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719 wrote:你看起來真的很激動,...(恕刪) 分享其他桃園人的觀點,可以理解很多人都是以通勤雙北竹北看青埔青埔和桃園房價也是靠雙北人成就起來,目前全桃園也只有青埔有捷運這也是事實,當然青埔衝的越高,桃園其他重劃區也能雨露均沾,
你這個人也真是奇怪硬要在青埔等公車,然後才在說等一個小時很久不是已經講給你聽了,機捷搭上去到A23中壢車站桃園火車站那裡你要搭什麼公車會沒有?也有火車可以搭青埔有捷運和高鐵,本來就沒什麼人搭公車,所以班次才會那麼少懂嗎?你真那麼愛搭公車也跟你說了,機捷搭到A23,你要轉什麼公車會沒有呢?A23目前還沒完工,但是A22捷運站出來旁邊就有公車站牌,各路公車都有,從青埔到A22只要10幾分鐘你硬要在青埔等一個小時公車,再說公車等好久,只能說想法真的很奇特然後說你沒在戰,要不要看看你發幾篇文章戰青埔的? 其中一篇不是小檜溪取代青埔? 真的會被你打敗
隨遇而安的本事 wrote:還偷改標題,但內文還...(恕刪) 你也是蠻厲害,走到哪你就唱衰到哪改標題就是不想引戰,不然直接改開戰的標題不就好了寫青埔缺點就是希望他能改進,小檜溪桃園老舊市區缺點上面也有寫,青埔的優點是市區的缺點市區的優點反而是青埔的缺點你看我內文什麼時候在黑青埔,分析青埔相當於南港,不能取代桃園市中心算黑青埔?就是看到板上大家都只講好不講壞,不然就是唱衰舊市區(這篇主題不就是唱衰舊市區和買市區重劃區的)直接開戰三個中壢 桃園 小檜溪好像只有買青埔有未來,住舊市區沒有未來甚至鼓勵年輕人買到更外圍的草漯,觀音?不然我下次也可以寫一篇青埔好棒棒的文章,每次寫一篇關係到青埔和其他外圍新興重劃區缺點的文章馬上就被引戰,寫舊市區缺點就拍手叫好
地下化就是個坑,是個錢坑,黑洞般的錢坑,我始終搞不懂堅持地下化的點在哪,桃園地質硬,施工不易,造價又貴,預算每年都再追加,說高架會影響市容,笑死人,台鐵跑桃園這一帶附近的市容慘到不行,比柬埔寨還慘,把軌道藏在地下,地面上的建物還是舊破醜啊,是有差逆?而且除非有辦法進行大規模徵收,否則前後站要如何縫合?軌道旁的舊破醜房會一夜自動更新是不是?交通部現在也很聰明,你桃園堅持要地下化,好啊就讓你蓋啊,造價再追加600億啊,完工日期再延10年啊,反正桃園市區繼續破下去對交通部也不痛不癢,自願要有鄉下的樣子,誰也救不了。
你就買小檜溪,你就去好好吹捧根本沒人會理你,你就每次愛扯到別人,重點是言之無物,講個桃園房產還要把大陸高鐵扯進來,難怪每次發文都被吐槽到死青埔有高鐵和機捷,到底有什麼情況會需要搭公車? 青埔搭公車的人本來就很少,當然班次不多,機捷連接航空城、機場和新北林口,高鐵連接板橋、台北、竹北在桃園本地移動,相信大部分都是開車騎車,你硬要說不會開車騎車的長輩,也跟你說了機捷搭個幾站就能到中壢市區轉所有的公車,青埔搭機捷到中壢市區不過10來分鐘,你硬要在青埔傻等一個小時再說班次很少我也是服了你本來也不想講,你說小檜溪有三個捷運,很抱歉那三條捷運沒有一個經過小檜溪,頂多稱為在附近,你那不會開車騎車的長輩,會步行20~30分鐘搭捷運嗎你說在附近的綠線、棕線、輕軌青線,都算小檜溪的捷運,人家青線可是扎扎實實的在青埔裡面耶,怎麼小檜溪有算上青線,青埔沒有?如果要照這個標準只要在附近都算,那青埔應該有高鐵、機捷、青線、綠線、台鐵,青線終點在直接在高鐵,A16共構綠線、A23共構台鐵,這樣算起來是五條軌道呢而且說實在輕軌青線就是給桃園區的人用的,為了就是讓你們方便來搭高鐵而已,人流都是桃園區往青埔,幾乎不會有青埔的人去桃園區,你說桃園區有火車站和老市區機能? 青埔本來就有一個更近的10分鐘車程的中壢市區,講難聽一點桃園區的所有機能中壢市區也一樣有,甚至更好重劃區和老市區各有優缺點,但青埔早就跟中壢市區互補了,機捷延伸線一連通就是10分鐘的事而已,喜歡重劃區的市容就住青埔,喜歡老區街邊店機能的就住中壢市區輕軌青線並沒有讓青埔和桃園區互補,簡單來說桃園區的人比青埔更需要這條青線,青線對青埔來說算可有可無吧,桃園區的機能在更近的中壢市區全部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