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年後半年都在青埔看房,覺得上市公司規劃的建築外觀和公設真的很不錯,但就屋子內的配備就很一般。我們大概屬於懶人,對於客變的繁複很害怕,所以比較重視屋子實況是否符合所需。後來選擇宜誠是因為建築外觀不差,地點又是我們喜愛的,沒很仔細地就買了。但老實說看過一些宜誠舊案的公設,配色真的不敢領教,美感很糟,不敢期待。老公說:重點是屋子內部,我也就勉強說服自己。但後來屋子漸漸完成,公設也差不多了,一看,不錯耶〜比以前雅緻高尚多了。宜誠真的比以前進步很多。我們也納悶好像賣得沒很優。中間它換了一次代銷,空窗想必沒賣多少;之前揚智時代,個人覺得很低調,區內沒什麼銷售看板,也沒登報,全靠接待中心和一堆未建好的雛型,而且也沒樣品屋。很難催化購買慾。加上外患(外地上市建商)環伺,不張揚的銷售很難給人一個強烈的印象,對於建商是否進步也比較沒機會了解。所幸,對於未來的新家,我們還算滿意,也開始感受到他們願意傾聽,我也祝福這個願意進步的建商可以讓人感受到它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