配套規劃,
只是把沿線地帶再次推向燈下黑的陰暗角落,
試問如果你是那緊鄰鐵路高架橋下的民眾,你願意嗎?
lulalla wrote:

台鐵台北段本來是四軌的
後來有兩軌被高鐵佔走
所以現在才會無法捷運化...(恕刪)


台北尚有板南線、高鐵、南京線、信義線...等平行大眾運輸路線可以分攤捷運化的任務,

桃園紅線被台鐵立體化取代成桃園-中壢間唯一的路廊,拓寬的問題比台北更重要

地下化擴寬相對於高架化擴寬

不光工程難度、經費不同,

地下化擴寬的工程用地也會比高架化擴寬佔更多的空間,意謂著需要更大的用地,徵收更多
leou3936 wrote:
突然發現本來標明國際路的站變成中路

但鐵到目前的位置跟中路段要牽扯上關係好像有點困難

哪位大大可以解釋一下...(恕刪)


其實中路是指桃園到中壢的中間,所以叫中路,以前大概就是指武陵高中附近方圓一兩公里的區域,
反而現今的中路重畫區是在中路比較邊邊角角,靠近埔子的位置,

在桃園區公所自已的次分區概念中
中路里、中信里、中山里、中平里、中原里、中泰里、中聖里、中德里、中正里、文中里、中成里、玉山里、泰山里、龍岡里、龍安里、龍鳳里、龍祥里、龍壽里、龍山里,都算是中路的範圍

現今的國際路,也是從中路街改名的。



感謝大大解釋

不過我覺得這樣的話中路的範圍也太大了
這個站用這個名稱真的會讓人搞不太清楚在哪裡
中路站位置及名稱由來參考

from 市府網站
「捷運紅線(臺鐵捷運化高架案)」:
桃園都會區沿台鐵西部幹線北自鳳鳴、龜山、桃園、內壢、中壢、平鎮、埔心、楊梅等城鎮延伸發展而逐漸形成,其運輸需求量大且隨都市擴張而成長。基此,台鐵局積極推動「臺鐵都會區捷運化桃園段高架化建設計畫」,計畫將桃園-中壢段鐵路改建為高架鐵路,並增設鳳鳴站、中路站、永豐站及中原站等4座簡易通勤車站,路線全長15.25公里(平面段0.9公里,降挖段1.25公里,高架段13.1公里)。

預計捷運紅線車站位置一覽表
站號 位置 車站型式 備註
桃園站 原站址 高架 與捷運綠線G07站交會轉乘
中路站 國際路一段與宏昌十三街交叉路口附近 高架
永豐站 永豐路旁,近中華路 高架
內壢站 原站址 高架
中原站 忠義路旁 高架
中壢站 原站址 高架 與捷運藍線B10站交會轉乘


from 蘋果日報

國際路一段與宏昌13街附近,將有捷運紅線中路站預定站點。


from 台鐵網站
中路站基地配置
延續桃園車站的抽象設計操作手法,針對基地的生態環境特質,以原生種「萍蓬草」其單純、具有視覺引導性的葉片造型,轉化為車站設計元素活化車站的地方特色。

透視圖



from 維基百科
中路區是台灣桃園市桃園區的一個次分區,位於桃園區的西南部。大致上在桃園市政府以西、內壢以東、中埔以南、大湳以北的區域。因為是桃仔園(桃園舊名)和澗仔壢(中壢舊名)兩大聚落往來必經之路而得名。又稱作中路莊
在早期,這一帶是人口不多的農業區,只設立了中正、中山、龍岡三個里。
近年來,隨著桃園區的快進發展,這一帶已經成為人口密集,工商業發達的區域。包括臺灣桃園地方法院、桃園看守所、土地改革紀念館、桃園醫院都設立在這個地區。由於桃園市政府和地方法院的設立,這一帶遷入了不少公務人員及眷屬。之後,更因為國際路的拓寬,文中路的開闢,以及國道二號桃園環線南桃園交流道的設立,使得這個地區的發展更加迅速。
今日,中路區有中路里、中信里、中山里、中平里、中原里、中泰里、中聖里、中德里、中正里、文中里、中成里、玉山里、泰山里、龍岡里、龍安里、龍鳳里、龍祥里、龍壽里、龍山里等十九個里。並設有國立武陵高中、國立陽明高中、國立桃園啟智學校、天主教振聲高級中學、中興國中、文山國小、中山國小、龍山國小等學校。
以前,為了灌溉,中路地區有不少的水塘。後來,為了都市發展,將水塘一一填平,今日這個區域已看不到水塘了。包括今日的桃園地方法院、陽明高中、中興國中、文山國小,都曾經是個水塘。
過去,這一帶有一條中路街(已改名為國際路二段)。今日,以中路為名的尚有中路派出所、中路里、和桃園市立圖書館中路分館
leou3936 wrote:

感謝大大解釋

不過我覺得這樣的話中路的範圍也太大了
這個站用這個名稱真的會讓人搞不太清楚在哪裡
...(恕刪)


這是因為台鐵的命名規則,多為地名(鄉鎮區名、村里名、校名、港名、館名..)或原有站名的方位(嘉北..)、後蓋(新左營、台東新..),而不直接使用路名當做站名

所以原訂的國際路站可能在台鐵的站名中顯得突兀,
而被更改,
又因為桃園區有兩站,
所以使用了桃園區的次分區地名
改為中路站






rogerhsu1121 wrote:
這是因為台鐵的命名...(恕刪)



更改站名的原因是因為台鐵局行文當時的桃園縣府
是否有針對名稱有其他想法或修正意見
而桃園縣政府就提出了這些意見
提出後,就一併更改車站名稱了

國際路車站>>中路車站
永豐路車站>>永豐車站
中原大學車站>>中原車站
  • 5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