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像是先射箭再畫靶
據個人粗淺認知
小檜溪重劃區為建商聯合自辦,先天開發成本就比較高
再者小檜溪都是不錯的建案,走較精緻的路線,進一步堆高成本
在基本成本的墊高下,房價開價自然不低,進而墊高整個重畫區價房價
基於以上認知,個人以為小檜溪重劃區房價主要是成本的關係不是前景發展使然
也就是說即便你在小檜溪重劃區,但你的房子老,案子普,也不會跳升到你說的房價結構
青埔夠大...所以相對的會有一些「邊陲地帶」的房價,因此你只用平均成交價去看,就會有這個盲區
不需要再等待漫長的商家進駐時間,所以房價漲的也比較快
但缺點就是腹地太小了,雖然周邊的區塊已經發展成型,
但是要到周邊去,還是有點小距離的,
吃飯去大有、逛夜市去舊市區、看電影去文藝或火車站、搭高鐵或outlet去青埔
小檜溪本身自己沒有特色,硬要說就有個JC Park還不錯
硬傷是捷運蓋在中正路,不是春日路
而且小檜溪要過來捷運站只有民光東路這個小窄路,很麻煩
所以說要靠捷運串接麻,是有吃到紅利,但實際上其實不算很方便
但我覺得有兩點是有機會進一步拉高小檜溪的評價:
1. 把民光東路拓寬 (但這個應該不太可能,一堆民眾的房子要被移動),並且要把捷運站體的停車措施規畫好
2. 目前小檜溪商家進駐還很薄弱,麥當勞星巴克是蓋好了,其他只知道有寶雅,剩下比較重要的要看全聯、家樂福24H、更多便利商店等等會不會也進來
比較重要的有幾個大塊商業用地的未來規劃,看是不是能夠帶起小檜溪本身的衍生價值
另外比較可惜的是車麗屋和洗車場這兩塊....
不是說商家有問題,只是這兩塊算是小檜溪很重要的地
卻進駐了對於小檜溪沒什麼加分效果的商家XD
(再強調一下,我不是說商家不好,我也相信有消費者需要這種商家,但對於區域來說加分不多)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買房的評估點,我相信有7成以上的人都是自住
這時候主要評估喜不喜歡、方不方便、買不買得起就好,
其他都是投資客要煩惱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