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不是好處,雖然建設多了,大樓一直蓋,但是真的能吃的店沒幾間,要讓年輕人進得來,負擔得起,才會生小孩,青塘園都是老人家在運動,小孩子很少,以後叫這些小孩養這麼多老人,還要負擔父母親還沒繳完的房貸,人生很短的,不要一直活在繳房貸而不敢對自己好的生活。
u670618 wrote:高房價不是好處,雖然建設多了,大樓一直蓋,但是真的能吃的店沒幾間,要讓年輕人進得來,負擔得起,才會生小孩,青塘園都是老人家在運動,小孩子很少...(恕刪) 青埔沒小孩?青埔國小早就滿到蓋了第二間青園國小了你是活在平行時空??我住的社區根本全是年輕夫妻跟小孩這二年青塘園在蓋兒童美術館變成大工地我住附近都暫時不想去了任何負責的大人當然不帶小孩去大工地玩你要不要找個假日去書法公園還有公七看看有多少小孩??<年輕夫妻的最愛 桃園民眾增產報國居六都之冠>在少子化浪潮下,家庭人口數越來越少,但根據內政部統計處 5 月最新資料顯示,2023 年 5 月桃園折合年出生率達 8.03‰,為六都之首,若和其餘各縣市相較,也小勝新竹縣市,僅次彰化縣的 8.46‰。而在桃園各區中,又以中壢區民眾最會生、生最多。為什麼桃園市民最勇於增產報國?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觀察,桃園有三大優勢,一,「大台北內房價親民」台北市均價來到七字頭,新北也要 35 萬左右,桃園仍有二字頭物件,房價相對友善,且往返雙北交通工具發達,適合通勤族移居;二,「重劃區規劃完整」,現有青埔特區、中路特區、A7 重劃區、小檜溪重劃區等眾多新興重劃區,以及青埔雙語國小等明星學區,宜居環境吸引家庭人口入住;三,「育兒親善親子宜居」育兒補助誘人,如現在生育津貼就從每胎 3 萬元加碼到每多一胎加 1 萬元。三大優勢吸引外縣市年輕夫妻入住,同時也增加民眾生育意願。張旭嵐表示,桃園市前五個月的新生兒已達 7317 人,觀察各區出生人口數,中壢區以 1425 新生兒居冠,超車第二名桃園區的 1374 人,且拉長到近十年數據可以發現,僅 2022 年桃園區出生人口數一度小贏中壢區,多達七年中壢區出生張旭嵐指出,進一步觀察兩區人口數,以 2022 年來說,中壢區人口數約 42.4 萬人、桃園區則為 46.2 萬人,也就是說,桃園兩大行政區中,中壢區人口數少過桃園區,但出生人口數卻較多,出生率完勝桃園區。主要原因就是中壢區的青埔特區、過嶺重劃區吸引不少新興人口入住,而這樣的族群多是年輕夫妻,因此新生人口比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