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住在青埔的人都在哪裡工作呢?

亞豪 wrote:
其實這鄉野調查的結...(恕刪)


就是看中他有高鐵20分到台北

至於工作 我相信90%的人都知道那邊工作機會是少得可憐

但台北買不起阿 不然就買台北

新的一樣2房 我同事買新北要1300

至於林口08年文化三路 當時12w/p

但看完出來起大霧我就不考慮了

我同事林口搭車要一小時到市府站後來

他受不了開車租個位子也要3000-4000

**********************************

結論 : 買哪都有他的優缺點啦 重點是你的需求不是大家的意見



亞豪 wrote:
目前打開求職網, 清一色都只有物業、房仲、服務業的工作機會
回歸市場供需的機制,少了在地工作機會支撐的剛性需求


如果你工作性質侷限在小區域內,那就選你工作附近的區域就好,方便即可。
但我覺得現在工作會待多久都不知道,換來換去的。
住藝文特區就只會在附近工作嗎 ?

青埔不是只有交通方便而已,還有環境開闊。
藝文特區很棒,真的,但就是一個出門都是車子跟人,有點訝雜,但他就是方便。
hypyser wrote:
這邊一堆房仲在捧,...(恕刪)



數據不查真的不知道~ 所以自己查詢一下100年以後人口變化
青埔橫跨芝芭里、青埔里、洽溪里、橫峰里,共計4里
人口變化如下




































































































YEAR 芝芭里 青埔里 洽溪里 橫峰里 總計 YOY 年增率 YOY累加
100 2,837 1,926 2,203 8,583 15,549
101 2,940 2,094 2,376 8,736 16,146 597 3.8% 597
102 3,064 2,314 2,553 8,938 16,869 723 4.5% 1,320
103 3,191 2,510 2,932 9,364 17,997 1,128 6.7% 2,448
104 3,346 2,901 3,305 9,909 19,461 1,464 8.1% 3,912
105 3,505 3,368 4,114 10,884 21,871 2,410 12.4% 6,322
106 3,762 3,880 5,190 11,931 24,763 2,892 13.2% 9,214
107/07 3,928 4,222 5,896 12,435 26,481 1,718 6.9% 10,932



單看105年以來,2年半遷入戶籍人口增加7,000人以上,
人口增幅超過12%,今年更有機會超越14%,超乎自己的想像
更何況還有許多入住人口沒遷入戶籍
看起來像25心智像18實際快40 w
新的一樣2房 我同事買新北要1300 

至於林口08年文化三路 當時12w/p



青浦現在房價也不便宜了吧。建商都說未來發展很好就直接賣未來價給你。
p33mcv wrote:
青浦現在房價也不便宜了吧。建商都說未來發展很好就直接賣未來價給你。


看跟哪比

跟台北算便宜 跟雲林算貴

看你的所得

我的所得台北買不起 青埔還可以

看你的生活

我就想在高鐵跟機捷旁 自己煮

看你的......就看自己得需求

至於未來價 就是雙北買不起就跑來這阿

不然我也想住雙北阿 未來價也比台北價便宜

不然大哥雙北哪有20左右的報來瞧瞧

我住的汐止 還要30幾(20年的社區)

我媽那個40年南港公寓還要40了

看起來像25心智像18實際快40 wrote:
不然大哥雙北哪有20左右的報來瞧瞧



我還不知道青浦賣20幾。應該是青浦蛋白區吧。之前看新聞把青浦的發展和房價捧上天了。
p33mcv wrote:
我還不知道青浦賣20幾。應該是青浦蛋白區吧。之前看新聞把青浦的發展和房價捧上天了。


恩恩 台北的蛋殼區都買不起 只好來這買蛋白 不過請問大哥 蛋白區是哪?
看起來像25心智像18實際快40 wrote:
也比台北蛋殼區便宜



我是跟新北比啦。
我跟老婆都是住青埔,高鐵通勤到台北上班,出門後40分鐘左右到辦公室,這種生活已經很習慣了。 平日都在台北或是在高鐵站附近吃飽才回家,假日在家耍廢的時候會選擇自己開伙,想上館子出門散個步就可以到華泰或是大江了。當然啦想要在巷口隨手買個永和, 豆漿, 鹹酥雞或滷味的不可能,嘴饞了就得上中壢市 , 但至少環境很舒適,戶外休閒空間也是很多,又有人行道,遛狗遛小孩之類的很方便~
台北工作 +1

我是第一棟房子九年前買在平鎮環南路上,現在屋齡 19 年 32 坪沒車位,跟老母、我哥和太太共四人住。近兩年已試過各種通勤手段:

(以下費用皆不計寄車、北捷及機車油錢)

1. 火車
- 騎機車轉乘,要寄車
- 門到門 1.5~2 小時
- 每月約 3,000
- 缺點:非常擁擠,大多數時候只能一路站到底
- 優點:還算平穩,我利用通勤的時間把日檢 N1 唸起來

2. 國道客運
- 家門口有站
- 門到門 1.5~2 小時
- 每月約 3,700
- 缺點:很吃司機性格和技術,遇到喜歡急煞急催的就準備暈整趟
- 優點:一定有位子,但運氣不好滿個兩班就單趟就 2+ 小時了

3. 機捷
- 騎機車到環北站轉乘,要寄車
- 門到門 2~2.5 小時 (!)
- A21 環北 ~ A1 北車
- 季票平均每月約 4,000
- 缺點:慢,而且北車裡要走超久
- 優點:某種程度可以在車上開筆電工作,不甚舒適就是了

4. 高鐵(住平鎮)
- 騎機車到桃園站轉乘,要寄車
- 門到門 1.5 小時穩定 (!!)
- 月票 4,555
- 缺點:最貴,車次間距 15~20 分,錯過了要等稍久
- 優點:快。就算滿員站著頂多 20 分鐘就下車了,不辛苦

5. 開車
- 沒車沒得試
- 但本來就沒車的人車貸、兩地停車費、油錢全算,每月最少 20k+ 這還是預算 60~70 萬的小車
- 車貸付清後也是每月 8k+ 但夫妻不打算生小孩,要車何用…

以上就我自身的狀況,最棒的其實是這個方案:

4+. 高鐵(住青埔)
- 騎機車到桃園站轉乘,要寄車
- 門到門 45 分 ~ 1 小時 (!!!)
- 缺點:哪天高鐵取消月票就只能吞了

就我了解同在台北上班的同事,只要捷運稍外圍通勤也是 40+ 分,離捷運站稍遠也可能一小時。可能有人問為什麼非在台北工作?如果桃園有年薪破百的 Web 全端工程師/DevOps 麻煩推薦下,我立馬投履歷。這種缺在台北不難找,還能拚更高的外商缺,比起來通勤的費用跟時間根本不算什麼,這是機會的問題。

那麼為什麼要買不租呢,第一不要說台北買不起,新北都有困難,租雙北的話以小夫妻兩到三房算,每月繳給房東,跟青埔這兩年下修後的房貸月付差不會太多。考量我個人目前現金流,舊房轉增貸出自備款買預售屋是最妥當的方案。租青埔也不是不行,畢竟現在餘屋的選擇多,但本人主張青埔目前接近低點,之後會緩漲,所以就抓緊時機置產了。看空的可能有不同選擇,但我自住不在意房價波動,只求個保值。

日前被我勸敗也買在青埔的同事,加入了購屋社區的 LINE 群組,裡面約有 1/3 在台北工作,這是現況。青埔我認為不應只當作桃園重劃區,而應該另外視為台北的衛星,這是高鐵捷運化的結果。我的看法是,長期而言會以房價和物價低於雙北 10~50% 的優勢磁吸年收百萬不畏通勤的剛需家庭遷入,伴隨著看好這波人口遷移的投資客。而目前缺乏的醫療、娛樂、外食等生活機能應該數年內也會陸續補齊,關鍵在於可頂讓的現成店面必須達到一定規模,讓中小企業有足夠嘗試的機會。這個時間點我認為是 2020 年,剛好是房價下修後新推建案的交屋期。至於人口增長的速度,目前政府的公開數據也確實顯示桃園是社會移入的熱區,溫和有力總比猛烈好,畢竟青埔本來就規劃為高度綠化的住商混合區,人滿出來開始砍公園就可惜了。

以上是個人粗淺的論點,有什麼看法還請多多交流指教,謝謝!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