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cymy wrote:經閣下一講,好像又慢...(恕刪) 佃農之所以形成,是因為整體生產力不足,人口過剩...等等經濟特性導至.房產有價亦無價,在史無前例的人口自然減少壓力下,房產是否還能無限狂漲?地主有大片土地?那就是有大片土地而已.
csyu168 wrote:以下簡單解釋,希望對...(恕刪) 阿姆斯特丹是在歐洲最熱絡的經貿廊帶(European Backbone)及歐盟國家群的中心位置,海陸空交通極其便利,歐洲的鐵路、空運及北海-大西洋航路的要衝,腹地遍及整個歐盟,這幾年甚至延伸到東歐等新興經濟區。更不用說有歐盟國間免關稅的特殊條件跟東印度公司全球商貿的歷史背景。我相信這樣的條件是可以搞出有規模的航空城。青埔...。
nancymy wrote:經閣下一講,好像又慢慢回到地主與佃農的時代,重點是如何成為地主? 說的太好了,與其抱怨資本主義帶來的惡果不如逆勢求生存要如何讓自己豬羊變色,成為地主除了中樂透外我覺得要懂得「虛心」求知很重要如果看到不爽的言論就只想到噴那夢想只會與您背道而馳台灣由於過去的鎖國政策得確已經失去亞太樞紐的黃金時機但是現在不做,恐怕失去的會更多即便撇開全球觀點兩岸三通以後大陸機場和台灣對飛的點越來越多光經營中國的內需就很驚人聽說很多人想到淘寶去開店經營10億人的市場如果以後開放C2C貨運不知道又要成長多少內蒙古呼和浩特到桃園直飛航線將在6月3日開通http://news.chinatimes.com/mainland/17180501/112013052600338.html
sfubest2641 wrote:看了您這邊文章,個人...(恕刪) 是的, 中壢/桃園/八德要能受惠於航空城, 必定要綠線藍線棕線甚至橘線確實完成串成路網才有可能但個人認為, 桃園捷運路網只是桃園縣政府一廂情願的想法, 桃園不可能憑一己之力蓋成捷運,但以中央政府的思維, 不要說財政拮据, 就算是有錢, 桃園捷運的重要性也落居高雄台中之後桃園捷運公司和所謂規劃路網都是桃園縣政府自己搞出來的畫畫地圖, 辦辦公聽會, 做做地質探勘, 開個先導公車這些不痛不癢的事中央是不會有人敢冒違背民意之大不諱出來反對的這些若有似無的動作會繼續做, 繼續給希望,等到哪天真的要編預算請中央政府拿出真金白銀的時候就會一番兩瞪眼了反過來看, 高鐵, 機捷, 中山高+五楊, 甚至交通部已規劃的西濱到林口的國一甲支線不但是真正中央級的建設, 而且大部分已經完成, 不是地圖上的空中樓閣看看這些中央級建設的規劃, 航空城未來要發展的方向實在是再明顯不過檢視一下自己投資的方向, 是否在正確的道路上呢?
CoolStanley wrote:是的, 中壢/桃園/...(恕刪) 捷運綠線會不會蓋,早就是公開秘密。至於環北到中壢車站流標三月次,高架化的紅線從107年完工到目前的未定,這些..工程的延宕,讓航空城只是口號,未來新市鎮只會往機捷延線。
近一兩年林口沉寂, 桃園飆漲, 就有人認為桃園即將超越林口了但是當桃園房價開始接近林口時, 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自然會使投資人趨吉避凶趨勢很清楚, 不是喊大聲就是真的===================================================桃園「吸力」沒了? 買氣竟被林口接收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採訪報導這幾年桃園吸引臺北客南下置產最大的誘因就是平實房價及交通題材,但當機場捷運出現變數、房價又被炒高後,當地還具有什麼「吸力」?專家直言,交通題材再多,通車前也許房價會炒作拉高,但在利多出盡、面對現實後,價格就會打回原形,南下桃園的買氣,已有被林口接收的跡象。合宜住宅落腳林口,讓重大建設與輕移民族群紛紛進入該區,後勢發展看好。(好房News記者馮牧群/攝)天時地利不動產顧問總經理張欣民提到,如果其過去的低價優勢不復存在,就不可能吸引更多沿中山高或高架道路南下買房的臺北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桃園、林口間的「蹺蹺板現象」;當桃園房市具有價格優勢,臺北客還是願意沿著中山高南下置產,不過,當發現桃園房價拉高,林口的房價更親切後,原本臺北客南下的動作在林口就被攔截了。林口所在的新北市同時也是增值潛力最被民眾看好的區域,21世紀不動產調查顯示,民眾購屋最愛縣市的前三名分別為新北市、臺中市與臺北市,「臺北居,大不易」,很多人寧願選擇以時間換取空間,往房價較低的外環潛力增值區移動。林口「搶客」的威力,從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可見端倪,今年1~4月林口的交易量總共1862棟,對照去年同期僅792棟,竟有多達2.35倍的差距。具備競爭力的房價、同樣完備的交通建設規劃,許多臺北客於是興起「不如買林口」的念頭,漸漸的瓜分原本南下桃園的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