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

結果樓主自己嘴巴喊青埔不值得,
笑死,自己在問青埔這裡好不好。


---
我後知後覺然後看它不知不覺長揚而去
一失神沒買現在已經追不上了
原本住台北, 13年前從台北搬到中壢, 2012第一戶12萬/p (中壢市區全新透天), 2015第二戶12萬多/p (16年華廈), 2018第三戶18萬/p(4年大樓). 自己也是台北上班族. 省吃儉用買房.

以前人買房主要安居樂業..現在人買房不一定安居, 重要是賺利差, 當作投資商品..無可厚非啦.

利空:
政府打炒房, 就是看到很多人用紅單轉讓賺取差價, 目前很多預售屋的價格可能因此動盪.
去年銀行限貸..等措施, 就告訴你..現在房價位於高點, 銀行玩不下去了..深怕踩到地雷.
通貨膨脹導致利息高升, 3%以上會影響房價, 如果引發通貨緊縮, 那會大大影響內需產業,包含房地產
少子化..
房屋自有率高
青埔的空屋率還是很高吧, 景氣下來的話, 賣壓也重..
青埔周邊沒有大型科技園區支撐, 中壢工業區/觀音工業區/大園工業區仍以製造/產線為主

利多:
桃園人口年年上升, ..
很多台北人口移居到桃園..



買房千萬別跟風, 要有自我獨立思考. 房價是相對的..倒覺得以地段/生活機能/相對合理價格來看, A21/A20重劃區是比青埔更有潛力, 中豐北路交流道即將動工. 如自住不急的話..應先觀望看看..

PS: 政府是最終贏家, 放任市場炒高高, 稅收收到爽翻天, 吵太高了, 搬些冰塊降降溫, 等下來了, 大家在持續買/賣..有買/賣, 政府才有稅收. 所以..別跟政府唱反調, 尤其央行對房地產的政策訊息, 2018~2019景氣不好, 房價下來, 到了2021年底~2020景氣反轉後上來, 就是很好的例子
李康 wrote:
最近看了高鐵站周邊幾...(恕刪)
樓主怎麼沒繼續更新110年、111年?
以後⋯其實青埔的房價不只這個價!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