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百年前,桃園市只是一片茅草叢生,種滿桃樹的地方,後來從大陸來台開墾的移民墾首薛啟隆先賢,帶著諸多百姓一起建立桃園,俗話說:無廟不成庄,所以為了安定廣大移民者的心,遂興建大廟,命名為景福宮,廟內供奉的主神乃唐朝名將陳元光王爺,信徒尊稱開漳聖王,是閩粵先民移民時的守護神,話說此廟一建,桃園頓時瘴氣盡消,瘟疫消失,居民安居樂業,所以桃園百姓為了感念神恩,每隔十二年即舉行建醮大拜拜,以答謝神明讓桃園在開墾後,人丁平安繁榮。
這段人車潮最塞了" 卻只有兩線道,又有夜市.市場的 竟然還有廟設計在幹道中央!!大廟應該遷移走,怎會設計在路中央!?--------------------------------------------------------------為什麼大廟應該搬走,,,,你一定不是在地的桃園人,不了解桃園的悠久文化應該你搬離桃園才對, 因為你對桃園這地區沒有一點感情存在
futureisours wrote:桃園的路真的好小...每次到中正路 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但兩旁都是老房子,還有辦法擴建馬路嗎?春日路也是...桃園的主要幹道竟然都這麼小條 >< 請你自己想一想 當這些老房子都還是新房子的時候, 不知道是幾十年前那時候的桃園市繁榮嗎? 需要多大條的馬路?
幾十年前的中正路是很繁榮的~大廟以後的中正路兩邊晚上就是夜市~整個桃園就是從火車站一直到力行路前是最熱鬧的~現在大家看到的落寞中正路~就是後來夜市強迫移走後的結果~當時有熱鬧夜市時無法有動作~也不需要~現在落寞的時候更不會有誰想去移~你現在會覺得路太小~是因為整個生活重心已經往後面移動了~前段中正路變成只是一條路過的道路~而不是像以前是你活動中心的地方~你當然會覺得路太小了~