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

台鐵桃園站地下化~預算多2倍、完工慢2年

高架落後嗎?我比較喜歡坐火車可以沿路看風景。。
Inspector wrote:
台鐵很多地方也都高架
像汐止一帶有東西部班次,列車密集度比桃園多很多,高架也沒有不妥
台中市也高架,也增設太原和大慶通勤站
沒有你說的問題...(恕刪)


呵...這麼講下去,閣下永遠有所謂的"前例"可以反駁.
不妨回到小弟上頁的文章...


重大的交通建設著眼的是未來的使用規劃及都市需求.
興建過程中除了增辟更多有效率的替代道路以紓期等待期的不便外,更有賴民眾的理解及忍耐.
過去的台北捷運不也經歷過這樣的千夫所指的興建過程.
台鐵桃園段的鐵道及站體的破舊及不便己多年為人所垢病.
好不容易在這些年獲得中央及地方首長的重視下決定改善.
實在不宜在短視近利下倉促動工.


對於動輒百億千億的重大交通建設如果僅著眼於眼前的現狀,依循最保守的"前例"設計.
那也就沒有今日的國道三號及五號了.


離開桃園
越早越好


空轉四年後再來
唉......
可以地下化誰不要

大部分人是反對再拖時間

還有更多蓋不成的不確定因數

不如先求有再求好

不然四年內能開工嗎?

還是要幾年?

重點是市民能忍幾年

若又換人當是不是又要改

我認為重大建設不因該換人就改

不然沒完沒了

官見字 "預算只要2倍"

官見字 "預算只要2倍"

官見字 "預算只要2倍"

之前有個土地公市長
現又來個媽祖市(縣)長

超讚的
hubsch wrote:
對於動輒百億千億的重大交通建設如果僅著眼於眼前的現狀,依循最保守的"前例"設計.
那也就沒有今日的國道三號及五號了.

鐵路高架或平面,目的都在於消除平交道和鐵路造成兩邊的隔閡

我是覺得你舉的例子不恰當
像屏東潮洲這種旅次低的地方,也要鐵路地下化,車站要蓋的像台北車站一樣豪華
不然就不是有創新的設計
為了這個原因,這說的過去嗎

桃園地下化的優點應該在於,馬上有一條四線道
或進步一點類似市民大道高架道路串連桃園和中壢市區
這個理由是可接受的
但其它什麼強風或台鐵老舊不能走高架
這理由是不對的
雪人Q wrote:
可以地下化誰不要
大部分人是反對再拖時間
還有更多蓋不成的不確定因數
不如先求有再求好
不然四年內能開工嗎?
還是要幾年?
重點是市民能忍幾年
若又換人當是不是又要改
我認為重大建設不因該換人就改
不然沒完沒了...(恕刪)


這話個人實在不以為然.
既知地下化是大勢所趨,那麼為何不做好通盤考量一次到位?
雪隧從評估開挖及興建僅是一兩任縣市長就完成嗎?
因為任期僅只有四年,所以台灣的重大工程只能做四年?
難道我們對台灣的政治人物要求僅止於此?
到底是政治人物習慣於短視近利,還是我們都慣壞了政治人物?

先求有再求好更好笑了.
一個是上天,一個是下地.
這個叫先搶先贏,日後再砍掉重練.
短視近利莫甚於此.
下面這張圖是台鐵以專業角度回答的地下化會遇到的狀況



地下化當然很好,可以讓空間騰出來做平面道路,也少了高架一條龍
最受益的是鐵道兩旁的土地跟房產,原本隔著鐵道讓不動產從原先最大嫌惡設施
瞬間麻雀變鳳凰可以變成正港的店地跟店面...
但是可能很多鐵道兩旁的屋主地主沒想過...
地下化的施工恐怕會拆得更多徵收的更多週圍的不動產
而且桃園建設真的不能再曠日廢時...

如果真的堅持地下化...
那有幾個事情要理性評估,
如果有人能明確回答保證做到,我相信大家都會支持地下化:

1.改成鐵路地下化,桃園的交通建設跟全面消除平交道那一天還要等多久? 每年都因平交道而死人.請問會比高架化還要晚幾年?每多一年就又因此平交道犧牲更多人命,這不是你我能誠受得起的,明確的時間要承諾出來

2.改成鐵路地下化,暴增鉅額的經費又誰來買單?大家的納稅錢?是否會排擠到其它交通建設預算?到底會增加多少經費?要明確分析出來

3.改成鐵路地下化,航空城(綠線)捷運是否因此又重新設計,重審,重新環評,是否又更增加預算,更晚動工,更增加日後通車時間不確定性?

4.改成鐵路地下化,已動工的機場捷運延伸線是否要停工?是否要重新變更設計?是否又要重新發包?是否會影響機場捷運延伸線的通車時程?

5.改成鐵路地下化,未來假設桃園到中壢這段區間需要擴建三軌或四軌,請問該怎麼擴增?如果地下化一次到位要三軌或四軌,請問經費是否會暴增到兩三千億?台北市鐵道自從兩軌租借給高鐵之後,台鐵在台北地下區間嚴重不足,現在要擴增也永遠沒機會,只能看著台鐵在台北區段不斷的誤點,車班排滿滿...

6.改成鐵路地下化,請問這些簡易通勤車站(國際路,永豐,中原大學)還會有嗎?假設地下化只有兩軌,請問快慢車要怎麼在簡易站這邊處理調度跟待避?

7.改成鐵路地下化,地下車站的照明,通風,抽風,空調以及地下鐵道的光線照明...等能源消耗固定支出經費,誰來買單?丟給每年鉅額虧損的台鐵自理?要增加多少費用?

8.改成鐵路地下化,有否思考到桃園地質為礫石,是否有地下滲水疑慮問題,環評過得了嗎?若連環評都沒過那又要改回高架化,會浪費多少時間?地下化光連續壁施工厚度要高達90cm以上,萬一遇到這些問題,怎麼處理?怎麼預防?

9.改成鐵路地下化,中壢區有新街溪跟老街溪,請問鐵道是要穿過這兩條溪河床底下還是要怎麼施作?跟老街溪還有新街溪進行鐵道共構?如果要穿過這兩條溪河床底下,同樣面臨是否有滲水風險,而且必須要挖更深,複雜度更高,這額外爆增的經費要從何而來?若出問題誰要付出這個責任?

10.改成鐵道地下化,根據揚梅=中壢=桃園這三區域的地勢,那地下化原則上從桃園過了中壢後鐵道就該出土到平面,可是過了中壢之後揚梅的地勢又比中壢更高,台鐵從比河床還低的地方還得爬坡上升到地勢越來越高的平鎮楊梅之前出土,這之間又會延長地下化的施工路長...這該怎麼解決?


地下化不是不好,大家都知道地下化當然很好,但是地下化也帶來很多問題,包括完工時程,經費,環評,未來彈性...
現在桃園的建設已經落後太多...
眼看台中高架化都快完工通車了,桃園還停滯不前....

某些團體為了抹黑高架化,甚至還搬出說一堆簡易車站不需要做了,只要留桃園跟中壢兩大車站...
連高架化會受到颱風影響的奇怪理由都搬出來...卻沒有正視我上面這幾個問題

只要我上面這些問題都能讓全桃園的人有個滿意的答案
我相信全部的人都100%力挺地下化....


attfdm wrote:
下面這張圖是台鐵以專...(恕刪)

相當專業的回答

鐵路高架或地下化是是台鐵要出
一但地下化,桃園市府少徵收很多地
  • 7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